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4篇
  免费   831篇
  国内免费   34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92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534篇
内科学   518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33篇
特种医学   10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06篇
综合类   1513篇
预防医学   21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13篇
  7篇
中国医学   858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951篇
  2020年   920篇
  2019年   738篇
  2018年   716篇
  2017年   812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1103篇
  2013年   1048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72.
目的 寻找一种有利于粉碎性髌骨骨折术中复位、固定和术后恢复的手术入路。方法 采用膝内侧改良切口结合NT-聚髌器(NT-pc)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38例,其中碎骨块呈3块者18例、4块者13例、5块者5例、6块者2例。结果 38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6个月,除1例因二次手术病程较长、1例术后缺乏锻炼致膝关节功能稍受影响外,其他患者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切口愈合好,按李纯志等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4.7%。结论 膝内侧改良切口具有充分显露髌骨、切口短、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术中手指对骨块抚平复位和对关节面复位质量的检查及术后功能恢复;NT-pc符合张力带原理,对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的骨折面具有持续的纵向及横向的应力作用,有复位及固定的双重作用。对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采用内侧改良切口及NT-pc固定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Preventionofadhesionofrabbitkneejointwithchitosan:anexperimentalstudyYeGenmao(叶根茂);HouChunlin(侯春林)(DepartmentofOrthopaedics,C...  相似文献   
74.
范永前  梁承伟  沈海敏 《上海医学》2004,27(8):578-580,F006
目的 评价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7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Dick 8例、Steffee 10例、RF 9例、Socon 2 5例、Tenor 2 0例、Moss Miami 2例。滑脱水平在L4的患者有 4 4例、L3 有 9例、L5有 16例 ,两节水平的滑脱有 5例。Ⅰ°滑脱 37例 ,Ⅱ°31例 ,Ⅲ°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5 3.6岁 (30~ 79岁 )。根据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 (TD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4个月 (12~ 10 4个月 ) ,所有患者最后随访的JOA评分中客观症状为 (6 .7± 1.0 )分 ,临床体征为 (4 .7± 1.1)分 ,日常活动为 (11.8± 1.9)分 ,总评分为 (2 3.0± 2 .5 )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 ,术后主观症状改善 70 % ,临床体征改善 6 8% ,日常活动改善 77%。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 (30~ 39岁 )、B组 (4 0~ 4 9岁 )、C组 (5 0~ 5 9岁 )、D组 (≥ 6 0岁 ) ,以JOA的评分结果 >2 5分定为满意 ,A、B、C、D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75 %、6 9%、6 1%。结论 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5.
宋代《证类本草》中收载有一个豨莶丸(即古方豨莶丸),为单一豨莶草的嫩茎叶,经用酒蒸制9次后制备成的蜜丸。豨莶丸最早记载的主治是中风,宋代《南阳活人书》记载:主治风、寒、湿之气,着而成痹,以致血脉凝涩,肢体麻木,腰膝酸痛,二便燥结,无论痛风痛痹,湿痰风热,宜于久服。近代临  相似文献   
76.
膝关节 Q 角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精密三维位移测读仪,研究分析了Q角的变化趋势,以及对髌股关节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角是一空间夹角,随屈膝角的增大而增大。力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所呈的平面夹角Qp也就是通常所指的Q角,在屈膝15°左右达最大,而在90°左右达最小。整个屈膝过程中,QP在5°-15°之间变化,变化幅度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77.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1994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81例(95膝),男10例,女71例;平均年龄65.5岁(50—82岁);左膝35例,右膝26例,双侧同时置换17例;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18膝,后方稳定性假体62膝,活动衬垫15膝。[结果]本组平均随访42个月(14—108个月),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80膝(84.21%),良:10膝(10.53%),可:3膝(3.16%),差:2膝(2.10%)。优良率94.74%。[结论]作者认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正确的选择假体、精细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术后康复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70岁以上且获得2~6年随访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6例,男49例,女57例;年龄70~82岁,平均76.3岁;病史4~10年,平均6.7年。42例并存1种内科疾病,55例并存两种或以上的内科疾病。均经过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术前联合内科诊治并存的内科疾病。95例行单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1例采用椎板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2例次,经对症及内科联合处理后好转。单纯减压组术后3周配戴腰围下床活动;内固定组术后3~5d下床活动。平均随访3年10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9.64±11.07分改善至16.81±7.36分。所有患者连续行走从术前不足15min改善到至少30min。95.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积极控制并存内科疾病的基础上,手术减压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术前让患者进行患肢髂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以提高患肢肌力,增强术后关节稳定性。结果20例患者平均关节活动度由80度提高到105度,平均KSS评分由46分提高到88分,术后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人,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以预防并发症为中心的早期锻炼及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持续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的必由途径。  相似文献   
80.
体重指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重指数(BMI)对骨关节炎(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功能的影响.方法由同一组医生使用同一种假体对320例(520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按体重指数分为4组非肥胖组(BMI<25.0 kg/m2)、超重组(BMI 25.1~27.0 kg/m2)、肥胖组(BMI 27.1~30.0kg/m2)和病理性肥胖组(BMI>30.0 kg/m2),分别记录术前及随访时HSS膝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伸直度数和并发症.结果术前超重组、肥胖组和病理性肥胖组功能评分较非肥胖组低(P<0.05),但膝评分差异无显著性.通过平均28.3个月的随访,无论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各组术后均明显提高,各组提高的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虽然超重组、肥胖组和病理性肥胖组术后最大屈曲、伸直度数较非肥胖组小,但是改善幅度仍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和病理性肥胖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增高(P<0.05),在总共93例(181膝)中,有14膝(9.2%)出现伤口并发症,其中1膝(0.5%)感染,感染发生于术后10周内,与伤口并发症有关;2膝(1.3%)内侧副韧带损伤.超重组166例(258膝)中有6膝(2.3%)出现伤口并发症,无感染及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非肥胖组61例(81膝)中有1膝(1%)出现伤口并发症,无感染及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结论TKR是进展期OA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肥胖并不是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障碍.但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多,包括伤口愈合、感染、内侧副韧带损伤,应注意伤口缝合技术和保护内侧副韧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