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8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74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815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89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578篇
预防医学   92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57篇
  1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51.
目的探讨优秀运动员人格特征并分析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氏16项人格因素量表(16PF),封北京市60名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返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和人格特点分析,并与60名普通大学生对照。结果(1)卡氏16项人格因素测验,运动员组“乐群”、“恃强”、“敏感”三项得分高于大学生组(P〈0.05);“独立”因于分低于大学生组(P〈0.05)。(2)SCL-90自评量表得分除了“恐怖”一项外,优秀运动员组得分均高于大学生组,其中“躯体化”和“敌对”两项得分显着高于大学生组(P〈0.05)。(3)卡氏16项人格因素测验中,“敢为”一项优秀运动贝组内的健将组得分高于一级运动员组(P〈0.05)。(4)SCL-90自抨量表测试结果,除“躯体化”一项因子分,其它各项得分优秀运动贝组内健将运动员均低于一般运动贝。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四个因子分健将组与一级运动员组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我国优秀运动贝人格特征趋于外向,好强执着,但“自立”因子分却低于普通大学生组。“敢为”因子分在优秀运动贝组内,健将组得分高于一级运动员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敢为”因子与运动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52.
护理管理者人格魅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新丽 《职业与健康》2006,22(14):1102-1102
护理管理者是医院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水平。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护理管理者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通过品格、能力、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人、感染人和号召人,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所致器质性人格改变的患者进行量化评估分析,以寻找一种最适合颅脑损伤后人格改变的量化评估方法。方法:全部病例来自2003-01-03/2005-01-31期间到深圳市康宁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进行工伤鉴定的工伤所致颅脑损伤患者116例,所有病例首先由综合医院神经外科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对颅脑损伤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等做出诊断和治疗。治疗终结后,由两名副高级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精神医学鉴定专家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并分别做出有无人格改变的诊断。同时采用慢性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评定量表(包括10个条目)及自编脑外伤后人格改变评定量表(包括5个因子17个条目)对患者人格改变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定。以专家诊断结果为效标,对两种量表对颅脑损伤所致人格改变的判定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两量表的内部条目进行分析。结果:①颅脑损伤所致人格改变专家评定及量表评定结果:经专家鉴定,11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诊断为颅脑损伤所致器质性人格改变的患者22例,占所有调查对象的19%,评估者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86(P<0.01)。以专家诊断为效标,慢性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评定量表对本组颅脑损伤患者所致人格改变诊断的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50%;自编脑外伤后人格改变评定量表的假阳性率为2.4%,假阴性率为4.5%。②两种量表评定颅脑损伤所致人格改变的内部条目分析:慢性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评定量表各条目评分结果显示有人格改变与无人格改变的患者在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或不协调、社会功能减退、个性改变、行为障碍5个条目的差异显著(t=2.082~5.921,P<0.01~0.05)。自编脑外伤后人格改变评定量表除认知偏离因子中的所有条目外,情感偏离因子中的情绪不稳,情感脆弱,易激惹,情感平淡、不关心人4个条目,意志行为偏离中的意志缺乏,欲望增强,行为冲动、不计后果,自我中心4个条目,人际关系偏离及原有人格变化及其所有条目上均有显著性差异(t=13.339~2.094,P<0.01~0.05)。结论:自编脑外伤后人格改变评定量表提高了对颅脑损伤所致人格改变诊断的灵敏度,其各条目能更准确地反映颅脑损伤所致人格改变的临床特点,但其信度和效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4.
潜艇人员人际关系的个性因素与16PF因子分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个体的智力与个体的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能力紧密相连。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顺利完成任务的有力保障。为研究进一步提高潜艇人员的人际相融性,增强团体的作业能力,我们对111名潜艇人员进行了人际关系敏感和个性因素的相关研究,旨在探讨潜艇人员人际关系障碍者的个性特点,为潜艇人员这一群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索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父母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设研究组(SAD患者的父母)和对照组。入组时按要求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SAD患者的父母在EPQ量表测验中的内外向因子标准分低于对照组;SAD患者的父母SCL-90各项因子除强迫和敌对因子,标准分低于对照组。结论SAD患者的父母的人格特征倾向内向,易安静、内省、离群、不喜欢接触人;SAD患者的父母更容易表现出躯体化症状、人际交往的困惑、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  相似文献   
56.
东北地区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解东北地区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EPQ,随机抽取东北地区四个城市470名民工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农民工SCL-90的9个因子分均值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01),女性民工有5个因子分均值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男性民工(P〈0.05)zEPQ农民工组的P、E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组(P〈0.001),女性农民工N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结论东北地区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女性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57.
不同性别飞行学员人格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男女飞行学员人格特征的差别 ,为选拔战斗机女飞行员提供心理选拔方法的参照 .方法 :女学员组为某飞行学院 2 2名女飞行学员 ,男学员组为同一飞行学院 4 3名男飞行学员 .采用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测验 (16PF) ,应用DXC多项心理测评仪进行集体测试 .结果 :在 16PF的 2 4个分析项目中 ,情绪的稳定性 (C)、兴奋性 (F)、敢为性 (H)、怀疑性 (L)、紧张性 (Q4)、适应与焦虑、内向与外向等 7个因子分男学员和女学员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其中在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和外向性等 4个因素上 ,女学员的分数显著高于男学员 (P <0 .0 5或P <0 .0 1) ;而在怀疑性、紧张性、焦虑性等 3个因子分上则是男学员显著高于女学员(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女飞行学员的个性特点是情绪稳定 ,轻松兴奋 ,冒险敢为 ,适应环境 ,趋于外向 ,紧张困扰和焦虑较少 .本调查结果表明 ,女飞行学员的人格特征基本符合战斗机飞行员人格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为什么爱情让人开始如此相互吸引,最后又可能痛苦分手?其实爱情当中,隐藏着很多我们内心的人格矛盾,这些自我的纠葛,才是导致爱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自我一方面通过元神来统率个体生命层次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人格模式来指挥个体的人与社会的交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自我,有机的联系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中医心理学是元神统率下的人格参照系统一参照系。参照系的建立是中西医心理学结合和现代中医心理学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0.
健康人格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心理基础。而目前许多高等医药院校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方面,普遍重视不够。本文从学校、教师、失学生自身三个角度,试探索出一套适合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建立和发展的培养模式,以期为对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