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3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586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803篇
口腔科学   484篇
临床医学   1279篇
内科学   21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21篇
特种医学   669篇
外科学   3472篇
综合类   214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91篇
眼科学   637篇
药学   594篇
  12篇
中国医学   1350篇
肿瘤学   11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91.
内窥镜下保留大部分黄韧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保留大部分黄韧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31例,女21例;年龄28~45岁,平均36岁;其中L4,524例,L5S128例。在内窥镜操作下,咬除上位椎板下缘1/4~1/3骨组织,纵向扩大骨窗,角度小刮匙在下位椎板上缘外侧分离出浅层黄韧带,用咬骨钳沿椎板上缘横行咬除浅层黄韧带成一小凹槽,用髓核钳在凹槽处钳夹黄韧带浅层向近端牵拉剥离并切除,保留深层黄韧带,然后用椎板咬骨钳在黄韧带外侧咬除小关节内侧1/4~1/3,扩大侧隐窝,游离黄韧带外缘,椎板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外侧1/3入椎管,保留内侧2/3,神经根钩仔细分离突出椎间盘周围的组织,尽可能保留神经根周围及硬膜外脂肪,将硬脊膜及神经根牵向内侧,摘除突出的髓核。结果:52例中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51个月,平均34.5个月。疗效评定按Nakai标准,优34例,良9例,可3例。手术时间45~75min,出血40~80ml,均无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保留大部分黄韧带,技术上操作可行且尽可能的保留了人体的自然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2.
骶髂关节错位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栾龙  闻英奎 《中国骨伤》2009,22(4):311-313
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相互交错嵌插的滑膜关节,是组成骨盆的重要关节。骶骨关节面为凹面,髂骨关节面呈凸面,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为一微动的关节,一般认为不易发生错位,但是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骶髂关节错位的发病率非常高,是引发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往往以腰椎间盘突出来诊,自诉腰及臀部疼痛或伴有受累侧下肢疼痛麻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无明显疗效,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整脊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26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应用腰椎间盘镜技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分析和与常规开放式手术对比,探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缺点.MED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痛苦轻等优点,但并发症较多,需合理的掌握手术指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经手术切除尾椎椎间盘,埋植在背部硬膜外.动物30天后处死,取埋植的髓核组织,进行H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将线团埋植在硬膜外,30天后处死作对照试验.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突出组织的形态结构与T,B细胞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的髓核组织能够吸引活性的T,B细胞,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椎体终板损伤对兔椎间盘髓核Ⅰ、Ⅱ型胶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个月龄清洁级日本大白兔12只,完整取出40个包含终板的完整椎间盘(L2-L5),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个.实验组参考Daniel Haschtmann的方法建立终板损伤模型.椎间盘整体培养2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椎间盘髓核中Ⅰ、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用H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椎间盘髓核Ⅰ型胶原的表达比对照组高;而Ⅱ型胶原的表达则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致椎体终板损伤后会导致椎间盘髓核Ⅰ、Ⅱ型胶原的变化,继而加速椎间盘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996.
李智斌  袁普卫  朱超 《中国骨伤》2009,22(10):773-775
目的:探讨丹镁合剂对自身免疫引起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40只)。对造模组大耳白兔制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待造模成功后,造模组40只兔子再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A组,10只),生理盐水组(B组,10只),七叶皂甙钠组(C组,10只),丹镁合剂组(D组,10只)。生理盐水组兔耳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l/kg);七叶皂甙钠组耳缘静脉给予七叶皂甙钠(0.5mg/kg);丹镁合剂组耳缘静脉给予丹镁合剂(2.0ml/kg);共连续给药14d。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未予给药。应用ELISA法观察不同药物对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模型组IgG、IgM明显高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P〈0.05);丹镁合剂组血清中IgG、IgM含量明显降低,与七叶皂甙钠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镁合剂可以明显抑制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免疫反应,这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9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络辨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力平 《中国骨伤》2009,22(10):777-778
从病位与临床表现可见,腰推间盘突出症的证候归属于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病变,经络辨证分别为属督脉血瘀证、胆经湿热证、膀胱经风寒湿阻证、肾阳亏虚证,临床中可使用经络辨证指导推拿、针灸、内服中药等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8.
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46例,男33例,女13例;年龄37~68岁,平均48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3.5年。单节段21例,双节段22例,3节段3例。结果:4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5个月。植骨全部愈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按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86.9%。结论:对明确诊断存在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施行髓核摘除、内固定加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适宜激光照射量。方法使用ND:YAG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L4~5椎间盘突出32例,L5~S1和L4~5同时突出8例),C臂X线机透视下将激光光纤沿穿刺针插入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每节激光总量CT分级Ⅰ级为500J,Ⅱ级为700J能量进行汽化,减轻椎间盘内压力。结果椎间盘内压力减低,神经根受压解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缩,采用Machab标准评定疗效:优26例,良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PLDD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颈椎间盘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CN)效能及安全性。方法对40个C3~T1羊椎间盘按照不同能量分1档(A组,80W)、2档(B组,100W)、3档(C组,120W)3个实验组,每组10个椎间盘;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10个间盘,仅作穿刺)。分别通过相同时间(40s)不同能量组行羊颈椎间盘CN,观察CN在椎间盘所形成的消融腔截面积大小,记录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处温度变化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手术消融腔、对照组穿刺腔截面积分别为(3.000±0.449)mm^2、(9.436±1.271)mm^2、(27.359±2.001)mm^2、(2.010±0.000)mm^2,其中B、C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3个实验组、对照组温度分别为:(28.697±1.571)℃、(35.470±0.617)℃、(41.733±0.345)℃、(20.600±0.582)℃,3个实验组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种能量手术时,2档温度在安全范围内,3档形成的有效消融腔截面积最大,消融腔、温度与能量成正相关。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效能、温度变化与能量成正相关,临床使用2档行颈椎间盘CN消融效能和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