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确诊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通心络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_1和B_6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甲钴胺、维生素B_1和B_6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弥可保对原发性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用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2.793 kPa原发性青光眼病人46例5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弥可保500μ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单纯监测眼压,治疗6个月。复查视野平均视敏度缺损(MD)值及进行视盘光学相干断层(OCT)扫描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视野MD、视盘盘沿面积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t=2.259~3.076,P〈0.05)。结论弥可保对原发性青光眼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病人视神经功能及视盘部分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疗效。方法:76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于甲钴胺及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于鼠神经生长因子9000AU和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1次/d,共4wk;对照组36例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1次/d,共4wk。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治疗后快于治疗前也快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神经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甲钴胺疗效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联合大剂量弥可保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弥可保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常规使用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等药物,弥可保组加用弥可保2 000μg/d静滴。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估,并且抽血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HCY)。结果治疗后弥可保组ESS、BI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而HCY有显著下降。结论联合大剂量弥可保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脑梗死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减少HCY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甲钴胺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比较2种甲钴胺 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试验和 参比甲钴胺片剂1500μg后,用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测定血清中甲钴胺浓度,并 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口服试验和参比甲钴胺片剂后的Cmax分 别为(615.5±249.4)和(648.6±243.2)pg·mL-1;血清中甲钴胺浓度的增加 量△Cmax分别为(334.7±178.8)和(370.2±189.9)pg·mL-1;tmax分别为(3.2 ±2.4)和(2.7±1.2)h;t1/2分别为(25.1±10.5)和(28.8±11.2)h;△AUC0-t 分别为(7808.4±4628.8)和(7635.5±3430.2)pg·mL·h-1;△AUC0-∞分别 为(9897.5±6092.1)和(10464.3±5820.1)pg·mL·h-1;口服甲钴胺试验制 剂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01.52±19.38)%,F0-∞为(93.64±9.49)%。 结论试验和参比甲钴胺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电生理疗效。方法:DPN患者6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的同时给予HBO治疗;治疗前后均行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指1及指3、尺神经、腓肠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及运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波幅均高于治疗前(P0.05),CMAP潜伏期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指1及指3、尺神经SCV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指1及指3、尺神经SCV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HBO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芪归芎芍汤加减联合弥可保治疗湿热下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湿热下注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各组均予常规的基础治疗,使血糖稳定,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芪归芎芍汤加减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单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治疗组33例中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8%;对照组32例中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芎芍汤加减联合弥可保治疗肝肾阴虚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比较大剂量山莨菪碱与常规剂量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DPN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2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及调脂降压等,并采用甲钴胺注射液和依帕司他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B组加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Toronto评分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oronto得分和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MNCV及SNC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治疗后Toronto得分和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MNCV及SN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后12例出现口干、面色潮红、视物模糊、心率增快及排尿困难等,但均可耐受,并完成治疗;B组治疗后3例出现低热、头痛及静脉炎,但均可耐受,并完成治疗.结论 山莨菪碱与前列腺素E1治疗DPN对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MNCV和SNCV均有效,且不良反应少,但2种方法的疗效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9.
王安 《安徽医药》2013,17(6):1031-1033
目的观察α-硫辛酸(LA)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2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给予LA和甲钴胺联合治疗,B组42例给予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85.0%)高于B组(69.0%)(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推广应用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0年1月—2014年5月本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组同时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监测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指标变化情况,2组共治疗30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NCV和SNCV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