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虎杖苷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的干预效果。方法以10%的卵蛋白(OVA)和3%的氢氧化铝混合液腹腔注射实验大鼠2次致敏,然后以2%的OVA诱喘并进行虎杖苷和氨茶碱干预及生理盐水对照实验两周。观察实验大鼠诱喘和药物干预后的行为变化和肺组织切片、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血中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EOS)、嗜碱性粒细胞(BASO)、中性粒细胞(NEUT)和淋巴细胞(LYM)的数量变化。结果在诱喘过程中,虎杖苷干预组大鼠的哮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虎杖苷干预组大鼠EOS、LYM和MONO数量[(0.1339±0.01794)×109/L,(6.5440±0.49530)×109/L,(0.2148±0.08287)×109/L]较哮喘对照组大鼠的EOS、LYM和MONO[(0.1948±0.02454)×109/L,(8.0090±0.71166)×109/L,(0.2946±014257)×109/L]有所下降(P〈0.05,P〉0.05,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水平(0.1257±0.02454,6.9610±0.97243,0.1974±0.11765)接近。结论虎杖苷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哮喘大鼠模型的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22.
赵瑞芝  焦玉红  周莉玲 《中国药房》2010,(11):1011-1013
目的:建立复方虎杖半固体骨架胶囊中大黄素、白藜芦醇、虎杖苷、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大黄素、白藜芦醇同板测定,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丁酯-甲醇-冰醋酸(4∶1∶0.7∶0.03),检测波长分别为285、293nm;虎杖苷、龙胆苦苷同板测定,展开剂为氯仿-甲醇(7∶2),检测波长分别为313、270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测组分可与其它组分较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白藜芦醇、虎杖苷、龙胆苦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1%、99.6%、101.4%、98.5%,RSD分别为0.86%、2.86%、0.99%、2.89%。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可作为复方虎杖半固体骨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甙(PD)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CA1区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 7日龄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自然恢复组和PD治疗组,采用经典的Rice方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在生后28 d(缺氧缺血后21 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的变化.结果 HIBD后3周Morris测验,假手术组、HIBD自然恢复组和PD治疗组大鼠4 d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9.55±8.08)s、(52.37±8.03)s、(43.29±7.63)s,PD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HIBD自然恢复组(P<0.05),且3组大鼠在4 d内的逃避潜伏期均逐渐变短;3组大鼠穿过平台次数分别为(5.29±2.62)次、(2.36±1.80)次、(4.25±1.66)次,PD治疗组大鼠穿过平台次数显著多于HIBD自然恢复组(P<0.05);3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分别为(15.74±3.85)s、(10.63±3.66)s、(14.32±2.52)s,PD治疗组在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明显多于HIBD自然恢复组(P<0.05).3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的平均密度值分别为0.1674±0.0111、0.261 2±0.0323和0.295 2±0.044 3,PD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表达明显多于HIBD自然恢复组(P<0.05).结论 白藜芦醇甙能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提高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远期的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保护作用与白藜芦醇甙能促进HIBD后神经元重塑的突触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虎杖苷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氧化反应和调节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功效。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虎杖苷组,分别经腹腔给予1.5%生理盐水、1.5%虎杖苷溶液,连续3d,第4d停止注射,第5d处死老鼠,取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将培养的巨噬细胞给予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观察腹腔巨噬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以及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调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虎杖苷组巨噬细胞的SOD活性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LPO蓄积也明显降低;并且虎杖苷组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水平也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虎杖苷组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同样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虎杖苷可有效抑制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应激情况下的呼吸爆发,下调其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提示虎杖苷可能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功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苷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大鼠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失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颈静脉注入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并观察PD对其影响。结果:在体内实验中,PD能使IL-4水平显著升高(P<0.001),使失衡的IFN-γ/IL-4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肺损伤减轻;在体外实验中,与急性肺损伤对照组比较,IFN-γ、IL-4水平虽无显著差异(P>0.05),但IFN-γ/IL-4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D在体内、外实验中,能纠正内毒素休克大鼠体内失衡的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26.
白藜芦醇甙对休克性肺损伤的干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甙(PD)对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休克性肺损伤大鼠随机分为4组:单纯手术组、内毒素休克组、PD预防组和PD治疗组,检测肺系数、肺组织通透指数(LPI)、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及磷脂酶A2(PLA2)活性,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PD预防组和治疗组LPI、BALF中蛋白含量、PLA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D可明显减轻内毒素休克性肺损伤的程度。结论: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内毒家休克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预防性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灵虎片中的有效成分虎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5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结果:虎杖苷在38.98 ̄389.80μg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为1.67%。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制剂中有效成分虎杖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苷(P0lydatin,PD)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PD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凋亡的影响。结果:再灌注2h己开始发生部分神经细胞的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24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PD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凋亡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的迟发性损伤阶段,细胞凋亡是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方式。PD可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 have proven to b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numerous human diseases. However, the reparative ability of BMSCs is limited by their poor migration. Polydatin, wide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remedies, has proven to exert protective effects to BMSC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role in BMSCs migration. In this study,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polydatin on rat BMSCs migration using the scratch wound healing and transwell migration assays. Our results showed polydatin could promote BMSCs migration. Further experiments showed activation of ERK 1/2, but not JNK, was required for polydatin-induced BMSCs migration, suggesting that polydatin may promote BMSCs migration via the ERK 1/2 signaling pathways.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lydatin might be beneficial for stem cell replacement therapy by improving BMSCs migration.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抗感利咽糖浆中黄芩苷、虎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为流动相A,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 nm,柱温为30℃。结果:黄芩苷、虎杖苷与其他成分分离度良好,无干扰;黄芩苷在32.0~480.0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为0.67%;虎杖苷在16.0~240.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02%,RSD为1.03%。结论:所建立HPLC法可同时测定抗感利咽糖浆中黄芩苷和虎杖苷的含量,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