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1篇
  免费   805篇
  国内免费   376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1472篇
口腔科学   490篇
临床医学   1283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1137篇
外科学   9836篇
综合类   3986篇
预防医学   555篇
眼科学   301篇
药学   1309篇
  26篇
中国医学   437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579篇
  2020年   670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582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1448篇
  2013年   1429篇
  2012年   1501篇
  2011年   1672篇
  2010年   1385篇
  2009年   1343篇
  2008年   1203篇
  2007年   1249篇
  2006年   1097篇
  2005年   1007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612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股骨颈骨折粗细双螺钉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繁多。本文采用一粗一细加压螺纹钉,采用先进电阻应变仪方法,对股骨颈的应力分布规律在中立、外展、内收不同位置上施加50kg荷载压力.通过电阻应变计测定一耗一细两钉所承受拉、压应力优于其它内固定形式。  相似文献   
102.
胸腰椎稳定性重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进胸腰椎脱位的治疗方法,更好地重建脊柱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的脊柱固定器械,由滚花钉及连接板构成,并通过椎弓根进行的一种脊柱后路短节段固定方法,脊柱固定范围限制在两个椎体间。1989年~1995年,临床应用这种新器械矫正胸腰椎脱位12例,经1~4年随访,畸形矫正满意,固定牢固。结果表明:该器械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固定牢固和手术创伤小等优点。认为,该项技术适用于胸腰椎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3.
组合式外固定器最佳拆除 时间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1992年6月-1994年12月,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24例,治疗过程中应用B超直方图检测骨愈合,为固定器高速及拆除提供量化指标。固定后6周,B超直方图值达到健侧50%-60%,拆除外固定更换夹板或行走石膏,为骨愈合创造较好力学环境,骨折在10-14周愈合,比通常认为需要3-5月更短。  相似文献   
104.
张力带固定与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使用张力带固定、钢丝环扎与丝线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共65例,平均优良率91.52%,但优级疗效者张力带组是80%,钢丝及丝线环扎组分别是56%及56.5%。张力带内固定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种疗效(p<0.05),但术中操作要求准确细致。与钢丝环扎相比,丝线环扎荷包缝合具有可避免取出内固定的第二次手术的优点,两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05.
An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tubercle is a common injury in traffic accident. If the fracture is closed, then a comparatively good prognosis can be expected through reinforcement of the bone via osteosynthesis and the use of artificial ligaments. In this case, an open wound was observed in the tibial tubercle, and the wound was so polluted that the healing process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It was therefore difficult to provide simultaneous surgical treatment and so three operations were required to perfor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xtensor mechanism. The reconstruction of extensor mechanism and the frame fixation between the patella and tibia was performed. Six months after the injury, the patient was able to walk without aid, had a range of movement from 5°to 130°, and did not show any indications of ADL disorder. Using this method of frame fixation between the patella and tibia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pen knee extension mechanism injury.  相似文献   
106.
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年8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Cervifix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高位颈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的价值。方法: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后路融合、Cervifix内固定。男23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8.3岁。陈旧性外伤21例,先天性畸形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寰椎前脱位6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按JOA17分法评定,改善率为71.4%。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及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Cervifix内固定可提供坚强有效的节段性固定,提高融合率。同时,可预防单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失稳导致的高位脊髓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08.
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 5点 7点进钉方法进行相关的放射解剖学研究。方法 :在 5 0块骶骨标本上 ,用 为 1mm的软钢丝在骶骨翼、骶骨上关节突处紧紧缠绕 2个钢丝圈 ,将 为 3mm的钢珠用胶布固定在 5点 7点处 ,拍骶骨正位片 ,观测钢珠与 2个钢丝圈的位置关系及其至骶管外侧壁、骶骨上面的距离。作经 5点 7点水平平行于S1椎体上面的CT扫描 ,观察骶骨横断面的形态特点 ,测量与矢状面夹角为 0°和向内 10°时的进钉深度。结果 :5点 7点处钢珠均位于上关节突与S1后孔缠绕的钢丝圈显影内 ,位于骶管侧壁钢丝圈显影的外侧 ,钢珠与骶管外侧壁的距离为左侧〔 ( 6 7± 2 3 ) ( 5 0~ 12 0 )〕mm ,右侧〔 ( 6 6± 1 9) ( 5 0~ 11 0 )〕mm ;此点至骶骨上面的距离为左侧〔 ( 11 5± 5 3 ) ( 5 0~ 2 8 0 )〕mm ,右侧〔 ( 11 6± 5 4) ( 5 0~ 2 9 0 )〕mm。CT片显示钉道与矢状面平行( 0°)时 ,进钉深度左侧为〔 ( 3 2 6± 3 5 ) ( 2 4 0~ 40 0 )〕mm ,右侧为〔 ( 3 2 6± 3 5 ) ( 2 4 0~ 42 0 )〕mm ;螺钉向内与矢状面的夹角为 10°时 ,进钉深度左侧为〔 ( 3 8 1± 3 8) ( 3 0 0~ 46 0 )〕mm ,右侧为〔 ( 3 8 0± 3 9) ( 3 0 0~ 46 0 )〕mm。结论 :骶骨上关节突恒定存在 ,将每侧上关节  相似文献   
109.
骶髂螺钉固定在骶髂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 0具成人干燥骨盆标本 ,模拟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并作CT扫描 ,对进针点与不同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进针的方向、进针的深度以及S1骶孔上方的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进行测量。结果 :进针点距臀肌线的距离为 ( 2 0 70± 3 2 7)mm ,距坐骨大切迹的距离为( 3 5 0 0± 1 91)mm ;轴位及冠状位CT测量进针与髂骨外板的交角分别为 ( 90 18± 2 69)°和 ( 90 40± 2 87)° ;进针深度为 ( 67 77± 3 63 )mm ;S1骶孔上方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 ( 18 2 6± 2 0 6)mm和 ( 18 74± 1 5 1)mm。结论 :临床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需选择恰当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 ,术中需行骨盆正位、入口位和出口位的透视以确定螺钉植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0.
膝前框形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采用钢丝环扎 +膝前方框形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5例髌骨骨折应用此方法治疗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1例 ,3 0例获得 3~ 2 4个月随访。结果 优 19例 ,良 10例 ,可1例 ,优良率 96 7%。术后未出现骨折再移位 ,无伤口感染。愈合时间 6~ 12周。结论 该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操作简便 ,适应证广 ,能早期关节活动 ,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