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2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414篇
耳鼻咽喉   216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787篇
口腔科学   399篇
临床医学   629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48篇
特种医学   797篇
外科学   2207篇
综合类   89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64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331篇
  4篇
中国医学   407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3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丹参注射液椎管内局部灌注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丹参对急性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改良Allen's法造成兔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模型,硬膜下插管。随机分成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按每天0.3ml/kg体重的总量分4次从硬膜下导管推入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推入生理盐水。损伤后8、72h对脊髓损伤区进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组织形态学观察、神经元凋亡、bcl-2等进行评价。结果 丹参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数目TUNEL法丹参组低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丹参组低于对照组(P<0.05)。bcl-2的表达丹参组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变性、坏死轻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能改善损伤脊髓微循环,抑制和减轻脊髓损伤后的两种死亡方式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中、高浓度臭氧注入猪正常椎间盘后不同时间段髓核组织的变化,探索既高效又安全的臭氧浓度,为临床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型猪10只,于透视下用21G Chiba针刺入猪腰椎间盘中心部,经穿刺针注入臭氧3 ml,重复3次,在椎间孔处注入5 ml于椎旁组织内。其中L5~6,L4~5,L3~4和L2~3分别注入臭氧浓度为90μg/ml,60μg/ml,30μg/ml及无菌空气,L6~S1不进行任何干预,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注射后1天、1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处死动物各2只,在相同时间点进行CT及MR检查。处死后取出椎间盘及椎旁肌肉标本,作大体和光镜下观察,对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内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臭氧浓度越高,增高趋势越明显。术后MRI随访1个月时高浓度组髓核信号T2加权开始减低,其他组不明显。术后2个月注射组所有椎间盘信号均减低,臭氧浓度越高,信号减低越明显。光镜下1天出现髄核细胞的肿胀变性,1周髄核细胞出现与注射浓度正相关的体积缩小和基质含量减少,此后胶原纤维增生,逐渐取代髄核组织,在3个月时,高浓度组髄核干涸的程度,继发纤维化均较中、低浓度组高,并且出现相邻椎体骨性融合。中、高浓度椎旁肌肉注射1周时出现肌纤维肿胀变性及间质黏液变性。结论臭氧浓度越高,髄核的干涸效果越明显,椎间盘退行性变也越明显。高浓度臭氧盘内注射,3个月后椎间盘退变严重,不宜进行临床应用,椎旁肌肉内不宜注射中、高浓度臭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股骨髓腔扩大绞刀代替专用的椎间植骨器械,进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经验体会,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4例应用股骨髓腔绞刀进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无围手术期硬膜及神经根损伤,无伤感染和和植骨块松脱。随访5~6年,植骨全部于6~8个月愈合,无一例植骨塌陷。按Machnab标准评定:优21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4.12%。结论改良应用股骨髓腔扩大绞刀代替专用的椎间植骨器械,作椎间植骨床的准备,效果满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4.
A case of an odontogenic tumor which invaded the intracranial space from the mandible is reported. Judging from the radiographic images it was similar to a malignant tumor. The patient died 17 years after the first visit. According to the final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t was malignant odontogenic mixed tumor of low grade which did not belong to any of the WHO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死腔气管插管能否提高急性呼吸衰竭常规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型无死腔气管插管和普通聚氯乙烯气管插管对正常和急性肺损伤兔进行常规通气,对两种气管插管的肺气体交换和气道内气体动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比较。无死腔气管插管用2根Potex气管插管远端3cm处纵切后对粘而成。5只新西兰成年兔,麻醉下气管切开,在持续应用潘龙阻断自主呼吸条件下,随机用新型气管插管和普通气管插管Servo900C进行机械通气,每次持续30分钟,测定并记录动脉血压、气道压力、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呼气末CO2浓度。结果:在正常肺和急性肺损伤条件下,新型气管插管可使所有动物的PaCO2和生理死腔/潮气量(VD/VT)下降,PaCO2分别下降1.40±0.20kPa(1kPa=7.5mmHg)和1.60±0.30kPa(P<0.01),VD/VT分别下降0.13±0.02和0.15±0.04(P<0.01);PaO2、气道压力和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无死腔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常规机械通气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Summary This report deals with a case of rhabdomyosarcoma in the upper thoracic spine. It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not only for the rarity of type and location of this tumour, but for its clinical course, which presented fluctuations of neurological status, included an acute demonstration of complete paraplegia followed by full recovery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gradual relapsing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one year later.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初中期 ,中国戏剧积极拓展我国传统戏剧的时空观、写意性特征 ,大胆借鉴西方现代戏剧的荒诞化、意象性技巧 ,出现了探索创新、多元发展的崭新局面。其中对“三一律、一堵墙”戏剧观的突破 ,运用意识形象外显人物的内心世界 ,嫁接多种艺术手段将现实时空转化为艺术时空 ,是新时期戏剧艺术探索最突出的三项成就。而过分强调形式技巧 ,脱离观众欣赏习惯 ,致使演出市场萎缩 ,观众锐减 ,无疑是新时期戏剧艺术探索中面临的最大困顿。  相似文献   
19.
椎管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椎管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 860例。结果 :临床疗效参照NaKai分级 ,70 9例获得随访 ,平均 2年 7个月 ,优 ,5 5 9例 ;良 ,12 7例 ;可 ,2 3例。结论 :椎管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住院时间短 ,恢复快 ,但操作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医院校的教材采用统编方式已不适合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需要,相反,取消中医统编教材,给院校和教师更多的主动权,有利于中医学新知识、新信息的传播,有利于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发挥独创精神,有利于学问的兼收并容和中医学术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专业的认识和信心,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