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8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Yan H  Cui GQ  Liu YL  Xiao J  Ao YF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3):1595-1599
目的 探讨肘关节外侧尺骨韧带重建或修复手术治疗后外侧旋转不稳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连续收治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患者9例(9个肘),其中6例患者进行掌长肌腱移植外侧尺骨韧带重建术,另3例患者进行外侧尺骨韧带修复术.手术时患者平均年龄28岁(17~48岁).9例患者均有肘外伤史,其中6例为肘脱位伤.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10.7个月(0.2~30个月).根据Nestor评估方法评价患者术后效果.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4~49个月).9例患者均无肘关节不稳症状,肘关节轴移试验均为阴性.Nestor评估结果:优6例,良2例,中1例.6例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3例满意,无不满意患者.结论 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的正确诊断对于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根据肘关节外侧尺骨韧带的质量,选择进行外侧尺骨韧带重建或修复手术,可以很好的恢复肘关节稳定性和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lateral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LUCL) reconstruction or repair for posterolateral rotatory instability (PLRI) of elbow.Methods Between December 2006 and September 2010, 9 consecutive patients (9 elbows) undergoing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r repair of LUCL for the treatment of elbow PLRI were studied.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f LUCL was performed with a tendon graft in 6 elbows and reattachment of LUCL to humerus in 3.The mean patient age was 28 years (range: 17-48). All patients had a previous history of elbow injury.Among them, 6 had a history of elbow dislocation.The average duration of symptoms was 10.7 months (range:5 days-30 months).The outcomes were graded with respects to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tability, pain and range of motion as defined by Nestor.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20 months (range:4-49). Postoperatively, no patient had residual instability or a positive pivot shift test in elbow.Their outcomes were graded as excellent (n=6), good (n=2) and fair (n=1).Subjective assessment revealed that all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surgical outcomes.Conclusion An accurate recognition of PLRI of elbow is important for its appropriate management. Tendon graft is recommende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LUCL.Surgical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or repair i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option for restoring normal functions and elbow stability.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becaus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相似文献   
42.
43.
44.
连霄  曾云记 《中国骨伤》2017,30(1):9-13
目的:探讨经肘前方入路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肘前方入路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12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23~65岁,平均43岁;左侧4例,右侧8例。术前和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骨折愈合的情况。临床评价包括手术并发症的分析,运动范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12例均应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术后检查肘关节均稳定。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14~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6周,无异位骨化、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在最后一次随访中,肘关节屈曲(127.0±5.6)°(120°~135°),伸直(4.2±4.5)°(0°~10°),前臂旋转活动度旋前(86.0±6.1)°(75°~90°),旋后(87.0±6.9)°(80°~10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0~96分,平均88分,优2例,良10例。结论:肘关节前方入路可以清晰显露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应用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运用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侧移位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运用正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侧移位骨折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14岁,平均6.5岁;伤后至就诊时间l h~6 d;左侧31例,右侧4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重叠移位:Ⅰ型45例,Ⅱ型35例。通过临床表现及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的移位情况,采用透视下不同手法复位固定,超腕固定3周后翻板再固定1~2周,去除夹板。根据Dienst评估标准进行腕关节临床功能评价。结果:80例骨折患者均1次手法复位成功,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80例患儿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l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5周,平均4.6周。80例患者去除夹板3个月后,优72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8.75%。结论:正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侧移位骨折复位效果好,去夹板1个月后腕关节功能及手指力量逐渐恢复,3个月后恢复至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带尺骨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8月-2019年7月手指外伤导致指背复合组织缺损而收治住院的9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取髂骨植骨+带尺侧屈腕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移植治疗,观察组采用带尺骨及尺侧屈腕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移植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受区情况、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性愈合时间、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等。结果:两组共92例患者,移植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均进行随访,皮瓣成活率100%,供区、受区切口均为I期愈合。皮瓣外形、色泽满意,无明显肿胀,皮瓣两点辨别感觉恢复至5-10mm。无明显触痛以及挛缩情况发生。经测定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术后钙吸收增强;两组骨性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TAM法评定两组患者肌腱总主动活动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74,P=0.010)。结论:带尺骨及尺侧屈腕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术为解决指背损伤中同时伴有骨、肌腱、软组织缺损的复合损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此类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上提供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解剖型钛板与微型加压外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和II组,Ⅰ组为尺骨鹰嘴钢板内固定组21 例,Ⅱ组为微型加压外固定器21例,比较两者的疗效差异.结果Ⅰ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Ⅱ组(P<0.05),但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不大,(P >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其治疗的优势,其综合效果差异不大,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无菌性尺骨干骨不连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自2009年3月至2017年7月,对取得完整随访资料的22例无菌性尺骨干骨不连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16~58(39.7±9.9)岁;病程10~192(39.4±55.7)个月。萎缩型骨不连15例,肥大型骨不连5例,滑膜假关节型骨不连2例。骨不连断端清创后给予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并给予自体髂骨植骨。对骨愈合率、手术并发症和临床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42(22.5±8.2)个月,1例未愈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0~3(0.9±0.9)分,前臂旋前47~86(69.0±14.7)°,旋后35~85(63.0±9.4)°,腕关节伸直20~80(51.0±10.2)°,腕关节屈曲32~88(71.0±11.7)°,肘关节屈曲挛缩0~25(9.0±5.6)°,进一步屈曲105~150(134.0±13.9)°,手部抓握力为对侧的87%。根据Anderson功能评分标准,优8例,满意11例,不满意2例,失败1例。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移植可以有效治疗无菌性尺骨干骨不连。  相似文献   
49.
石建宏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26-1627
目的 观察肘关节“尺骨鹰嘴骨折”术后早期分时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72例肘关节“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行早期分时康复干预,并进行6个月至5.4年的随访.结果 患者骨折愈合,无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肘关节伸屈幅度达112°,旋转幅度达138°.结论 手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避免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0.
腕关节镜下治疗尺骨茎突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监视下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5例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在C臂透视机及腕关节镜监视下先将合并的桡骨远端骨折进行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然后在腕关节镜下检查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是否损伤,并作修整、清理等相应的处理,在关节镜监视下将尺骨茎突骨折复位,经皮作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结果 11例合并有TFCC损伤,经平均15.4个月的临床随访,X线片检查显示尺骨茎突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5.2个月.按照Green-O'Brien功能评定方法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3.3%,无腕关节尺侧疼痛及腕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腕关节镜下治疗尺骨茎突骨折既可以对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及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又可以了解腕关节内TFCC等结构的损伤程度,便于早期处理,以免遗留慢性腕痛或腕关节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