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54篇
  免费   10637篇
  国内免费   8864篇
耳鼻咽喉   921篇
儿科学   2359篇
妇产科学   1622篇
基础医学   13105篇
口腔科学   2658篇
临床医学   30492篇
内科学   21573篇
皮肤病学   1444篇
神经病学   5073篇
特种医学   46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7篇
外科学   9803篇
综合类   68024篇
预防医学   18759篇
眼科学   1676篇
药学   29835篇
  247篇
中国医学   21181篇
肿瘤学   7460篇
  2024年   1604篇
  2023年   5325篇
  2022年   4514篇
  2021年   5654篇
  2020年   5314篇
  2019年   5794篇
  2018年   2896篇
  2017年   5207篇
  2016年   5780篇
  2015年   6691篇
  2014年   11302篇
  2013年   11377篇
  2012年   14455篇
  2011年   15905篇
  2010年   14167篇
  2009年   13622篇
  2008年   15693篇
  2007年   14011篇
  2006年   12279篇
  2005年   13233篇
  2004年   11038篇
  2003年   9679篇
  2002年   7155篇
  2001年   5742篇
  2000年   4345篇
  1999年   3414篇
  1998年   2742篇
  1997年   2368篇
  1996年   2066篇
  1995年   1710篇
  1994年   1391篇
  1993年   990篇
  1992年   892篇
  1991年   764篇
  1990年   654篇
  1989年   653篇
  1988年   206篇
  1987年   160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91.
黄垂名 《现代肿瘤医学》2020,(12):2099-2102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MIB-1(Ki-67增殖指数)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连续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肾母细胞瘤患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观察p27kip1和MIB-1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MIB-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肾组织,p27kip1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肾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B-1和p27kip1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发病部位等均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MIB-1表达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阴性患者,而p27kip1表达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阳性患者(χ2=6.979、15.247,P=0.008、0.000)。结论:MIB-1表达增加和p27kip1表达降低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应根据其表达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量、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在NS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已成为除中药汤剂以外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使用的情况[2]。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NS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3.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硒蛋白P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直肠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间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直肠癌组织、40例直肠腺瘤组织、40例正常直肠组织,应用SABC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硒蛋白P的表达情况,结果依据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强度进行评价,三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无序行×列表?2检验(α=0.05),两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2检验(α=0.016 7),硒蛋白的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四格表?2检验(α=0.05)进行分析。结果硒蛋白P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组织、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5%(33/40)、70.0%(28/40)、45.0%(2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680,P<0.001),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腺瘤组织间差异显著(?2=14.063,P<0.001;?2=6.061,P=0.015);硒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浸润浆膜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硒蛋白在直肠癌中低表达,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为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抽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实验室检测和超声测定比较中,可知在颈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的情况下,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且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虽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低,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现增高状态,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逐步增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呈现下降趋势,但纤维蛋白原水平则表现为增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 方法:报道我院1例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表现为渐进性加重 的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血症和轻度精神行为异常。颅 脑MRI-T2/Flair序列提示双侧颞叶(左侧为甚)内侧、海马异常高信号。脑脊液抗LGI1抗体阳性(++)。经激 素治疗症状有所改善。检索既往报道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患者237例,多数呈急性、亚急性起病,最 常见是记忆障碍、癫痫(含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和低钠血症,头颅MRI(特别是MRI-T2/Flair序列)显示单 侧或者双侧海马区、颞叶异常多见,早期免疫治疗预后良好。结论: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有其特 有的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7.
98.
99.
《湖南中医杂志》2020,(1):41-41
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丸为非处方药,带有OTC标识,其安全性比较高,组方中不含有特殊中药(如雄黄),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服用。牛黄上清丸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常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干口苦、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等症。其清热力较强,既可用于清泻三焦实火而通便,也可治疗风热感冒。临床上还常用于由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急性咽炎、急性口炎、复发性口疮、急性牙龈(周)炎、急性智齿冠周炎、急性结膜炎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炎琥宁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RP、IL-6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7%(77/79),高于对照组的72.15%(5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