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Toric人工晶状体轴偏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Toric人工晶状体(Toric IOL)的轴偏离进行准确定量的方法。方法以Photoshop图像编辑软件制作检查Toric IOL轴位的标准模板:标有角度的极坐标系最小检测角度为1°。对植入Torie IOL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以Pentacam或Orbscan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分析角膜最陡峭经线与最平坦经线,患者散瞳后进行眼前节数字图像照相,以检测模板检查Toric IOL柱镜轴位及其与角膜最陡峭经线的夹角为轴偏离角度。以该技术对植入Toric IOL术后的24眼进行分析,分析轴偏离角度与分布范围。结果应用图像编辑与制作技术建立了准确定量ToricIOL轴偏离角度的方法。在分析的24例植入Toric IOL的病例中,轴偏离角度为0°~24°,平均偏离角度为(10.93±6.90)°,均〈25°,其中顺时针偏离14例(58.33%),逆时针偏离10例(41.67%)。偏离角度≤5°者4眼,5°〈偏离角度≤10°者11眼,10°〈偏离角度≤15°者1眼,15°〈偏离角度≤20°者6眼,20°〈偏离角度≤25°者2眼。结论应用极坐标系可以准确检查Toric IOL柱镜的轴位与轴偏离角度,对提高Toric IOL植入术的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秦皇岛市托幼机构儿童身高偏离与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秦皇岛市33家甲类市托幼机构5 147名在园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身高发育正常3 689名设为正常组,身高发育偏离1 458名设为身高偏离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和骨密度Z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儿童,无论男女,各年龄段间血清25(OH)D3水平和骨密度Z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偏离组无论男女,各年龄段血清25(OH)D3水平和骨密度Z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随着维生素D缺乏情况的不断加重,两组儿童骨密度Z值均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偏离组维生素D充足、不足、缺乏和严重缺乏者骨密度Z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骨矿物质正常的比例也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维生素D水平可影响机体骨矿物质密度缺乏可导致儿童身高发育偏离。  相似文献   
83.
目的检测大鼠角膜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探讨CD86分子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和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过程的关系。方法制作穿透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和同一供体前房内注射脾细胞诱导ACAID的大鼠模型;角膜移植组进行排斥反应指数(RI)评分;ACAID组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评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D86在角膜中的原位表达(以脾脏的表达为阳性对照)。结果角膜移植组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增厚;ACAID组角膜透明,房水清,DTH评价术后2周及4周诱导成功率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86在正常大鼠角膜组织全层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大鼠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ACAID诱导成功的大鼠角膜中未见阳性细胞表达。结论共刺激分子CD86参与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但可能不参与免疫赦免过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脾脏在灵长目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经典方法在猴眼建立ACAID模型。在前房抗原接种的切除脾脉。通过对原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抑制来珠诱导和维持。结果 在单纯脾脏切除组动物均显示阳怀DTH反应;但在单纯前房怕接种组、脾脏切除加前房怕接种组均显示阴性DTH反应,且维持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灵长目ACAID的诱导和维持不需要功能性脾脏的存在。实验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CAID)诱导及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甘氨酸法制备可溶性角膜分类抗原,分组行兔前房注射诱导ACAID,并观察各组部分耳膨胀试验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术后排斥反应。结果角膜上皮、内皮、基质及全角膜可溶性抗原皆可诱导 ACAID,诱导质量浓度为 2. 0mg/ml。成功率分别为90%,100%,80%和100%。同期角膜移植免疫排斥率降低,植片存活时间延长。高危观察组仍可诱导出ACAID,并可推迟排斥反应的发生。结论角膜可溶性抗原可以诱导产生ACAID,无严重并发症,对兔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讨3D打印种植导板对牙缺失种植修复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修复精确度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在聊城市第五人民医院行种植修复术处理的牙缺失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种植导板辅助下修复,试验组采用3D打印种植导板下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2D及3D平面种植体偏离值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修复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D平面及3D平面种植体偏离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6个月的ISQ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种植导板辅助牙缺失种植修复的效果显著,在保障种植体的成功率和稳定性的同时,能够明显提高修复精确度。  相似文献   
87.
<正>人们往往会说智力、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成功。但却会发现,年龄相仿的孩子,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差不多,各方面的能力也差不多,可是到了最后,有的孩子取得了成就,有的却很平庸,甚至成了社会的渣滓。成为渣滓的人,小时候可能比别人更聪明,能力更强,人品也不坏,然而却没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为什么同样的孩子,差距会这么大呢?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有一条很关键,那就是是否能够自律。自律像火车的轨道一样,控制人沿着成功的轨道前进,而一旦自律的能力较差,行为偏离了成功的轨道,可能就离成功越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偏离状况。方法 对西安市儿童医院社区2000~2002年1岁以内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监测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1岁以内儿童体重、身长明显右偏离,男女体重偏离率差异无显著性,男女身长偏离率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西安市儿童医院社区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9.
不同部位眼相关免疫偏离的诱导和维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不同种系动物眼内腔针对可溶性抗原刺激是否具有支持诱导免疫偏离的能力及其维持时间。 方法 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作为可溶性抗原,将其分别接种于不同动物(大鼠、兔和猴)的前房、玻璃体腔和视网膜下腔。皮下注射BSA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动物。皮内注射抗原观察眼内腔接种BSA动物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定时评估免疫偏离的维持时间。 结果 所有眼内腔接种抗原的动物均显示DTH阴性反应。不同部位抗原接种后免疫偏离的平均维持时间分别为:前房组:大鼠70天,兔90天,猴320天;玻璃体腔组:大鼠100天,兔150天,猴360天;视网膜下腔组:大鼠50天,兔70天,猴300天。 结论 不同种系动物和不同眼内腔免疫偏离的维持时间不同。生物进化与免疫系统的进化具有同步性。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9, 15: 170-173)  相似文献   
90.
马焱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5):900-900
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MD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的子宫颈腺癌,其分化程度高,瘤组织形态和正常颈管腺体差异微小,易误诊、漏诊.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