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465篇
  免费   29295篇
  国内免费   20046篇
耳鼻咽喉   3241篇
儿科学   4375篇
妇产科学   3664篇
基础医学   29891篇
口腔科学   4706篇
临床医学   74566篇
内科学   41113篇
皮肤病学   3785篇
神经病学   9416篇
特种医学   143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0篇
外科学   30430篇
综合类   154615篇
预防医学   57221篇
眼科学   3829篇
药学   68614篇
  1055篇
中国医学   81646篇
肿瘤学   16925篇
  2024年   4138篇
  2023年   15123篇
  2022年   12600篇
  2021年   15454篇
  2020年   14276篇
  2019年   14460篇
  2018年   6823篇
  2017年   11939篇
  2016年   13082篇
  2015年   15512篇
  2014年   25435篇
  2013年   25300篇
  2012年   33782篇
  2011年   35318篇
  2010年   30408篇
  2009年   29639篇
  2008年   40793篇
  2007年   32831篇
  2006年   31487篇
  2005年   35220篇
  2004年   25948篇
  2003年   25562篇
  2002年   21618篇
  2001年   16839篇
  2000年   12394篇
  1999年   9755篇
  1998年   7770篇
  1997年   7004篇
  1996年   6243篇
  1995年   5962篇
  1994年   4932篇
  1993年   3462篇
  1992年   2784篇
  1991年   2780篇
  1990年   2204篇
  1989年   2321篇
  1988年   760篇
  1987年   630篇
  1986年   454篇
  1985年   342篇
  1984年   175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41.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观察组(n=117)。训练组患者分2个阶段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个阶段治疗时间为2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治疗次数共8次。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不予特殊干预,自然恢复。于产后42d、产后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早期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42d,2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2组患者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2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训练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患者有性生活人数均较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选入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护理,护理健康教育方法组用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急性胰腺炎病因机制认知、临床表现和症状认知、常见并发症认知、复发预防认知;护理前后自我监测能力、定期复查、遵医行为;腹部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护理健康教育方法组满意程度、自我监测能力、定期复查、遵医行为、急性胰腺炎病因机制认知、临床表现和症状认知、常见并发症认知、复发预防认知、腹部疼痛缓解时间方面相比常规护理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揭示中国内地护理人才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才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区域(以下简称省区)护理人才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中国内地省区护理人才格局由非常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转变为不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Getis-Ord Gi*统计量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态势;在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其影响力有所减弱,卫生投入力度的影响力逐步减弱,老龄化程度的影响力先降后升,而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由双因子增强逐步转变为非线性增强。结论中国内地省区护理人才空间差异由集聚转向不规则分布,且地域性特征明显,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相对较大。在设计护理人才管理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省区自身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投入力度和老龄化程度之间的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超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提升,改善患者伸进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在临床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比较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向精神障碍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顺背和倒背)、视觉再生、A式及B式连线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以评估两组患者的新联想能力、短时记忆、空间知觉、反应前额叶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数字广度的倒背数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个数明显少于双相情感障碍组(P<0.05),且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中的总错误个数明显多于双向情感障碍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不同的受损特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在短时注意力及记忆力、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方面损伤较小,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临床上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银黄清肺颗粒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5例患儿采用综合治疗配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肺颗粒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综合评分均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综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 (IL-8)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TNF-α和IL-8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和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黄清肺颗粒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其肺功能,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艾灸血清对人黑素细胞对抗H_2O_2诱导的细胞损伤凋亡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PIG1细胞,根据干预措施不同设置空白对照组,H_2O_2+生理盐水组以及H_2O_2+艾灸血清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观察艾灸血清干预后的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0.75 mM H_2O_2处理24 h后,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胞体变圆,树突减少。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形态较模型组规整,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升高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显示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降低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75 mM H_2O_2处理24 h后,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的Caspase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降低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血清能够有效缓解H_2O_2对PIG1细胞的损伤,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艾灸血清降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了解连云港市学校结核病流行及发展状况,为学校结核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连云港市在校学生和教师肺结核疫情数据资料,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和分析学校结核病流行状况.结果 2008-2017年连云港市共报告学校肺结核病1 11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4.03/10万)和病原学阳性患者年平均发病率(4.52/10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Z值分别为4.55和6.83,P值均<0.01),第二季度尤其是4月高发(季度及月份分布的x2值分别为68.44,94.99,P值均<0.01);病例平均年龄(20.11±7.54)岁,16~21岁为高发年龄段(74.19%);男、女比为1.87∶1;汉族最多(99.64%),其余为回族、土家族、维吾尔族.教师与学生的报告发病率呈正相关(rs =0.93,P<0.01);学校人群与普通人群在性别、病人来源、病原学结果、治疗分类、病原学阳性患者治疗结局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54,528.27,63.55,121.40,9.80,P值均<0.05).结论 连云港市学校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