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8篇
  免费   1093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170篇
妇产科学   362篇
基础医学   305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1207篇
内科学   1156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253篇
特种医学   2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36篇
综合类   1638篇
预防医学   420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373篇
  10篇
中国医学   368篇
肿瘤学   48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419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846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772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748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腹膜转移是严重影响胃肠道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种子-土壤"学说被认为是解释腹膜转移的主要理论。由于腹膜转移结节初发时体积小,早期诊断尤为困难,因此,腹膜转移的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方法已由临床病理因素逐渐向细胞学、乃至分子层面纵深发展,而包括影像组学在内的多组学整合评估,也进一步丰富了腹膜转移的精准诊断。腹膜转移可导致癌性腹水、肠梗阻及恶液质等相关并发症,是胃肠道癌治疗的难点。以系统化疗为基础、手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是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如何富集潜在获益的腹膜转移患者,如何判定转化手术的时机,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治疗方案,特别是转化手术后的患者如何制定治疗方案等,仍需通过完善研究设计和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解决。切实延长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是持续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低分化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中心2010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31例PDTC患者,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PDTC生存时间的影响,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接受放疗11例,碘治疗10例,化疗8例。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手术、碘治疗、化疗和放疗组间生存率差异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0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方式如下: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例;甲状腺全切除+单颈/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15例;甲状腺全切除+单/双颈淋巴结清扫+气管袖状切除/气管部分切除或气管造瘘/食管部分切除5例;甲状腺切除+侧颈淋巴结清扫+胸骨劈开上纵隔清扫4例;甲状腺部分切除减瘤手术+气管切开4例。随访中位时间18个月,范围为3~96个月,2例失访,19例死亡,其中6例死于局部肿瘤复发或未控,13例死于远处转移。五年累积生存率35.9%,手术方式(P=0.00)和碘治疗(P=0.017)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原发灶分期(≥T4)(P=0.005),彻底手术切除(P=0.006)和术后放射性碘治疗(P=0.013)3个因素对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和外放疗对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彻底的手术切除对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至关重要,对复发高风险患者建议术后放射性碘治疗,对病灶无法根治和不具有碘摄取功能的患者进行外照射可提高局部控制率。期待靶向治疗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73.
74.
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发性骨髓瘤伴有T细胞异常的50例患者中,治疗前患者23例,停药后复发者12例,其末梢血OKT_3,OKT_4,OkT_4/OKT_8均低于正常对照(P<0.001),OKT_8相对增高,OKT_4下降与OKT_4/OKT_8比值降低在病情危重者尤甚。化疗可加深对T细胞亚群的抑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6例息者OKT_4、OKT_8及OKT_4/OKT_8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5.
Summary Ivermectin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breastmilk and plasma of 4 healthy mothers after an oral 150 g/kg dose. Mean ± S.D. plasma and milk values were 37.9±0.54 and 14.13±0.43 (ng/ml) respectively. Steady-state ivermectin levels in milk were low.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xclusion of lactating mothers from mass chemotherapy with ivermectin may be unnecessary.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鳞癌术前诱导化疗二种方式应用的疗效、主要毒副反应差别 ,以及临床适应证。为术前诱导化疗的选择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本文回顾了 1 0 4例可评价近期疗效的口腔颌面鳞癌术前诱导化疗的病例。其中全身化疗 5 6例 ,颈外动脉插管化疗 48例。结果 :以肿瘤体积缩小 5 0 %以上作为化疗有效指标 ,全身化疗组有效率为 6 4.3%。颈外动脉插管化疗组有效率为79.2 % ,两组总有效率为 71 .2 % (P<0 .0 5 )。全身化疗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脱发 ;颈外动脉插管化疗组主要为口腔粘膜溃疡、糜烂及灼痛感。结论 :作为术前诱导的全身化疗较适合于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 ,而颈外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较适合于全身状况稍差、无转移、肿瘤范围不广的患者。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 ( HDAC)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应用 HDAC治疗 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每次 2 .0 g/m2 ,每 12 h1次 ,共 6次为一个疗程 )和 4例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每次1.0 g/m2 ,每 12 h1次 ,共 8次为一个疗程 )共 16个疗程 ,九个疗程在 HDAC结束后使用惠尔血 ( 2~ 3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10~ 14天。 结果 :6例按计划完成 HDAC治疗 ,并继续用常规方案治疗者 ,在 2 0~ 42个月的随访期内无病生存 ,1例 AL L- L3型在一个疗程 HDAC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 ,骨髓仍缓解 ,7个月后放弃治疗 .骨髓严重抑制和感染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加用惠尔血可使粒细胞缺乏的持续时间缩短 ,感染发生率降低。 结论 :以 HD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可安全地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强化治疗 ,对降低复发、提高无病生存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一线化疗的118例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营养支持组(化疗同时予肠内营养支持)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各营养指标[KPS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体质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数,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变化及化疗疗效,化疗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1)对照组化疗后,患者体质量,BMI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营养支持组患者化疗后,患者体质量和BMI并无明显变化,仅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其他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相比,营养支持组化疗后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显著降低(15.4% vs. 42.1%,P=0.004),3级以上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也有所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 9.2%,P=0.123).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营养治疗是食管癌患者化疗后发生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8,RR=6.048,95%CI:1.589~23.027).(3)两组患者化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食管癌患者在化疗同时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化疗毒性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9.
甲孕酮合并化疗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羽  刘叙仪  吴梅娜  方健 《北京医学》2000,22(6):346-349
目的 观察患者服用甲孕酮后改善化疗所致的厌食、体重下降、ECOG下降、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的作用及止痛和促进蛋白同化作用。方法  130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 ,分成单用化疗组及化疗 甲孕酮组。结果 在化疗 甲孕酮组治疗的 160个周期中有 4 3.1%食量增加 ;4 5%体重增长 ,平均每周期体重增加 0 .74± 1.56kg;血浆白蛋白升高 1.2± 2 .9g/ L、88.1%疼痛减轻及 2 8.1% ECOG改善。化疗的毒副作用 ,出现 度以上的白细胞下降占 33.8%、血红蛋白下降占 15.6%及胃肠道反应占 18.1%。结论 甲孕酮如能正确合理地用于晚期癌症的治疗 ,可以全面改善化疗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本实验为一前瞻性随机化对照研究,以高剂量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常规剂量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作比较,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评价其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NSCLC共40例.分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A、B)各2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26例),Ⅲa期4例,Ⅲb期17例,Ⅳ期19例.全部为初治病人.结果高剂量组(A)总有效率(65%)高于常规剂量组(B)(45%),中位缓解期A组3.1个月,B组2.2个月;中位生存期A组8.7个月,B组7.1个月.表阿霉素的剂量限制毒性为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发生率A、B两组均为5%(1例),骨髓抑制A组较B组稍高,白细胞下降率各为65.0%和55.0%.结论高剂量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有效率比常规剂量组高,毒性相似,可以耐受,是值得推荐的高效低毒的一种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