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80篇
  免费   13134篇
  国内免费   6758篇
耳鼻咽喉   2981篇
儿科学   8350篇
妇产科学   4735篇
基础医学   17654篇
口腔科学   4385篇
临床医学   29333篇
内科学   40073篇
皮肤病学   3163篇
神经病学   11918篇
特种医学   131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7506篇
综合类   24336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预防医学   16974篇
眼科学   4520篇
药学   25682篇
  92篇
中国医学   5764篇
肿瘤学   13506篇
  2023年   2043篇
  2022年   5069篇
  2021年   10839篇
  2020年   5802篇
  2019年   11500篇
  2018年   6243篇
  2017年   5537篇
  2016年   7614篇
  2015年   10519篇
  2014年   19598篇
  2013年   17100篇
  2012年   20608篇
  2011年   17479篇
  2010年   16094篇
  2009年   15381篇
  2008年   13761篇
  2007年   13923篇
  2006年   11732篇
  2005年   7804篇
  2004年   4202篇
  2003年   3634篇
  2002年   2942篇
  2001年   2349篇
  2000年   2084篇
  1999年   1374篇
  1998年   1769篇
  1997年   1587篇
  1996年   1316篇
  1995年   1355篇
  1994年   1248篇
  1993年   996篇
  1992年   1187篇
  1991年   1059篇
  1990年   1085篇
  1989年   1058篇
  1988年   965篇
  1987年   871篇
  1986年   698篇
  1985年   1633篇
  1984年   1784篇
  1983年   1265篇
  1982年   1356篇
  1981年   1347篇
  1980年   1155篇
  1979年   1002篇
  1978年   771篇
  1977年   767篇
  1976年   670篇
  1974年   455篇
  1973年   4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颅脑创伤急性期双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探讨其形成机制.并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4例(男性11例,女性3例)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急性双侧硬膜外血肿常见的有3种情况:中线部位跨矢状窦血肿(5例),双侧对冲部位血肿(6例)以及一侧硬膜外血肿术后对侧迟发血肿(3例),均于伤后48h内诊断。患者入院时GCS13~15分8例,9~12分1例.≤8分5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一次手术7例,二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5例。除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外,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头颅平片对预测急性双侧硬膜外血肿有重要意义,动态CT扫描是及时发现血肿并观察其变化的重要手段:双侧硬膜外血肿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2.
PET/CT显像在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PET/CT在探测和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卵巢癌术后患者全身或局部PET/CT显像结果。临床随访时间3~20个月。确诊依据为手术病理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诊。结果54例中41例有肿瘤复发、转移,13例无肿瘤复发。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90.2%,特异性为84.6%。与PET/CT显像前的CT、B超检查结果比较,9例腹腔及盆腔常规CT和(或)B超检查阴性者,PET/CT显像于腹腔及盆腔发现1处或多处隐匿性恶性肿瘤病灶,31.7%的患者PET/CT显像发现多处病灶且提示肿瘤广泛转移,从而改变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转移灶的分布以腹腔和盆腔为主,远处转移较少。19例患者糖类抗原(CA)125升高,PET/CT显像阳性率为89.4%。结论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检出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病灶,使分期更准确、更全面。  相似文献   
993.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萎缩性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的原因及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对26例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的病例采用扩大髓腔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经6个月~2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扩大 髓腔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总结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3例ASC患者原发病为:重症急性胰隙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6例,腹部剜合性损伤内出血3例,腹部率中、肠扭转、急性胃穿孔伴腹腔严重感染及结肠癌晚期肠梗阻各1例,均以膀胱压力(urinary bladder pressure,UBP)俭测和临床特征得以确诊。其中UBP轻度升高3例,中度升高6例,重度升高4例。13例行早期剖腹、腹腔减压术、胃肠腔内减压引流术和其他综合处理措施。结果 确诊后12h内手术者7例,1例结肠癌患者术后伤口全层裂开,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而残废;12~24h内手术者3例,1例SAP患者伴发席汉氏综合征术后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超过24h手术者3例,2例SAP患行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UBP中、高度升高者各死亡2例。病死率为30.8%(4/13)、结论 ACS一旦确诊,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应早期开腹,充分减压引流,才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突触蛋白-I(synapsin-I)在胚胎干细胞(ESCs)体外神经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五步法”和维甲酸(RA)法两种途径体外诱导E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另一种可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肿瘤细胞-PC12细胞的诱导过程作参照,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细胞进行比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这一过程中synapsin-I的表达变化.找出synapsin-I在E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变化的共同规律。结果结合形态学和其它神经特异性指标的变化,synapsin-I在ESCs和PC12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具有早期即有表达,后逐渐升高,至分化成熟阶段达最高,后期又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结论在ESCs的分化过程中,synapsin-I的表达存在特定的时空规律,并与ESCs的形态学改变相关,提示synapsin-I可能对ESCs在神经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运用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老年患者前牙缺失的可行性,并对修复的方法设计、修复体制作过程及适应证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个别前牙缺失,存在不同程度邻牙松动、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等体征的老年患者24例,运用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缺失牙,并对完成修复的病例随访3~5年.结果 修复成功率为87.5%.24例患者有3例修复体脱落,需重新粘接;其余修复体未见明显松动.基牙无松动,桥体下方牙龈无明显红肿,患者对修复体的使用与外观效果均感满意.1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牙结石;2例患者存在舌侧轻度异物感,经过对症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老年前牙缺失具有磨牙少、效果美观,并能同时固定松动牙邻牙等优点,修复效果可靠.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7.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先后有30万左右的军人参加事故救援.本文介绍了乌克兰四零八军区医院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伤员救治工作的任务.介绍了医疗救援三个阶段的时间划分、任务重点、兵力的投入及其结构组成.介绍了医院内部专门科室的建立、对受照剂量为0.25~0.50Gy的594例伤员健康状况的分析,其血液学改变的发生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增多.介绍了参与救治工作医师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强调要考虑小剂量辐射对心血管系统和胃肠道的远期效应.根据救治工作的经验,分析了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53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分析53例不同部位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所有患者依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53例神经鞘瘤中全切除37例,其余均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为69.8%.术后有5例肌力较术前略有减退,3例变化不明显,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痊愈;1例为转移瘤患者,因全身衰竭在手术中死亡,手术有效率为83.0%.结论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确诊主要依赖MRI,根据肿瘤的部位,早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