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后路颈椎管扩大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施行该术式26例,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骨折并截瘫。探讨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 随访6mo-5a,大部分患者脊髓损伤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说明该手术解除了脊髓部分压迫,疗效良好。结论 颈椎椎板开门成形术可直接扩大椎管矢状轻,解除脊髓压迫,又不过多地破坏颈椎稳定性,且术式相对简单,危险性也较小,只要手术适应症选择正确,就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颈椎椎板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颈椎管后路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36例;17分计算法(JOA)标准判定术后疗效,参考Hirabayashi计算恢复率。结果:随访3个月至6年。优19例,良8例,可7例,无效2例,无复发。优良率7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可通过扩大矢状径达到减压目的,又不易损伤神经,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巩腾  苏学涛  夏群  王景贵 《武警医学》2018,29(2):113-116
 目的 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后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 PAP)发作诱因,以及对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0-06,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因多节段OPLL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患者106例,至少随访3年,比较PAP组和非PAP组间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术后较术前椎管正中矢径、椎板开门角、Pavlov比值、硬膜囊横截面积、颈椎生理曲度、颈髓后移距离、术后3个月JOA评分矫正值差异。结果 19例PAP患者首发时VAS2分者10例,2.5分5例,3分3例,3.5分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于术后3.7~10.9个月缓解,PAP组术前合并颈椎短节段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4);PAP和非PAP两组间术后3个月较术前JOA评分矫正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20,P=0.22),其他观测参数亦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节段OPLL患者术前合并颈椎单节段不稳时更易诱发PAP发生,未对术后早期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造成负面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mini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mini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进行随诊,术后平均随诊6个月,按JOA评分方法,评价术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7例患者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显示内固定牢固。结论mini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是一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颈椎管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leverage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武警总医院骨三科采用颈椎管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leverage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60.6±9.9)岁。所有患者随访时均行X线、CT及MRI检查,记录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资料分析研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方法,对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以及颈椎管变化进行评分记录。结果随访6~24个月,25例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10.16±1.35)与术后评分(14.2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改善率61.24%。术前、后颈椎曲度无明显变化(术前17.15°±6.25°;术后17.93°±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6.68±1.12)与术后(2.32±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末次随访 C5椎管矢状径分别为(9.22±2.01)和(15.64±2.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平均扩大率为(73.92±25.49)%。随访期间,25例患者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再关门现象。结论 leverage微型钛板能有效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神经症状改善明显,同时可维持颈椎曲度,较小影响颈椎运动功能,可减轻术后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对老年人颈椎单开门术后预防性应用药物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年龄≥60岁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87例,根据术后预防血栓方法 分为利伐沙班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利伐沙班组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对照组未采用药物抗凝.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FPS)和可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PS)在骨质疏松尸体椎体中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尸体5具,共30个椎体。将所有标本一侧椎弓根置入FPS,并统一灌注骨水泥1.5 m L,设为FPS组。将另一侧椎弓根分为EPS组和普通椎弓根螺钉(CPS)组,分别进行轴向拔出实验。比较最大轴向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结果 FPS组、EPS组、CPS组最大轴向拔出力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FPS组、EPS组及CPS组的刚度分别为(222.700±31.887)、(194.933±15.309)及(166.933±26.185)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S组、EPS组及CPS组的能量吸收值分别为(2.851±0.410)、(2.043±0.378)及(1.188±0.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条件下,FPS和EPS均能够显著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但以FPS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单开门式椎板成形术后节段性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及其与核磁共振(MRI)脊髓内T2加权高信号的关系。方法1993年1月~1998年10月,183例患者在日本应义塾大学整形外科接受了单开门式椎板成形手术,出现节段性运动功能障碍14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术前、术后的MRI影像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术后MRI显示所有14例患者脊髓内均有T2加权高信号改变,其中11例患者的MRI脊髓内T2加权高信号出现的节段与运动功能障碍节段一致。9例完全康复,其他5例仍有不同程度的力弱。结论单开门式椎板成形术后出现的节段性运动功能障碍,与术后MRI脊髓内出现的T2加权高信号影像有关。这种MRI脊髓内T2加权高信号影像可能是由于脊髓减压后,脊髓内血流急速再灌注而引起的;这种血流的急速再灌注,可能造成了脊髓灰质的某种损害而出现了节段性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估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ELAP)中联合静脉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在减少术后失血量和加速康复(ERAS)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ELAP的患者共175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48例,年龄26~76岁,平均55.1±10.3岁。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使用静脉TXA,根据是否硬膜外局部应用TXA(1.0g),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2例,2019年10月~2020年9月)和对照组(73例,2019年1~9月)。收集两组人口统计学、术前血清学、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深静脉血栓、脑梗死、伤口血肿形成等)资料,评估TXA局部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在人口统计学、术前血清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42.1±32.1ml vs 52.5±35.0ml,P=0.017;23.2±32.5ml vs 42.0±34.9ml,P0.001)。观察组围术期引流时间较短(1.6±0.8d vs 2.1±0.8d,P0.001)、术后住院时间较短(3.3±1.2d vs 4.2±1.1d,P0.001)。术后两组均未见与TXA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联合静脉和硬膜外局部应用TXA给药可减少围术期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且不会增加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Merocel高膨胀海绵用于鼻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更好的鼻腔填塞物。方法:比较传统的凡士林纱条与高膨胀海绵做为鼻腔填塞物的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病人鼻腔填塞后24小时出血量,两者之间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填塞时及取出时疼痛的程度,应用Merocel者明显较填塞凡士林纱条者轻,填塞期间的主要症状也较凡士林沙条组的病人轻。结论:Merocel高膨胀海绵是理想的鼻出血鼻腔填塞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