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 在脑梗塞中的意义及其与多项中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58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于发病1 ~2 天内以ELISA 方法检测血清ACA、以BME 1 生物医学处理仪等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水平;其中27 例于恢复期复查血清ACA 水平。结果 急性期ACA19 .30 ±13 .27 U/ ml,恢复期ACA16 .23 ±9 .58 U/ ml ,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5) ,但均比对照组10 .48 ±4 .14 U/ ml 明显增高( P< 0 .01) ;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示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且患者ACA 水平变化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改变呈显著的相关关系( r = 0 .03 ~0 .61 ,P< 0 .05 ~0 .01) 。结论 ACA 在脑梗塞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在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中或与多项中风危险因素共同形成了病理效应或促进了这些危险因素在脑梗塞发生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对脑梗塞患者恢复期后适当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同期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6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血流变学指标各查一次。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血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变(P<0.01),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34例,进步18例,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64例(88.9%),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安全度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3.
东菱迪芙对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兔血流变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DF-521)对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兔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东菱迪芙治疗组(A组)和模型对照组(B组)。A组注射肾毒血清后6 h内开始给药,B组注射肾毒血清后给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一般情况,2周后采血测定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血沉(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TK)、纤维蛋白原含量(F ig)。结果A组与B组比较,ηb、ηP、ESR、EAI、TK(P<0.05)、F ig(P<0.01)均显著降低。结论东菱迪芙可能主要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抗GBM肾炎兔肾脏微循环与血流变。  相似文献   
44.
化裁温胆汤对老年急性中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并设维脑路通对照组32例进行临床研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其中,治疗组对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3.33%,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总有效率为83.33%,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1,P<0.05),其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亦较对照组为好,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并且治疗组能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研究表明该化裁温胆汤对老年急性中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明显疗效,能显著改善血流变学指标,调节血脉代谢紊乱,其机理有待更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5.
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在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家兔30只,随机分为激素组(短期注射地塞米松)及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流流变学参数、免股骨头骨陷窝空虚率的阶段性变化。结果:实验15、30d,激素组的TG、TC、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60d,激素组血清TC、血浆粘度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激素组合35、70d双侧股骨头骨陷窝空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冲击应用可造成家兔血液流变特性恶性化,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的变化,以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方法:2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下进行瓣膜替换术,动态监测围术期所有患者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CP),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率(PCR)的水平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从转流20分钟到术后8小时,患者CP,HCT,PCR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或P<0.01),术后1天恢复至术前水平,S-100β蛋白水平则明显高于术前(P<0.05或P<0.01),术后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且与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水平变化虽可作为评价心内直视手术对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但检测经费昂贵;而S-100β蛋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故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评价其手术对神经元的损伤程度,监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是一项简便,价廉,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学方法指导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 2 0 0 0例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利用其指导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13例有症状者、2 99例有病史者、388例无症状者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平均增高分别为 6 0 1%、70 5 %、32 7%。有脑栓塞、脑梗死病史180例 ,经治 113例 ,未治 6 7例 ,3年复发率分别为 14 2 %和 6 4 2 %。 1313例有症状者 ,血液流变学检测血黏度增高者 84 5例 ,经治 70 8例 ,未治 137例 ,2年内发病率分别为 3 0 %、2 1 2 %。结论 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诸指标增高率较高 ,尤其是有症状和病史者 ,运用血液流变学方法指导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8.
自体血紫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体血紫外线照射疗法(UBIO)治疗糖尿病21例,血液流变学检查表明,低切粘度、高切粘度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缩短(P<0.001);空腹血糖降低有非常显著性(P<0.001),抗凝血酶活性增强有非常显著性(P<0.005).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率100%,该方法有明显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氧饱和度,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清热祛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Wistar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清热祛瘀汤组(包括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盆腔炎性疾病大鼠模型;于清热祛瘀方作用下对其炎性反应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粘连相关免疫分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升高变(P<0.05);而经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血清IL-4、IL-10、TNF-α、IgA、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清热祛瘀方各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清热祛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血液流变学均有较大影响,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制定中国老年前期人红细胞压积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各地用温氏法测定的健康老年前期人红细胞压积参考值,并对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老年前期人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老年前期人红细胞压积参考值也逐渐增大,相关性很显著。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二个回归方程。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老年前期人红细胞压积参考值。依据老年前期人红细胞压积参考值的相似性,若以纬度为主要分区基础,并考虑到其它地理因素和人口分布的影响,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等六个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