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941篇
综合类   42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3篇
  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技术要点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V型截骨内固定术29例;对照组:应用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26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畸形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不融合、纠正后凸畸形度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V型截骨术治疗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可有效防止手术后畸形再发生,矫正后凸畸形彻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改进传统的双环法在乳房缩小术、乳房悬吊术术后外形扁平,凸度不足,上极瘪陷,提升不够等缺点。方法采用双环切口。“扇”形分离、切除皮下部分脂肪,“楔”形切除适量的外上象限腺体,螺旋状旋转剩余腺体成圆锥状,将其固定在第2肋软骨膜上,矫正轻中度乳房肥大和下垂。结果术后随访20例患者1~3个月,乳房上极较丰满,形态好,乳头乳晕功能正常,切口瘢痕轻,乳房肥大和下垂的矫正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双环切口,螺旋状旋转剩余腺体成圆锥状,并固定于第2肋软骨膜上,可较好地塑形并悬吊乳房,其切口相对隐蔽,术后乳房高凸,上极略饱满,乳头微上翘,乳晕形态合适,是矫正轻中度乳房肥大下垂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3.
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缺损的方法及解剖要点,探讨其优缺点.方法根据临床应用鼻唇沟皮瓣的经验,在临床中应用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多种类型的鼻唇部缺损.结果临床应用9例,全部成活,经过4个月~1年的临床随访,效果满意.结论灵活应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缺损是修复鼻唇缺损的较为理想而且简单、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寻一种保证乳房肥大缩小手术后乳头乳晕的良好血运和感觉及哺乳功能、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术式。方法 选择乳头乳晕深部中心区的乳腺组织做乳头乳晕蒂,蒂中包含支配乳头乳晕的乳腺中央支血管、感觉神经,术中一直可观察到刺激乳头后的勃起反应,并使中心区保留的乳腺组织与乳头间有输乳管相连,以保留该部的哺乳功能。术中切除多余的乳腺及相应脂肪组织,缩小后的乳房容易塑形。结果 自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共已完成17例,无1例发生乳头乳晕的并发症,感觉正常,并有1例曾经历哺乳。结论 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不但可以保证乳头乳晕的血运,而且可避免对感觉神经的损伤,保留部分哺乳功能,并获得良好形态。  相似文献   
25.
不同节段椎弓根内部结构的测量和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供国人椎弓根内部结构的量化数据以及随节段变化的规律.方法:20具成人防腐C3~L5脊柱标本,螺旋CT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在椎弓根峡部横截面上测量椎弓根高度(PH),宽度(PW),内、外、上、下缘皮质厚度(MCT、LCT、SCT、ICT),及椎弓根内部松质骨的宽度和高度(SBW、SBH).运用统计软件系统比较椎弓根内部各个参数的变化.结果:椎弓根左右两侧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间除LCT外,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LCT/PW为(20.72±5.77)%,MCT/PW为(32.87±7.47)%,SCT/PH为(24.33±6.07)%,ICT/PH为(22.51±5.17)%,SBW/PW为(46.41±11.76)%,SBH/PH为(53.17±10.15)%.MCT绝对值及所占的比例在各个节段上均显著大于LCT.各个节段椎弓根皮质骨与松质骨的比例有所不同.C6~T1,T8~T12为椎弓根内部结构变化较大的区域.结论:(1)薄层螺旋CT可较好的呈现椎弓根内部的情况;(2)上胸椎椎弓根是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危险区域;(3)椎弓根外侧皮质较内侧皮质薄,在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外侧更容易破裂.  相似文献   
26.
颏下动脉带蒂皮瓣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应用颏下动脉为蒂的皮瓣 ,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方法 :对 1 4例成人男性尸体头部标本行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 :根据血管走行差异分 :1型 :主干经二腹肌前腹浅面到下颌骨下缘表面至皮下占 3 6% ,2型 :主干经二腹肌前腹深面到下颌骨下缘深面至皮下占 64% ;1型血管位置表浅 ,易于分离 ,且蒂较长 ,旋转度大 ,2型相比反之。结论 :根据颏下动脉走行设计不同皮瓣的大小来修复面部皮肤组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CT测量对个体化椎弓根形态评价的意义。方法:20例颈椎标本(C3~C7),分别用CT测量及手工测量两种方法对椎弓根的形态进行评价,椎弓根形态的测量包括椎弓根长度、宽度、高度、投射角度、椎弓根轴线在关节凸上的投射点到关节凸外侧缘及上缘的距离,以及投射点是否投射到椎弓根在关节凸的投射面积之内。结果:C3~C7椎弓根全长、宽度、高度、内偏角度及头/尾偏角度分别为27.3~33.5mm、5.2~6.6mm、7.4~8.5mm、36.3°~49.7°及-12.7°~13.3°,椎弓根形态测量的两组数值无显著性差异,CT测量决定的进钉点均位于椎弓根在关节凸的投射面积之内。结论:颈椎椎弓根形态变异大,术前CT测量能提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所需的个体化数据。  相似文献   
28.
标准位X线片上胸腰椎椎弓根轴线的放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标准正位X线片上T9~L5椎弓根轴线的放射学表现。方法:10具T9~L5脊柱标本,解剖成单个椎体。直视下沿椎弓根轴线置入导针。测量分析下列数据:标准侧位X线片显示导针达到椎体后壁及椎弓根中段时,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在椎弓根投影内的距离与椎弓根投影最大横径的百分比。另选4具T9~L5脊柱标本,根据上述数据,X线分步监测椎弓根螺钉植入。结果: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位于椎弓根中段时的百分比为(49.16±1.84)%~(51.83±2.53)%,各节段及左右侧椎弓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针位于椎体后壁时的百分比为(61.13±6.09)%~(74.68±6.13)%,左右椎弓根之间、T10 ̄T12之间、T9与L1 ̄L5之间差异分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10 ̄12与T9、L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植入72枚螺钉,68枚位于椎弓根中心,4枚穿破椎弓根,穿破率5.56%。结论: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在椎弓根投影内的比值能间接表达椎弓根轴线,可为经椎弓根手术确定正确的进针轨道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29.
皮质骨圈在椎弓根钉固定系统中支撑作用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脊椎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在人体皮质骨圈(allograft fusion cage,AFC)植入椎间隙前后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在8具新鲜成年猪离体腰椎标上,以L2-3,L3-R,L4-5节段为实验对象,测试各节段在正常状态下(正常组)、椎间盘切除并Steffee钢板固定(内固定组)、椎间盘切除AFC植入Steffee钢板固定(AFC组)等三种种状态下的轴向压缩刚度。结果:(1)内固定组节段轴向压缩刚度为正常组的14.0%;(2)AFC组节段的轴向压缩刚度明显增加,达到了正常椎间的轴向压缩刚度;(3)在相同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AFC给椎弓根钉受力移位较内固定组明显减小。结论:脊椎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在AFC椎间植入后,对脊椎稳定性较无AFC植入显著增强,其受力移位明显减小,即可显著减少临床断钉。钢板折弯的机会。  相似文献   
30.
选择腰椎椎弓根螺钉长度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在腰椎侧位片及CT片上推算椎弓根螺钉长度的方法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在 3 0个腰椎骨标本上用 1mm软钢丝在椎弓根最狭窄处缠绕 ,按人字嵴进钉方法打入椎弓根直钢丝 ,拍正侧位片、横断面片及椎弓根CT扫描 ,分别在标本、CT及侧位片上测量椎弓根螺钉长度 ,三组数据比较。结果 :腰椎侧位片上测量的自关节突关节间隙下缘至椎体前缘距离乘以 0 .83即是螺钉长度 ,椎弓根CT扫描测量其长度更为准确。结论 :正常拍照条件下 ,用腰椎侧位片和椎弓根CT片可准确地推算螺钉长度 ,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