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38例经CT肺血管成像(CTPA)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采用MSCT对患者先行常规动脉增强扫描,观察对肺动脉及栓子的显示效果;采用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将所得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处理,进一步观察肺动脉各分支及栓子的显示效果,并与单纯MSCT扫描结果比较。结果 38例肺栓塞患者均成功完成检查,常规MSCT共显示362支肺动脉分支受累,而经过图像后处理后共发现385支肺动脉分支受累,其中主肺动脉8支,左右肺动脉35支,肺叶动脉78支,段动脉218支,亚段动脉46支;经MPR、MIP、VR图像处理后,能较为清晰的观察肺动脉分支充盈缺损及其他征象;385支受累肺动脉分支中MPR显示97.14%(374/385)高于MIP(362/385)、VR92.73%(357/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SCT扫描后经过图像后处理技术能进一步准确观察栓子和肺动脉分支受累情况,通过征象表现对指导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MPR在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分支栓子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MIP、VR。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运用与价值,分析其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50例肺栓塞病人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和动脉增强扫描,将增强扫描图像进行MPR(多层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VRT(容积重建)技术重组处理。比较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与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显示栓塞数目的差异。从MPR、MIP、VRT技术优势,体现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意义价值。结果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更能清楚准确显示栓子显示肺段动脉以上的栓塞,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MPR、MIP、VRT在后处理技术中更能够清晰、立体显示血管走形、异常病变。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有直观、立体、准确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显示病变细节的CT表现,能早期发现栓塞并可提高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7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17-120+封三
目的 分析结肠癌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1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结肠癌患者82 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将获取的图像均经后技术处理。观察诊断结果,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82 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阳性62 例,阴性20 例;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阳性54 例,阴性28 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的敏感度为67.74%(42/62),特异度为40.00%(8/20),准确度为60.98%(50/82),阳性预测值为77.78%(42/54),阴性预测值为28.57%(8/28)。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阳性60 例,阴性22 例。与手术病理检查比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83.87%(52/62),特异度为60.00%(12/20),准确度为78.05%(64/82),阳性预测值为86.67%(52/60),阴性预测值为54.55%(12/22)。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P<0.05)。结论 结肠癌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高。  相似文献   
74.

Objective

To compare new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FFDM) with and without use of an advanced post-processing algorithm to improve image quality, lesion detection,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priority rank.

Materials and Methods

During a 22-month period, w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100 cases of specimen FFDM mammography (Brestige®), which was perform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 post-processing algorithm developed by the manufacturer: group A (SMA), specimen mammography without application of "Mammogram enhancement ver. 2.0"; group B (SMB), specimen mammography with application of "Mammogram enhancement ver. 2.0". Two sets of specimen mammographies were randomly reviewed by five experienced radiologists. Image quality, lesion detection,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priority rank with regard to image preference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ree aspects of image quality (overall quality, contrast, and noise) of the SMB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ose of SMA (p < 0.05). SMB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SMA for visualizing calcifications (p < 0.05).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s evaluated by cancer score, was similar between SMA and SMB. SMB was preferred to SMA by four of the five reviewers.

Conclusion

The post-processing algorithm may improve image quality with better image preference in FFDM than without use of the software.  相似文献   
75.
徐志根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04-105,16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骶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骶骨骨折患者行X线及MSCT检查,对比两者的诊断效果。结果X线扫描确诊率为62.79%,骨折移位显示率为46.51%;MSCT结合各种后处理技术诊断率为100%。骨折移位显示率为93.0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67,P〈0.05)。结论MSCT结合其后处理技术对骶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及三维重建技术。方法:对11例临床怀疑有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胸腹联合扫描检查,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RI、3D-CTA、MIP、SSD等后处理。结果:其中6例诊断有夹层动脉瘤,3例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影响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起始和终结部位及破裂口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