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23篇
  免费   1813篇
  国内免费   1168篇
耳鼻咽喉   265篇
儿科学   316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1846篇
口腔科学   1234篇
临床医学   6103篇
内科学   3186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1577篇
特种医学   14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5761篇
综合类   11201篇
预防医学   2654篇
眼科学   189篇
药学   4496篇
  97篇
中国医学   2436篇
肿瘤学   824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1169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1290篇
  2020年   1252篇
  2019年   1287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1066篇
  2016年   1182篇
  2015年   1329篇
  2014年   2130篇
  2013年   1937篇
  2012年   2214篇
  2011年   2319篇
  2010年   2222篇
  2009年   2150篇
  2008年   2628篇
  2007年   2387篇
  2006年   2178篇
  2005年   2374篇
  2004年   1674篇
  2003年   1504篇
  2002年   1397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829篇
  1999年   715篇
  1998年   628篇
  1997年   555篇
  1996年   538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颈交感神经切断对脑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壁富含神经纤维 ,其中起自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沿颈内动脉深入到脑动脉。文章综述了颈交感神经切断对正常平静状态、高血压、缺血缺氧状态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循环的影响。临床上采用颈交感神经阻断 (星状神经节阻滞 )可能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一种新型蒸发器--底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蒸发器-底热式蒸发器。该蒸发器不仅具有较高的循环动力和传热系数,还能有效地抑制溶液在加热面的汽化和晶析。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Nakaya 氏之水平面QRS环偏前(Prominent anterior of QRS orce,简称PAF)的诊断标准,在1262例常规检查心电向量图中,有27例诊断为左中隔支传导阻滞。对其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做一分析。提出水平面QRS环诊断标准。2/3总面积指向左前方>30°或>45°。水平面QRS环的5 ms向量在+98°~110°。10ms向量在+89°~77°。T环方位在+38°~46。。QRS-T夹角在+17~22。。  相似文献   
84.
淋巴管型着色芽生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2岁男性农民,左手臂沿淋巴管排列损害4年。损害由结节和时间 红色浸润斑块覆污秽色痂组成,部分损害表面有黑点。临床表现酷似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见棕色厚壁孢子,培养证实病原菌为卡氏支孢霉。诊断为卡氏支孢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相似文献   
85.
创伤性膈疝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创伤性膈疝的发病机制及疝入胸腔脏器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的原因,减少误漏诊以及提高诊治率。方法 1990年3月-2000年3月收治创伤性膈疝14例,对该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4例中手术12例,死亡率4/14(28.6%),误漏诊率6/14(42.8%)。结论 只有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全面了解创伤病情,详细检查,同时,提高对影像学的正确分析,才能降低误、漏诊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6.
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尚不清楚,本文从肌肉-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营养代谢及基因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其病因学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肌肉、椎体和椎间盘的改变只是其病理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营养及代谢因素缺乏所致脊柱侧凸经过治疗可以逆转;褪黑素的缺乏可能通过干扰本体感受系统的正常对称生长而形成脊柱侧凸;5-羟色胺对维持正常姿势性肌肉张力和姿势平衡可能有重要作用;钙调蛋白、褪黑素可能通过调控钙激活的钙调蛋白而起作用;遗传因素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其遗传方式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免疫调节胶囊对Arthus反应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大鼠Arthus反应模型进行免疫调节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免疫调节胶囊于不同时间均可抑制大鼠Arthus反应,使Arthus反应大鼠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免疫调节胶囊对大鼠Arthus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近几年来关于支原体(简称Me)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有报道认为即肺炎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合部肺炎的20%-30%,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共收治小儿LMP肺炎60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红霉素配合抗支糖浆治疗MP肺炎318例,疗效显著,现将观察报告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9.
我院于2003年10月引进美国柯达CR-900成像设备,我们住应用后发现,进行骶尾椎侧位投照时,若按传统投照法,计算机上所显示的图像质量差,或是“斑点”大、或是灰雾度大,不清晰,无法打印X线胶片。我们经过实践操作、总结,探索出了CR摄影中的骶尾椎侧位改进投照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揭示青少年胸椎特发性侧凸患者椎管内脊髓的偏移,明确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包括39名以右胸弯为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测量主胸弯节段内(T5-12)椎管内脊髓与凸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计算脊髓的偏移,揭示其变化趋势,并分析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T5-12节段椎管内,脊髓与凸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与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P〈0.05),即脊髓向凹侧椎弓根偏移,且以顶椎区最为显著,而逐渐向两侧端椎区递减。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和0.546)。[结论]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侧凸节段椎管内脊髓偏移的现象,且以顶椎区最显著。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偏移可能与脊椎偏移后凹侧脊神经的牵拉有关,而且凹侧置钉的风险高于凸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