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19篇
  免费   2666篇
  国内免费   747篇
耳鼻咽喉   1090篇
儿科学   673篇
妇产科学   325篇
基础医学   3095篇
口腔科学   2442篇
临床医学   4768篇
内科学   3125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1833篇
特种医学   92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8322篇
综合类   881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030篇
眼科学   397篇
药学   1961篇
  49篇
中国医学   541篇
肿瘤学   303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640篇
  2022年   1216篇
  2021年   1946篇
  2020年   1920篇
  2019年   1651篇
  2018年   1746篇
  2017年   1760篇
  2016年   1697篇
  2015年   1489篇
  2014年   3226篇
  2013年   2855篇
  2012年   2615篇
  2011年   3232篇
  2010年   2703篇
  2009年   2814篇
  2008年   2620篇
  2007年   2598篇
  2006年   2264篇
  2005年   1856篇
  2004年   1481篇
  2003年   1334篇
  2002年   1186篇
  2001年   980篇
  2000年   841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606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426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157篇
  1984年   148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113篇
  1981年   117篇
  1980年   83篇
  1979年   56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原因、临床特点、CT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原因,以突发性眩晕、呕吐为发病的主要症状,头颅CT检查可确诊。预后与患者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状态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结论CT扫描可及时准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治策略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比较CT与MRI颅底骨成像差异对鼻咽癌肿瘤靶体积及邻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从101例鼻咽癌中选出MRI与CT颅底骨成像差异病例26例,分别根据MRI与CT成像信息应用ARTP-TOP 3D-TPS系统制定三维适形计划,比较两计划中GTVMR和GTVCT,及邻近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和D5平均剂量。结果 GTVMR为(47.0±16.3)cm3,GTVCT为(31.6±10.0)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2,P<0.01);MRI计划中的脑干、垂体、左右颞叶和左右眼球的平均剂量大于CT计划中相应器官的平均剂量(P<0.05);两个计划中脊髓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计划中的脑干、脊髓、垂体、左右颞叶、左右眼球的D5平均剂量均大于CT计划中相应器官的D5平均剂量(P<0.05)。结论 根据MRI制定的三维适形计划,肿瘤靶区的剂量覆盖较CT好,但是邻近危及器官组织的照射剂量相对CT的较高。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的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扫描数据,进行图像程序分割、三维重建和左肝切除术的可视化仿真手术.方法 利用64排cT扫描采集肝内胆管结石的数据集.运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MIPS)对CT序列图像进行程序分割和三维重建,得到肝胆三维模型的数据以标准模板库STL格式输出,然后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FreeForm)利用自行开发的虚拟手术器械进行左肝切除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结果 利用MIPS软件进行肝内胆管结石二维的CT图像程序分割速度快、效果满意.将分割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所获得的肝胆模型结构清晰、立体感强,形态逼真,可完成左肝切除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结论 MIPS可以有效、快速地完成肝内胆管结石的64排螺旋CT的二维图像数据的程序分割、三维重建及在FreeForm进行左肝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为仿真的胆道外科手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生物医用材料研制和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医疗保健、康复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组织、器官及骨骼缺损的修复和置换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对人造骨骼和人工关节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由于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computed tomography)已经成为显示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非常有用的手段,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等相关技术应用于人造骨骼和内置假体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同时,结合CT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e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图像工作站上用MPR、SSD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40例共45处肩胛骨骨折及7例肩关节脱位;MPR、SSD及MIP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MPR在显示微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结论 MPR、SSD及MIP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肩胛骨骨折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6.
颈椎病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病与中医分型的辨证关系。方法:对100例该病的影像表现与中医分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颈部活动受限,颈、肩、背部疼痛,常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风寒型以软组织所致颈曲改变为主。肝肾亏虚型、痰湿交阻型以骨质增生、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为主。结论:X线、CT是本病首选检查方法,能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对中西医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1病历简介患儿,男,45天,呕吐抽搐5天伴发热2天。体检:体温38.5℃。前囟稍隆起,面色苍白,嘴角向左侧歪斜,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3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00s,白细胞11.2×109/L,血红蛋白72g/L。CT平扫:右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见一新月形高低密度影,范围约11.0cm×1.0cm,边界清楚,前方呈低密度灶,CT值19Hu,后方呈高密度灶,CT值61Hu。右侧脑室及中线受压左移,后纵裂池内亦呈高密度铸形,CT值64Hu(图1),骨窗示颅骨结构完整,未见外伤性改变(图2)。CT诊断:右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期)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讨…  相似文献   
108.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由Liedll在1872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HI既往多为病理检查时发现,目前随着CT和MRI的发展,临床诊断率已大大提高。现将我院1996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58例H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CT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CT扫描仪,用OM基准线、0度角、层厚及层距5mm连续平扫至颅顶。结果:189例临床怀疑HIE的新生儿,CT阳性发现HIE143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分别占受检者75·66%和11·64%。结论:对可疑HIE患儿行颅脑CT扫描,对临床上早期诊断HIE提供了可靠依据。它不但可以直观地提供病损部位与程度,而且对推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的两组腭裂修复术后患者鼻咽内窥镜的比较观察,了解腭咽部肌肉重建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的改变。方法将41例腭裂术后患者,按照在腭裂修复时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分为重建组(22例)和非重建组(19例),以鼻咽纤维内窥镜记录静态和发音时腭咽闭合运动状况,对两组患者腭咽闭合运动类型和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非重建组明显缩小,各壁光滑丰满,未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环状闭合为主。非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大,可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冠状闭合为主。经比较重建组腭咽闭合良好率(90.91%)明显优于非重建组(37.31%)。结论鼻咽内窥镜观察证实腭咽肌肉重建腭裂修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重建组。腭裂修复术时重建腭咽肌肉有助于缩小腭咽腔和更易于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