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26篇
  免费   2777篇
  国内免费   1875篇
耳鼻咽喉   592篇
儿科学   578篇
妇产科学   454篇
基础医学   2504篇
口腔科学   759篇
临床医学   8089篇
内科学   3571篇
皮肤病学   579篇
神经病学   1110篇
特种医学   19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8755篇
综合类   19114篇
预防医学   4905篇
眼科学   1838篇
药学   8102篇
  106篇
中国医学   9271篇
肿瘤学   1654篇
  2024年   438篇
  2023年   1599篇
  2022年   1346篇
  2021年   1567篇
  2020年   1573篇
  2019年   1473篇
  2018年   774篇
  2017年   1238篇
  2016年   1455篇
  2015年   1879篇
  2014年   3316篇
  2013年   3089篇
  2012年   4017篇
  2011年   4385篇
  2010年   4029篇
  2009年   3885篇
  2008年   4503篇
  2007年   4267篇
  2006年   3807篇
  2005年   4230篇
  2004年   3531篇
  2003年   3007篇
  2002年   2612篇
  2001年   2271篇
  2000年   1909篇
  1999年   1516篇
  1998年   1204篇
  1997年   1062篇
  1996年   949篇
  1995年   850篇
  1994年   630篇
  1993年   363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230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小儿肱骨外髁骨折较为多见,治疗方法很多。我们在1988~1992年间共收治外伤一周后小儿肱骨外髁骨折32例,采取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4岁,平均8岁。住院时间最长19天,最短9天,平均13.2天骨折移位情况:32例均有90~180旋转移位。伤后至手术时间:最长11天,最短7天,平均7.5天。32例中有8例经当地手法复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对腹股沟疝患儿生理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104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行小切口微创手术,观察组患儿行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CD3、CD4、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d、7d,两组患儿的VAS评分、Cor、CD4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NE、CD3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术后的VAS评分、Cor、CD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NE、CD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914,P=0.028)。观察组患儿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862,P=0.015)。结论 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小切口微创手术,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氧化应激的影响较小,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检测lnc-CCDC33-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PTC患者,收集120例PTC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qRT-PCR检测lnc-CCDC33-1:1在P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本地队列和TCGA队列中lnc-CCDC33-1:1表达水平与PT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nc-CCDC33-1:1对PT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比,lnc-CCDC33-1:1在PTC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 <0.001)。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 =0.736~0.869,P <0.001)。本地队列显示lnc-CCDC33-1:1 表达与PTC肿瘤大小(P =0.048)、腺外侵犯(P =0.019)、T分期(P =0.011)和淋巴结转移(P =0.009)相关,TCGA组数据显示lnc-CCDC33-1:1表达水平与PTC腺外侵犯(P =0.036)和淋巴结转移(P <0.001)相关。结论:lnc-CCDC33-1:1在PTC中表达异常升高,与PTC高危特征相关,可能是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肺MALToma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其中2例进行基因重排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影像学上,胸部CT主要为实变密度结节型团块影,少见磨玻璃型团块影以及肺炎型实变密度影,瘤肺界面不清晰,可见移行带及充气支气管征。组织学上,肿瘤细胞为弥漫一致小到中等大小的单核样细胞及中心细胞样细胞,并可见“滤泡植入”现象及淋巴上皮病变,其中1例肿瘤间质内见多量散在分布的浆细胞(胞浆内含Russell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20、CD79α、Bcl-2阳性,CD3、CD10和Bcl-6阴性,CD21示残存滤泡阳性,CKpan示残存的支气管黏膜上皮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基因重排结果示IgH/Igκ克隆阳性。结论:原发性肺MALToma发病率低,无明显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明确诊断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必要时进行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995.
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CVD的病理基础,研究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通过分泌外泌体(EXO)和生物活性物质促进AS进展,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EAT中的关键基因,探讨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联合CAD患者EXO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推测EAT来源EXO间DEGs并进行验证,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探讨EAT在CAD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关于EAT的数据集GSE64554、GSE120774,根据临床信息将EAT的测序数据分为CAD组和健康对照组,使用R语言及相关软件包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首先使用R语言筛选CAD组与健康对照组EAT间DEGs,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评估所选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可能参与其调控的转录因子。构建GSE64554数据集中EAT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获取同CAD表型相关的基因模块,将所获EAT间DEGs与模...  相似文献   
996.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粥样斑块慢性聚集并沉积于大中型动脉内膜,导致严重的狭窄和血运障碍,引发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纳米药物相对于传统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广泛受到关注。本文重点综述几种纳米靶向颗粒(系统)和外泌体靶向载药系统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简述代表性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对其靶向性进行分析,并概述纳米药物的益处和内在挑战。尽管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和完善的挑战,但是纳米颗粒和外泌体靶向载药治疗的前景广阔,并有望将其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比较不同能流密度的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LE)的短期临床疗效,探索ESW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120例LE患者分为A、B、C和D 4组,均使用ESW治疗4周,各组的能流密度分别为0.06、0.08、0.10、0.12 mJ/mm2。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24及48周,比较4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肱骨外上髁炎功能评估(patient-rated tennis elbow evaluation, PRTEE)评分及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和复发率。结果 按时间点比较,各组VAS评分治疗前最高,治疗后48周降至最低(P<0.05),4组患者满意度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患者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A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按组间比较观察,治疗前各组患肘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4和48...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2014—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分布情况及相关职业暴露人群感染状况,为鄂州市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21年鄂州市3个区的4类场所,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A型、H5亚型、H7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检测,同时采集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使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法检测禽流感病毒H5N6、H7N9、H9N2抗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1年鄂州市采集禽流感外环境标本2 187份,检出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FluA)阳性标本645份,阳性率为29.49%;以H9亚型和H5+H9混合型为主,分别占50.39%和17.36%。鄂城区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38.41%),梁子湖区最低(11.92%)。4类场所中城乡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46.60%)。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中,清洗禽类污水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46.09%)。时间分布,第1季度(39.09%)和第4季度...  相似文献   
999.
骨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顽固性疾病之一,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组织工程领域的飞速发展,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力已得到证实。其中,外泌体特异性微RNA(miRNA)可抑制软骨降解和滑膜炎症、促进软骨下骨重塑,从而缓解甚至逆转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本文对外泌体miRNA治疗对骨关节炎患者软骨、滑膜、软骨细胞外基质及软骨下骨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应用外泌体miRNA治疗骨关节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近年来,随着脊柱结核患者逐年增多,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亦逐渐增多,而不典型脊柱结核诊断较为困难,需要与一般细菌感染、肿瘤以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鉴别。基因诊断技术是一项诊断脊柱结核的重要工具,对临床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本文将对脊柱结核的流行现状、诊断及基因诊断技术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工作者对脊柱结核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