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2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600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236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476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1975篇
内科学   919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250篇
特种医学   3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53篇
综合类   3516篇
预防医学   772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660篇
  16篇
中国医学   600篇
肿瘤学   277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多数晚期肝病病人术前存在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和凝血功能障碍[1].肝脏是体内乳酸代谢的主要器官,乳酸(LA)代谢障碍可导致其在体内蓄积[2].肝移植术中病人是否可输注含LA的晶体液尚存在争议.本研究观察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输注LA林格氏液对动脉血LA和酸碱平衡的影响,为临床补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休克是以突然发生的低灌注导致广泛组织细胞缺氧和重要脏器官严重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休克的基础是全身氧供与氧需之间失常,低灌注是诊断休克的关健。由于对休克本质认识的加深、对循环要索了解的深入、多种治疗仪器的普及、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和心理护理的开展,休克的监护亦有了开拓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36例高热惊厥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来了解惊厥对细胞内酶的影响。方法 惊厥组及对照组皆在人院当天(即24小时内)抽血标本,进行心肌酶谱检验。热退7天后将原心肌酶谱异常者第二次复查。两次测量的结果皆与参比人员进行数据差异分析X^2检验。结果 惊厥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升高以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r-羟丁酸脱氢酶(HBD)为主。通过治疗热退后心肌酶逐渐恢复正常。接近未惊厥患儿。结论 高热惊厥者短时间抽搐,惊厥导致血管痉挛组织缺血,器官缺氧。缺氧产生一系列细胞内无氧代谢反应,组织损伤,细胞酶释放。这些可通过心肌酶谱升高表现出来。但这种升高引起大家重视,做好心肌保护治疗,大多数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54.
新生儿CH及PKU和G-6-PD缺乏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珠海市新生儿CH、PKU、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方法:本院出生的10303例新生儿分别在出生时采脐血肝素抗凝和出生后72h采足跟血制成血斑。CH筛查采用DELFIA法检测血斑中TSH含量;PKU筛查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斑中Phe含量;G-6-PD缺乏筛查采用荧光斑点定性试验测定脐血中G-6-PD的活性。结果:10303例标本初筛查出CH6例,确诊4例,CH发病率为1/2576,暂时性高TSH血症2例;G-6-PD缺乏检出351例,检出率3·4%;PKU未检出。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使CH、PKU、G-6-PD缺乏症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避免发生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是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5.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心肺转流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术会引起机体新陈代谢的变化,婴幼儿患者的改变比成人更明显[1]。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酶抑制药,对于CPB导致的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及蛋白酶的释放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2]。本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婴幼儿围CPB期血浆中乳酸(Lac)浓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0·5~5岁,体重6~20 kg。房间隔缺损(ASD)10例、室间隔缺损(VSD)16例、法洛四联症(TOF)8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PECD)6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A组,n=20)、对照组(B组,n=20)。所有患儿术前均无呼吸道炎症,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56.
离体肺组织切片的制备和孵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离体肺组织切片孵育方法。方法利用肺组织精细切片技术制备肺组织切片 ,以 0 .5mLKrebs Henseleit(K H)缓冲液作为孵育液 ,在 37℃培养箱内分别孵育 1、2、3、4h ,测定肺片的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和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 ,以反映肺组织活性。结果肺片在 37℃培养箱内孵育 1、2、3、4h后MTT比色、LDH释放率和ATP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应用 0 .5mLKrebs Henseleit(K H)缓冲液作为孵育液、在 37℃培养箱对肺片进行孵育时组织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可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孵育方法用于离体肺片研究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高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动脉血气和血乳酸值的影响,评价其对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效果。方法:制备高渗氯化钠溶液(HS)、生理盐水高氧液(NSO)和高渗氯化钠高氧液(HSO)。30只雄性家兔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于10min内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mmHg(1mmHg=0.133kPa),维持60min],随机分为NSO,HS,HSO组3个治疗组。分别按6mL/kg剂量5min内静脉输入NSO,HS和HSO。记录休克前后及给药后心率(HR)、呼吸(RR)、MAP及尿滴(UD),测定休克前、休克60min,给药后30,60,120min时血乳酸(BL)和动脉血气值。最后观察尸肺,测定肺系数。结果:HS和HSO组均显著地改善MAP,HR和UD,降低BL,改善代谢性酸中毒,肺系数明显低于NSO组。HSO与NSO及HS比较,能更显著地降低血BL,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论:HSO较HS和NSO能更显著地降低血BL,提高SaO2和PaO2,对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用同位32~P标记乳酸脱氢酶-C(LDH-C)cDNA作为探针,与小鼠胸腺、脑、胰、心肌、骨骼肌、睾丸、肾、肺、肝的RNA以及人胰、皋丸、肝、骨骼肌、心肌及脑的RNA分别作点溃杂交(dot blot hybridization)及Northern印迹杂交,证实LDH-C基因只在睾丸中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59.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急性白血病预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脱氢酶 (LDH)是一种糖酵解酶 ,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如心、肝、肾、骨骼肌等 ,肿瘤组织中含量较丰富 ,尤以急性白血病 (AL)、淋巴瘤患者血清LDH增高明显 ,LDH 的测定对白血病、淋巴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2 ] 。本文检测了从 1996年 8月~ 2 0 0 1年 1月的 2 5例AL复发患者化疗前、缓解后及复发时的LDH的动态变化 ,并检测了另外 13例存活时间大于 2年且一直未复发的AL患者的化疗前LDH水平 ,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了分析比较 ,以探讨血清LDH在AL诊断、疗效及预后方面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1 对象  38例A…  相似文献   
60.
采用聚偏氟乙烯固体微孔膜,与溶解在煤油中的三烷基氧磷组成支撑液膜(SLM),分离稀水溶液中的乳酸。考察了pH值、料液浓度、载体浓度、温度、料液及解析液流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膜稳定性的定性研究。发现乳酸以分子形式通过SLM;载体浓度为40%时传质速率最大;SLM对乳酸的通量与稀水溶液中乳酸浓度成正比。料液和解析液预先用有机相饱和时,膜的稳定性可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