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0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4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669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154篇
中国医学   1985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前降支的方法 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用1.4 F微导管和BL-420多道生理记录仪测量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及冠心舒通胶囊组左室压(LVP)及左室内压最大变速率(dp/dt).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心肌收缩力指标LVP和dp/d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7),而冠心舒通胶囊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并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5,n=7).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功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中总黄酮的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AlCl3显色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420 nm处,对金莲花中总黄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测得金莲花中总黄酮为93.34 mg/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n=6),加标回收率在95.91%~101.42%之间。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通过AlCl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中总黄酮,方法简单,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芳香新塔花黄酮(ZCF)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ZCF的自由基捕获清除能力.体外培养原代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MTT法测定药物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测定给药后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994.
The report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Hyoscyamus niger were summarized.The compounds include alkaloids,saponins,lignans,coumarinolignans,flavonoids,and some other nonalkaloidal compounds.TLC,HPLC,and GC were used for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som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H.niger.Modern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H.niger had the 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antipyretic,anticonvulsant,spasmolytic,antidiarrhoeal,antisecretory,bronchodilatory,urinary bladder relaxant,hypotensive,cardiosuppressant,vasodilator,antitumor,and feeding deterrent properties.In addition,the toxicities of this medicinal plant were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俄色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E’se,ES)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致DM小鼠模型,灌胃ES 180、90、45 mg/kg连续7 d。结果试验后测得DM小鼠体重减轻,血糖升高,肝及脾肿大、胸腺萎缩的症状得以缓解,肝糖原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清胰岛素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ES能改善DM小鼠一般状态,明显降低肝脏和脾脏系数,有调节血糖、肝糖原合成和血清胰岛素分泌作用趋势,具有治疗DM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状态下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黄酮组及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血浆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取心尖部心肌做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大鼠在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状态下,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可明显降低血清NO含量,亦使血浆ET1水平下降,同时改善血管内皮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且变化较银杏黄酮组显著。结论: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大鼠心肌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1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益母草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益母草体积分数5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金丝桃苷(2)、槲皮素-3-O-芸香糖苷(3)、槲皮素-3-O-刺槐糖苷(4)、2-syringylrutin(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7)、山柰酚-3-O-β-刺槐双糖苷(8)、kaempferol 3-neohesperidoside(9)和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10)。结论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和9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优选骨碎补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骨碎补中柚皮苷及骨碎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骨碎补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提取次数是骨碎补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为最次要因素。结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14倍量55%乙醇回流提取3次,2h/次。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优选卷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总黄酮和阿曼托双黄酮。以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其优选工艺为A1B2C2D2;以阿曼托双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其优选工艺为A1~3B1~3C2D2 。综合考察采用A1B2C2D2为最佳提取工艺,即药材加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卷柏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00.
黄连木食用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黄连木食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以及RP-18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黄连木食用部位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Ⅰ)、对羟基苯乙酸(Ⅱ)、没食子酸乙酯(Ⅲ)、赤杨二醇(Ⅳ)、穗花杉双黄酮(Ⅴ)、对羟基苯甲酸(Ⅵ)、原儿茶素(Ⅶ)、没食子酸(Ⅷ)、槲皮素-3-O-β-D-木糖苷(Ⅸ)、芦丁(Ⅹ)、胡萝卜苷(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ⅩⅡ)、槲皮素(ⅩⅢ)、山柰酚-3,7-O-α-L-二鼠李糖苷(ⅩⅣ)、柚皮素(ⅩⅤ)和4-羟基肉桂酸(ⅩⅥ)。结论 除化合物Ⅰ、Ⅲ、Ⅷ、ⅩⅡ和ⅩⅢ外,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