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000篇
  免费   20612篇
  国内免费   7399篇
耳鼻咽喉   3016篇
儿科学   5211篇
妇产科学   3511篇
基础医学   12365篇
口腔科学   5444篇
临床医学   101617篇
内科学   40229篇
皮肤病学   7516篇
神经病学   11417篇
特种医学   148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2篇
外科学   31001篇
综合类   241729篇
预防医学   54760篇
眼科学   5562篇
药学   139204篇
  1658篇
中国医学   102375篇
肿瘤学   13042篇
  2024年   2063篇
  2023年   7683篇
  2022年   8106篇
  2021年   11888篇
  2020年   13317篇
  2019年   13230篇
  2018年   6455篇
  2017年   16536篇
  2016年   17950篇
  2015年   21591篇
  2014年   47451篇
  2013年   40253篇
  2012年   43605篇
  2011年   45468篇
  2010年   42443篇
  2009年   42099篇
  2008年   55192篇
  2007年   46192篇
  2006年   40129篇
  2005年   47872篇
  2004年   35515篇
  2003年   45977篇
  2002年   39094篇
  2001年   23124篇
  2000年   16215篇
  1999年   11581篇
  1998年   8734篇
  1997年   8427篇
  1996年   7828篇
  1995年   8484篇
  1994年   7094篇
  1993年   3773篇
  1992年   2308篇
  1991年   1946篇
  1990年   1676篇
  1989年   1995篇
  1988年   349篇
  1987年   381篇
  1986年   269篇
  1985年   199篇
  1984年   182篇
  1983年   110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5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苏卫卫 《妇幼护理》2022,2(1):217-219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 患儿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的护理。观察比 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呼吸频率与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的 PaO2、PaCO2、呼吸频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6MWD、FEV1、FEV1/FVC 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 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后,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气指标以 及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著作权法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版权转让协议,自动承认论文专有使用权归《临床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所有,对本刊以但不限于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等方式出版该文无异议。已发表的论文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不可再授权他人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该文的任何部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已出版的论文以单行本、抽印本等形式出版。但论文作者本人可以在其后续的作品中引用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翻译、或将其汇编在论文作者主编的非期刊类文集中。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临床研究注册的要求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必须在研究开始前注册,观察性研究目前尚无统一要求,但有需要注册的趋势。该规定自2004年开始实行,但我国学者在临床研究注册方面的意识较薄弱,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16.
17.
樊亚慧 《中国校医》2022,36(5):379-382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上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情况、肠胃功能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头围、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04、t=0.211,P=0.833、t=1.472,P=0.144);护理后2周,观察组头围(28.44±1.35)cm、身高(44.86±2.05)cm、体质量(2 336.93±12.47)g,高于对照组的(27.76±1.87)cm、(42.46±2.43)cm、(2 310.14±13.5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46、t=5.175,P<0.001、t=9.970,P<0.001);观察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21.74±7.35)h、(58.91±12.44)h,短于对照组的(25.02±8.13)h、(63.87±13.74)h,排便次数及进奶量的增加分别为(5.67±1.32)次/d、(3.38±1.43)mL/d,高于对照组的(4.21±1.84)次/d、(2.13±0.27)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2,P=0.043、t=4.420,P<0.001、t=2.205,P=0.030、t=5.889,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模式可减少早产儿体温波动幅度,提供适宜的恒温环境,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同济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片治疗,3片/次,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生血宝合剂治疗,15 m L/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调素(Hepcidin)、血清IL-1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和不良事件。并随访2组心血管事件次数,住院次数与全因死亡率。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完成了前3个月的治疗,随访期间脱失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1例患者退出研究,随访期间脱失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贫血有效率98. 6%,对照组有效率11.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铁蛋白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IL-1β、血清TNF-α、血清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异常,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1年随访,观察组心血管事件人均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住院次数和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生血片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伴贫血,减少心血管发生次数,并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与提供准确足量铁元素、抑制铁调素表达,抑制慢性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针刺、中药穴位注射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并口服甲钴胺和依帕司他,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刺、中药(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评分(MDNS)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7%,44/48)相比对照组(74.4%,29/39)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MDN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MD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CV与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穴位注射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对MDNS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