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6篇
  免费   1304篇
  国内免费   487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399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2187篇
口腔科学   209篇
临床医学   2574篇
内科学   6557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神经病学   1110篇
特种医学   1456篇
外科学   1310篇
综合类   3748篇
预防医学   1512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2360篇
  14篇
中国医学   765篇
肿瘤学   22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1026篇
  2020年   809篇
  2019年   699篇
  2018年   823篇
  2017年   775篇
  2016年   878篇
  2015年   894篇
  2014年   1888篇
  2013年   1840篇
  2012年   1610篇
  2011年   1718篇
  2010年   1248篇
  2009年   1264篇
  2008年   1239篇
  2007年   997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609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9篇
  197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根据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来探测有机体的微观结构和病理改变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评估和生命科学研究重要的工具。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综述了弥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列举了目前常用的成像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用途,并对弥散张量成像的发展方向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孤独症儿童脑扩散张量成像的异常.方法 对24例孤独症儿童(孤独症组)和10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脑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的双侧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双侧内囊后肢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孤独症儿童各被检测部位ADC值、FA值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1)孤独症组双侧内囊后肢[左右侧分别为(6.8±0.3)×10-9 mm2/s和(6.7±0.4)×10-9 mm2/s]、左侧胼胝体膝部[(8.0±0.5)×10-9 mm2/s]ADC值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0.2)×10-9 mm2/s,(6.6±0.4)×10-9 mm2/s,(7.4±0.5)×10-9 mm2/s;P<0.05~0.01];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压部(0.73±0.14)F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0.84±0.07;P<0.05),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膝部(0.75±0.07)FA值高于正常对照组(0.68±0.17;P<0.05).(2)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压部ADC值与ATEC健康/行为评分呈正相关(r=0.490),右侧胼胝体压部FA值与ATEC说话/语言评分呈负相关(r=-0.453),右胼胝体膝部FA值与社交评分呈正相关(r=0.427),均P<0.05.(3)孤独症组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FA值左右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胼胝体神经纤维连接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93.
TI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诊断为TIA的住院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DWI异常组和正常组的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与DWI异常有关的独立因素。结果DWI异常14例(3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TIA症状持续时间≥1h(OR=2.5,95%CI:1.3~8.6)和症状表现为失语伴运动障碍(OR=8.9,95%CI:2.1~36.5)与DWI异常独立相关。结论TIA患者DWI异常与TIA症状持续时间和症状表现为失语伴运动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和T2WI上表现为正常的脑白质区(NAWM)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并探讨DTI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技术对MS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MS患者和32名与MS患者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进行头部DTI检查,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图(FA),分别选取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正常人相应脑白质区测量ADC值和FA值,并使用示踪技术做出三维脑白质束图像。结果 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233±0.119)、(0.973±0.098)、(0.748±0.089)×10^-3mm^2/s和(0.620±0.094)×10^-3mm^2/s,FA平均值分别为0.225±0.052、0.311±0.050、0.421±0.070和0.476±0.069。对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数据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分别和对照组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三维脑白质束图像可以观察到MS斑块。结论 使用DTI检查生成的ADC图和FA图可以有助于评价MS中各部位脑白质的改变。通过三维脑白质束示踪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MS斑块区白质束的异常。  相似文献   
95.
AIMS: Overweight is common during late puberty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hange in body composition from late puberty to early adulthood in such female patients in comparison with age-matched control subjects. METHODS: Eighteen females with Type 1 diabetes and 19 healthy female control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for a case-control study at the age of 16-19 years (baseline). Six years later, 16 of the diabetic females and 17 of the control subjects were re-examined (follow-up). Body composition was assessed by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RESULTS: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fat mass index (total fat mass/height2)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baseline in the diabetic patients than in the control subjects (26.4 +/- 2.6 vs. 23.9 +/- 3.7 kg/m2, P < 0.05, and 10.0 +/- 2.4 vs. 8.0 +/- 2.8 kg/m2, P = 0.04, respectively). At follow-up, these parameters still tended to be higher in the diabetic group (27.8 +/- 4.9 vs. 24.6 +/- 5.7 kg/m2, P = 0.09, and 11.8 +/- 5.6 vs. 8.7 +/- 4.9 kg/m2, P = 0.05, respectively). BMI at baseline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to BMI at follow-up in both diabetic patients (r = 0.60; P < 0.05) and control subjects (r = 0.83; P < 0.01). CONCLUSIONS: Increased fat mass in pubertal girls with Type 1 diabetes seems to persist in young adulthood.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new strategies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overweight during puberty in diabetic girls.  相似文献   
9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可以快速、无创地反映脑缺血区分子水平发生的微观变化,为临床提供信息,本文对其在超急性期、急性期脑缺血的应用价值和限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
陈娟  阎纳新  沈海平 《河北中医》2009,31(11):1611-1613
目的观察胰抗消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胰抗消胶囊口服。2组均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FP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FPG、TC、TG、HbAlc、FINS、IS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HbAlc、FINS、IS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TC、TG、FINS、IS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胰抗消胶囊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8.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揭示健康人Broea区与其他脑功能区间的纤维联系规律。方法 健康成人20名,采用Siemens Trio 3.0T MR仪及工作站行数据采集和后处理及Broea区(B45和44区)纤维追踪,分析由语言功能区发出的神经纤维分布和走行。结果 BroeaB45区纤维束平均值左侧为428束,右侧相应脑区为416束,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6,P〉0.05);B44区纤维束平均值左侧为432束,右侧相应脑区为344束,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P〈0.05)。B45区部分各向异性左侧平均为0.336,右侧同区为0.317(t=-3.656,P〈0.05);B44区左侧平均为0.342,右侧同脑区为0.342(t=0.093,P〉0.05)。弓状纤维束平均左侧为199束,右侧为205束(t=-0.465,P〉0.05);平均部分各向异性左侧为0.385,右侧为0.375(t=1.912,P〈0.05)。Broea区发出纤维走行和分布,主要向前上到额叶前部内侧面皮层下,过胼胝体到对侧相应结构,向外下穿外囊向后经颞叶到枕叶,向内下穿苍白球和内囊后肢向下行。结论 Broea区及其相关的纤维结构形成重要的语言纤维环路结构,结构完整是完成语言功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小剂量STZ组(30 mg/kg)和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30 mg/kg)组,每10 d测定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和肝糖原等指标,连续50 d,对各组大鼠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①体重: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呈连续上升趋势,小剂量STZ组和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体重呈先降低再恢复的趋势;②空腹血糖:高脂饲料组大鼠空腹血糖轻微升高,小剂量STZ组大鼠空腹血糖呈上升的趋势,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空腹血糖呈明显上升趋势;③肝糖原:高脂饲料组大鼠肝糖原明显升高,小剂量STZ组、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肝糖原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能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这种造模方法具有成模后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自身缓解较少、症状较轻和动物状态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0.
DT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DTI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大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和皮质脊髓束受损与肌力的关系。方法:对9例正常被试和9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常规MR T1WI、T2WI和DTI检查,对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采用dTV.II软件处理,获得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DEC)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3D纤维束图。结果:在正常组双侧白质纤维束FA值无明显差异,重建FA值图与方向编码彩色图可显示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在脑卒中病人组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70,P<0.001)。病变侧皮质脊髓束受压、变形、移位、部分断裂,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与肌力有相关性(rs=0.888,P<0.05)。结论:DTI可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为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DTI FA值图及DEC图可以显示卒中病人梗死区白质纤维的方向与各向异性程度。3D纤维束图可以更立体直观的显示锥体束状况,有利于探讨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肌力的关系,对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