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25篇
  免费   1811篇
  国内免费   1765篇
耳鼻咽喉   430篇
儿科学   721篇
妇产科学   448篇
基础医学   3751篇
口腔科学   84篇
临床医学   4686篇
内科学   1105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6745篇
特种医学   13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244篇
综合类   439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723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425篇
  10篇
中国医学   560篇
肿瘤学   59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490篇
  2021年   970篇
  2020年   949篇
  2019年   792篇
  2018年   837篇
  2017年   897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953篇
  2014年   1767篇
  2013年   2494篇
  2012年   1583篇
  2011年   1829篇
  2010年   1660篇
  2009年   1545篇
  2008年   1550篇
  2007年   1678篇
  2006年   1555篇
  2005年   1316篇
  2004年   1150篇
  2003年   1124篇
  2002年   970篇
  2001年   823篇
  2000年   704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579篇
  1997年   544篇
  1996年   444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65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197篇
  1986年   223篇
  1985年   309篇
  1984年   269篇
  1983年   223篇
  1982年   177篇
  1981年   158篇
  1980年   146篇
  1979年   54篇
  1978年   53篇
  1977年   62篇
  1976年   23篇
  197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Our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ferropto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ute and subacute stages of spinal cord injury.High intracellular iron levels and low glutathione levels make oligodendrocytes vulnerable to cell death aft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rauma.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n oligodendrocyte(OLN-93 cell line) model of ferroptosis induced by RSL-3,an inhibitor of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RSL-3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malondialdehyde.RSL-3 also inhibited the main antiferroptosis pathway,i.e.,SLC7A11/glutathione/glutathione peroxidase 4(xCT/GSH/GPX4),and downregulated acyl-coenzyme 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Furthermore,we evaluated the ability of several compounds to rescue oligodendrocytes from ferroptosis.Liproxstatin-1 was more potent than edaravone or deferoxamine.Liproxstatin-1 not only inhibited mitochondrial lipid peroxidation,but also restored the expression of GSH,GPX4 and ferroptosis suppressor protein 1.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GPX4 inhibition induces ferroptosis in oligodendrocytes,and that liproxstatin-1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ferroptosis.Therefore,liproxstatin-1 may be a promising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人胚胎脊髓生长发育过程中巢蛋白(nestin)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3周~8个月)的人胚胎脊髓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Nestin阳性细胞在神经上皮贯穿整个发育过程,5周基板、翼板形成后即可见到阳性物,而边缘层6周出现。中央管、基板、翼板、边缘层内nestin阳性细胞达高峰的时间分别是6周、7周、8周、9周,而表达明显减少的时间分别是8周、9周、10周、11周。随着脊髓的发育成熟,灰、白质内nestin阳性产物逐渐减少,而中央管的阳性细胞数至3月后较为稳定。结论:在脊髓不同部位神经干细胞出现时间和达到高峰的时间均不同,提示在脊髓的不同部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并不同步。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Gli1(Shh/Gli1)信号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病理变化及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C57野生型、Gli1lz和Gli1lz/lz小鼠行T8节段脊髓夹伤及假手术。Gli1lz小鼠脊髓损伤及假手术后3 d行X-gal染色;7 d行Shh/PDGFr-α、Shh/GFAP、LacZ/GFAP染色,观察Shh/Gli1信号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的激活。C57野生型和Gli1lz/lz小鼠脊髓夹伤后7 d行GFAP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术后14 d尾静脉注射伊文氏兰观察血-脊髓屏障改变;术后1、3、5 d和7 d行BMS评分评价小鼠后肢运动功能。结果:脊髓损伤7 d后,损伤区Shh表达升高;Shh/Gli1信号报告基因LacZ表达升高,主要表达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Gli1基因敲除不影响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伊文氏兰染色及其定量分析显示Gli1lz/lz小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伊文氏兰外渗增加。BMS评分显示Gli1lz/lz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显著差于野生型小鼠。结论:Shh/Gli1信号在小鼠脊髓损伤后激活,可能参与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渗透性的改变,并影响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小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脊髓成熟神经元迁移与血管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年龄小鼠共计75只,应用免疫荧光及墨汁灌注的技术,标记小鼠胚胎E17到P30脊髓神经元和血管。结果:大约在胚胎E17左右,小鼠脊髓灰质内开始出现NeuN阳性的神经元,白质中神经元较少,且此时灰质和白质内血管分布均匀,管径一致,分支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脊髓周围的神经元不断向内迁移,灰质内NeuN阳性的神经元数先增多后减少且血管体密度先增加后减小,而白质内的神经元持续减少,血管逐渐稀疏。P14以后,脊髓灰质内的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白质内的血管密度。同时,研究中还发现部分NeuN阳性细胞紧贴着血管分布。结论:在小鼠脊髓的发育过程中,NeuN阳性细胞由脊髓周围逐渐向中心迁移,和脊髓灰质H形态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血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能通过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引导神经元的迁移,并且为神经元的迁移提供路径和支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灌胃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髓鞘再生的影响.方法:将48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SCI)组、BYHWD灌胃组、NSCs移植组、NSCs移植联合BYHWD灌胃(BYHWD+ NSCs)组.SCI组不做治疗;NSCs组于脊髓横断后局部移植NSCs; BYHWD+ NSCs组移植NSCs,并每天BYHWD灌胃;各组在损伤后14、28 d后分别留取损伤脊髓标本,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白质内髓鞘超微结构变化.结果:BYHWD+ NSCs组MBP阳性表达最多,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镜下BYHWD+NSCs组髓鞘结构较为规整,轴突微丝、微管排列有序,线粒体结构完整,可见薄髓的再生髓鞘.结论:SCI后BYHWD灌胃联合NSCs移植能够促进损伤脊髓MBP的表达及脱髓的轴突再髓鞘化.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应用影像解剖学测量腰椎板间隙参数,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观察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正位片,比较患侧(症状组)与健侧(对照组)椎板间隙形态,根据不同性别分别测量L4/5以及L5/S1节段双侧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和面积;通过腰椎三维CT测量腰椎板间隙的有效直径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腰椎正位片上健侧L4/5、L5/S1的椎板间隙多呈椭圆形,而患侧的椎板间隙以三角形和扁圆形多见;患侧腰椎板间隙狭窄发生率为68.1%,L4/5节段发生率为65.1%,L5/S1节段71.0%;高度改变的同时伴随宽度的改变;腰椎三维CT测量结果表明,76.5%的患者患侧椎板间隙有效直径小于工作通道直径,其中72.3%位于L4/5节段,80.6%位于L5/S1节段;男性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其均值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L5/S1节段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的均值大于L4/5节段。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板间隙的改变存在密切联系,掌握腰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可指导微创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操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比aSi-1200 EPID与Octavius 1500电离室矩阵在6 MV非均整脊柱转移瘤计划验证中的应用,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23例计划在全局归一方式下以不同标准和阈值行2D γ通过率(GPR)评估,将治疗计划系统(TPS)中患者数据导入Verisoft软件重建剂量。引入不同类型和量值的误差:MLC的透射率(TF)和剂量叶片间隙(DLG)、治疗等中心和MU误差,使用GPR方法量化Octavius 1500识别这些误差的灵敏度,并通过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剂量学指标变化研究TF和DLG误差的临床意义。结果:与Octavius 1500矩阵相比,EPID方式在同一标准不同阈值下GPR均值更大数据离散程度更小,重建与计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表明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Dmin、Dmax和Dmean的百分剂量偏差(DD%)较大,其中临床靶区最大DD%值为50.00%、11.31%和-8.71%,计划靶区最大DD%值为-25.86%、9.31%和-8.22%。治疗等中心和+3%、+5%的MU误差都被检测到,所有标准均未检测到TF误差,+0.3 mm的DLG误差只被2%/3 mm的标准检测到。TF值增大0.023 6%模型误差和DLG增加0.3 mm模型误差均导致靶区和OARs的剂量增加,其中OARs剂量增加较明显,尤其健侧肺的V20分别增加9.80%和8.85%,脊髓D0.1 cc均增加5.35%。结论:使用GPR方法识别引入误差的MLC模型可靠性不够,提示鉴别TPS问题的根源需要更有效的独立质量保证方法以确保通过TPS计算得出的陡峭剂量梯度的可信度。剂量验证系统软件算法的独立验证研究是有必要的,以确定算法局限性导致的重建剂量不确定性范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9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SEP的疗法,观察组采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SEP监测的疗法。在治疗期间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住院期间疼痛、肿胀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生活质量量表-74(GQOL-74)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形成、疼痛和肿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与GQOL-74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浆粘度、全血低剪切粘度、高剪切粘度和红细胞聚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GQOL-74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SEP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的高凝状态和预防下肢DVT形成。此外,它还能有效缓解下肢疼痛和肿胀,提高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创伤性脊髓损伤(SCI)通常会导致大脑皮质发生继发性损害,造成神经元凋亡或萎缩。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 技术凭借其无创性、精确性的优点,已在SCI患者大脑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损伤后皮质 萎缩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表现间相关性的横向研究结果,损伤早期进行性神经退变的时空模式及其对患者临床结果预测 能力的纵向研究结果,损伤持续时间(亚急性、慢性等)、损伤严重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等)、临床康复情况(感觉运动功 能、神经性疼痛等)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不同影响这3个方面对VBM在SCI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进 一步提高VBM技术的可靠性,同时完善研究方案的设计,以促进VBM在脑功能探索和SCI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Acta histochemica》2021,123(8):151812
Manserin, a neuropeptide discovered in the rat brain, is distributed in the spiral ganglion of the inner ear and carotid body, suggesting it is also localized in another neuron cluster.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manserin’s localization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and spinal cord of adult Wistar rats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es. The DRG consists of neurofilament (NF) 200-positive large cells and two types of small cells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positive peptidergic neurons and isolectin B4 (IB4)-positive non-peptidergic neurons). Manserin was localized in some of the small cells. Fluorescence double immunostaining showed that manserin-positive cells corresponded to some of the CGRP-positive cells. The DRG comprises pseudo-unipolar cells that receive sensory information from the skin and viscera and project to each layer of the dorsal horn of the spinal cord. Manserin was localized in the CGRP-positive layer I and II outer, but not in the IB4-positive layer II inn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manserin is localized in CGRP-positive cells in the DRG, projects to the dorsal horn of the spinal cord, and is secreted with other neuropeptides, such as CGRP, to participate in nocicep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