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21篇
  免费   3273篇
  国内免费   953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135篇
基础医学   1924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9305篇
内科学   1345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1228篇
特种医学   54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3975篇
综合类   16538篇
预防医学   3751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5683篇
  110篇
中国医学   4651篇
肿瘤学   7998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1180篇
  2022年   1047篇
  2021年   1384篇
  2020年   1708篇
  2019年   1466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1404篇
  2016年   1833篇
  2015年   1737篇
  2014年   3250篇
  2013年   3325篇
  2012年   3847篇
  2011年   4242篇
  2010年   3850篇
  2009年   3816篇
  2008年   3629篇
  2007年   3264篇
  2006年   2998篇
  2005年   3120篇
  2004年   2601篇
  2003年   2531篇
  2002年   2067篇
  2001年   1714篇
  2000年   1108篇
  1999年   827篇
  1998年   683篇
  1997年   753篇
  1996年   611篇
  1995年   451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阴阳辨证在乳腺增生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增生病的一个主要发病原因是冲任失调,其病理变化与阴阳消长的失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诊治中辨清疾病不同阶段阴阳盛衰,问清目前所处月经周期的哪一阶段,分清阴阳所属,治疗上经前温阳,以二仙汤加减,经后补阴,以左归饮加减,使阴阳平衡,冲任得调,起到治病求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我院乳腺专科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1995年至1996年间来我院诊治的295例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年龄:20-25岁12例,26-35岁104例,36-50岁179例,共295例,平均年龄38岁。无绝经者,经前均有明显乳房胀痛感,手检可们及一侧或双侧乳房内有质韧且边缘不清的结节状、片状、团块状或条索状块物,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其中最大的团块直径可达8厘米,最小者呈米粒状小结节。所有病例使用近红外扫描仪检查,均示良性病变,其中轻、中度增生者166例,重度增生者129例。二、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  相似文献   
993.
针吸细胞学诊断男性乳腺增生症8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国性乳腺增生症81例进行分析,细胞形态可分为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和癌变型,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激光扫描显微镜下乳癌细胞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乳腺导管癌在LSMT的一般形态特征及萤光特征。结果发现LSMT癌细胞图象要比普通显微镜下更为清晰。在波长488nm,光强1mw的Ar 激光激发T癌细胞膜及胞浆内均出现较明亮的自体萤光。这一特征为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885个乳腺病灶近红外扫描图像病灶灰度深浅和病灶影形态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病灶影灰度三级判定和病灶影形态分类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方锦鎏 《中国针灸》1997,17(4):229-230
本文对52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用耳穴贴压结合中药疏肝活血法进行治疗,治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4.2%,疗效确切。耳穴贴压无痛苦,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97.
修贺明  刘丽军 《中国针灸》1997,17(9):559-561
对雌二醇(E2)造模的小鼠乳腺,采用连续纵切片方法,研究乳腺腺泡的病变程度与针刺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乳腺腺泡的改变及增生程度与针刺的抑制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针刺确有抑制E2所致实验性乳腺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龚东方  杨海燕 《针刺研究》1997,22(4):271-274
运用针刺、中药结合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36例,与单纯针刺组(30例)、中药组(32例)作比较,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的含量。结果表明,针药结合组临床治愈率为47.22%,优于针刺组(P<0.05)。同时发现,三组治疗后血清E2含量下降,P含量上升(P<0.O);针药组PRL含量下降(P<0.05)。提示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为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9.
乳癖是一种妇科常见病,症见乳房中生肿块,形如梅李、鸡卵或呈结节状,质硬,推之可移,或乳房中可触及条索状增生物,胀痛或按之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可随喜怒消长。自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消癖汤合电针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115例较为完整的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22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3个月,多数在半年以上。50岁以上者9人,40-49岁者对人,30-39岁者56人,20-29岁者29人。1.2诊断标准(1-2)①有乳房自觉胀痛或按之疼痛症状。②乳房可触及包块或条索状增生物。③乳腺…  相似文献   
1000.
穴位注射加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肖青  杨丹红 《中国针灸》1998,18(5):265-266
97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 (31例 )、穴位贴敷组 (35例 )、穴位注射加贴敷组 (31例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穴位注射组与穴位贴敷组疗效相似 (P>0 .0 5 ) ,而穴位注射加贴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及穴位贴敷组 (P<0 .0 5 )。由此说明 ,穴位注射加贴敷这一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效佳、副作用小、取穴少、疗程短等优点。此外还证实这一疗法对卵巢激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