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9篇
  免费   1144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耳鼻咽喉   222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1486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1570篇
内科学   1843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522篇
特种医学   8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669篇
综合类   2000篇
预防医学   432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616篇
  5篇
中国医学   1076篇
肿瘤学   122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495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1037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909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射频消融术经导管治疗心房颤动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李锐  陆娟 《现代护理》2006,12(5):424-425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及其护理。方法对32例接受介入治疗房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消融治疗后,19例根治,7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术后监护及康复指导,是保障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2.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婷  邓莹  姚娟  项菲 《护理管理杂志》2008,8(8):51-52,54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中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 加强护士培训和患者教育,规范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制定巡视和交接班制度,完善记录,加强细节管理和安全防护。结果 护士穿刺成功率提高,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和输液渗漏的发生率均降低(P〈0.01)。结论 实施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可有效杜绝临床静脉输液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在CT导向肺内病变穿刺技术中CT准确定位、正确取材方法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搜集CT导向肺内病变穿刺活检的CT资料71例,按术者操作方法不同分成3组:平静浅短呼吸组,直接屏气组和深吸气后屏气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平静浅短呼吸组:36例,诊断准确率94.4%(34C36),气胸发生率8.3%(3C36),穿刺取材次数为1次;②直接屏气组:31例,诊断准确率为83.9%(26C31),气胸发生率为5%(6C31),穿刺活检次数为2~3次;③深吸气后屏气组:4例,诊断准确率为50%(2C4),气胸发生率为75%(3C4),穿刺活检次数为2~4次;④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发生率16.9%(12C71),未出现咯血、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CT准确定位、取材方法正确对提高CT导向肺内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诊断准确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与传统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及晚近终末期肝病的危险度评分模型(model for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比较,探讨无创定量超声评分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能性。方法对53例肝纤维化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超声检查及各项临床指标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CTP及MELD评分,并参考相关文献建立无创定量超声评分标准,探讨超声评分对肝纤维化无创定量诊断的价值。结果肝纤维化患者超声评分与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良好,超声总评分与病理分期相关系数为0.860(P〈0.01);超声总评分与临床CTP及MELD评分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784及0.768(P〈0.01);超声、CTP、MELD评分3种方法结合使用。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96.7%。特异性95.5%。结论应用超声评分法无创诊断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5.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以腋淋巴结清扫术后病检结果为标准,对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乳腺癌病例72例经超声引导穿刺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活检取出的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为取材满意。结果本组穿刺72例,其中67例结果与术后病理相符,诊断敏感性95.0%,特异性100%,准确性95.71%。假阴性3例,无假阳性病例,2例取材样本不足(大部为血凝块)。未出现任何与穿刺相关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腋淋巴结穿刺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可靠性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乳腺癌的病情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溶药用注射针头及药液瓶橡胶塞微粒污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临床静脉滴注溶药用的注射针头、药液瓶所用新旧橡胶塞的微粒污染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注射针头产生的微粒污染与针头的使用频率呈正相关,故建议使用一次性针头。对不同结构的两种插瓶用针头(斜面针头、侧孔针头)的观察表明,在使用中两者造成的微粒污染类似、差异无显著性。对药液瓶所用新旧橡胶塞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有绦纶膜保护的条件下,新旧橡胶塞所产生的微粒污染差异无显著性,这为旧橡胶塞的合理重复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沈潇婕  杜元灏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356-1360
滞针术是指毫针刺入腧穴后,将针柄向同一个方向进行捻转,使针身与肌纤维相缠绕的一种使针感保持持续且强烈的行针手法。滞针术临床多用于痛症、急症、顽症的治疗,相比于常规针刺治疗,其具有操作简便、取穴少、针感强烈等优势。对滞针术的起源、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8.
随着现代颈肩疾病的频繁发生,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mdrome, MPS)已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因素。针刺治疗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因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势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对2009—2019年间有关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治疗肌筋膜炎、激痛点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和筛选,从激痛点特种针刺手法运用,特种针具使用以及复合其他温热电等针刺疗法临床运用3个方面来对激痛点针刺治疗颈肩MPS临床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发现颈肩MPS在激痛点行特种针刺疗法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大鼠食管下端组织的ICC内质网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背俞指针疗法的效应机制。方法将7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指针组、模型组、指针组。采用贲门钢圈固定法制作GERD动物模型,指针组予背俞指针疗法干预,疗程均为2周。干预结束后,切取大鼠食道下段组织制作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食管下端组织ICC内质网中的AMPK和mTOR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食管下端组织ICC内质网的AMPK mRNA、mTOR mRNA水平。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AMPK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指针组AMP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指针组AMPK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OR蛋白表达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表明,mTOR mRNA及AMPK mRNA水平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ER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食管下段组织ICC AMPK蛋白水平下调有关,与AMPK/mTOR自噬信号通路可能不相关。背俞指针疗法治疗GERD的起效机制可能通过提高ICC细胞AMPK蛋白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00.
小鼠实验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主要方式,文章从针刺小鼠安全刺激量入手,探讨针刺过程中如何保障小鼠的生命安全。总结分析了针具、选穴、针刺量学参数、得气等与安全刺激量之间的关系。探讨量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及对实验的指导意义,强调开展针刺小鼠安全刺激量研究的必要性,减少实验动物无谓的牺牲,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