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12篇
  免费   6502篇
  国内免费   1162篇
耳鼻咽喉   226篇
儿科学   236篇
妇产科学   347篇
基础医学   1528篇
口腔科学   130篇
临床医学   9588篇
内科学   3285篇
皮肤病学   681篇
神经病学   524篇
特种医学   1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98篇
综合类   31021篇
预防医学   8216篇
眼科学   160篇
药学   8452篇
  198篇
中国医学   69625篇
肿瘤学   994篇
  2024年   1148篇
  2023年   3759篇
  2022年   2848篇
  2021年   3754篇
  2020年   3427篇
  2019年   3135篇
  2018年   1351篇
  2017年   2828篇
  2016年   3295篇
  2015年   3826篇
  2014年   8138篇
  2013年   6755篇
  2012年   8925篇
  2011年   9230篇
  2010年   8551篇
  2009年   7063篇
  2008年   7678篇
  2007年   5798篇
  2006年   5273篇
  2005年   5102篇
  2004年   6021篇
  2003年   5543篇
  2002年   3772篇
  2001年   3419篇
  2000年   2478篇
  1999年   2027篇
  1998年   1824篇
  1997年   1728篇
  1996年   1632篇
  1995年   1565篇
  1994年   1244篇
  1993年   851篇
  1992年   757篇
  1991年   782篇
  1990年   1260篇
  1989年   938篇
  1988年   396篇
  1987年   225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5篇
  1958年   56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27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中医特色技术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功法等,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易于推广等特点,在防病治病、减轻医疗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缺乏客观、有效、真实的循证证据是中医特色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特色技术的传承、创新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56.
57.
<正>颈部淋巴结炎是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影响健康~([1])。魏开建老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急慢性颈部淋巴结炎,颇有疗效。笔者跟诊以来,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颈部淋巴结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颈部淋巴结炎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共同临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增大。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主要病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5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功能性疾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低治愈率而广受关注,中医以辨证论治、内外结合常取得显著的疗效,现笔者将近10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并加以分析,就中医治疗FD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行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1个月时其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实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