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43篇
  免费   2962篇
  国内免费   510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574篇
妇产科学   241篇
基础医学   1530篇
口腔科学   208篇
临床医学   7612篇
内科学   7309篇
皮肤病学   166篇
神经病学   1677篇
特种医学   6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85篇
综合类   5994篇
预防医学   4915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3442篇
  114篇
中国医学   1153篇
肿瘤学   80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769篇
  2022年   1008篇
  2021年   1908篇
  2020年   1836篇
  2019年   1468篇
  2018年   1425篇
  2017年   1458篇
  2016年   1595篇
  2015年   1688篇
  2014年   3611篇
  2013年   3585篇
  2012年   3074篇
  2011年   2914篇
  2010年   2080篇
  2009年   1709篇
  2008年   1521篇
  2007年   1501篇
  2006年   1114篇
  2005年   869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3 毫秒
991.
目的评价本院接受心胸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后期护理阶段应用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干预护理组,分别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干预护理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心理、精神、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组的住院时间及花费均显著少于、低于常规护理组,且干预护理组健康知识得分达标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观察1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住院1周末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研究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手外科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36例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进行驱铜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后,躯体症状均得到缓解,精神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常规驱铜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9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干预以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止血时间、出血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同时降低出血复发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在新生儿窒息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复苏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新生儿窒息伴A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机械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进行复苏干预,复苏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日常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测定干预前后2组呼气流速(PEF)和达峰时间(TPTEF)及干预后6、24、72 h的氧合指数(OI),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6、24、72 h,组内OI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干预后72 h降低最为显著(P<0.01).干预后,2组PEF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而TPTEF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降低和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或P<0.01).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结合PS治疗后,采用积极的家庭干预有利于新生儿窒息伴ARDS患儿肺功能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后制定手术方案,择期手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2组治疗和护理干预前SCL-90评分,除强迫、恐怖和偏执外,其他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后,观察组除强迫、恐怖和偏执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评分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常模(P<0.01);组间比较,除强迫、恐怖和偏执外,观察组其他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晓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卒中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康复期脑卒中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训练,研究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12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评定幸福感, 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干预12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各时间点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和研究组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依从率为96.7%,对照组为81.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幸福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的影响。方法对已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干预,观察恢复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家庭干预后,临床痊愈率达40.0%,好转率达100%。结论家庭干预能有效巩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7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8周。采用自拟调查表统计两组各类症状发生率,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8周末研究组各类临床症状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精神病患者各种精神症状的改善,对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骨质疏松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新发骨折率、生活质量评分、生化检测结果等,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新发骨折率2.5%(1/40),对照组新发骨折率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 <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生化检测结果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干预对治疗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缓解病人的痛苦和改善治疗效果,降低病人的就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