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57篇
  免费   2108篇
  国内免费   669篇
耳鼻咽喉   245篇
儿科学   135篇
妇产科学   1835篇
基础医学   2283篇
口腔科学   302篇
临床医学   3160篇
内科学   925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神经病学   1571篇
特种医学   2627篇
外科学   6329篇
综合类   426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977篇
眼科学   295篇
药学   1527篇
  13篇
中国医学   1331篇
肿瘤学   257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706篇
  2021年   1199篇
  2020年   1075篇
  2019年   892篇
  2018年   1049篇
  2017年   1060篇
  2016年   1081篇
  2015年   1014篇
  2014年   2224篇
  2013年   2078篇
  2012年   1931篇
  2011年   2103篇
  2010年   1812篇
  2009年   1675篇
  2008年   1434篇
  2007年   1493篇
  2006年   1251篇
  2005年   1027篇
  2004年   878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6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The clinical goal of spinal fusion is to reduce motion and the associated pain. Therefore, measuring motion under loading is critic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validate four-point bending as a means to mechanically evaluate simulated fusions in dog and rabbit spines. We hypothesized that this method would be more sensitive than manual palpation and would be able to distinguish unilateral vs bilateral fusion. Spines from four mixed breed dogs and four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used to simulate posterolateral fusion with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s the fusion mass. We performed manual palpation and nondestructive mechanical testing in four-point bending in four planes of motion: flexion, extension, and right and left bending. This testing protocol was used for each specimen in three fusion modes: intact,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fusion. Under manual palpation, all intact spines were rated as not fused, and all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simulated fusions were rated as fused. In four-point bending, dog spines were significantly stiffer after unilateral fusion compared with intact in all directions. Additionally, rabbit spines were stiffer in flexion and left bending after unilateral fusion. All specimens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ntact and bilateral fusion except the rabbit in extension. For unilateral vs bilateral fus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present for right bending in the dog model and for flexion in the rabbit. Unilateral fusion can provide enough stability to constitute a fused grade by manual palpation but may not provide structural stiffness comparable to bilateral fusion.  相似文献   
93.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再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0例再手术治疗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分析FBSS患者的病史、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术中探查结果等资料。术中行硬膜囊和神经根减压以及自体骨植骨融合,其中12例腰椎失稳的患者辅以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后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结果]术中损伤神经根1例,术后暂时性的脑脊液漏3例。治疗效果参照Ragab的评估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本组20例患者,治疗效果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结论]FBSS是一多病因多表现的综合征,术前应当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寻求病因,制订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4.
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  任龙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8):1366-1368,i0001
[目的]探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998~2002年单一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44例,同期行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者35例。两种方法分别有15例(定义为A组)和12例(定义为B组)行2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比较AB两组间2次手术前后腰椎功能JOA评分。[结果]2次手术前腰椎功能JOA评分:A组平均24.5分(19~29分);B组平均22.8分(19~29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次手术后JOA评分:A组平均24.8分(20~29分),B组平均17.5分(13~26分)。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治疗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利于术后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5.
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及其相关问题。方法:我院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40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术后疗效不佳或症状复发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根据其手术治疗方式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再手术原因,并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经前路手术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1)伴有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因素时,只选择部分压迫重的节段行减压融合15例;(2)经前路多节段(≥3个节段)减压融合后,相邻节段继续退变,出现新的脊髓压迫表现及椎间不稳定9例;(3)伴有OPLL时,行部分节段前路减压融合后,病变呈进展表现,产生或加重对脊髓的压迫8例。经后路手术者再手术的原因为:(1)后路减压节段不够5例(包括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者);(2)后路减压不充分3例。再手术后随访1.3~2.7年,平均2.1年,所有患者脊髓功能获得一定的提高,JOA评分改善率为51.3%。结论: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病例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椎管狭窄因素仍然存在,经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治疗可彻底去除颈椎管狭窄因素,有效解除脊髓前、后方所受的压迫,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后三种手术入路疗效的比较。方法我们对2000年9月~2004年10月间收治的47例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三组:前路入路组、后路入路组、前后联合入路组,比较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6~12个月随访,比较三组间手术前、后的Frankel的分级变化和ASIA评分改变。三组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均较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两两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最彻底,但其预后与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是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首选的手术方式,后路是辅助的手术方法,而前后联合入路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CPM在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早期应用CPM治疗髌骨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病人156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8%。结论 在髌骨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早期应用CMP,可显著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8.
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明确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方法 :本文对 14例颈椎特发性后凸畸形患者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 ,椎间隙植骨和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手术后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改善 ,颈椎后凸畸形由手术前平均 -15 6°矫正为手术后平均 -6 4° ,矫正效果明显 ;手术后患者的短期随访表明颈椎矫正度数在随访中没有丢失。结论 :前路手术 ,延长颈椎前柱能够矫正颈椎的后凸畸形 ,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9.
兔颈椎终板胶原结构变化对运动节段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测定兔退变颈椎运动节段力学参数的改变,观测其软骨终板胶原的超微结构变化,为退变的椎间盘显现异常力学特性作材料结构上的探讨。方法 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家兔保持45°低屈曲位5 h/d,取C5,6、C6,7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同时电镜观察终板胶原组织结构改变,总结分析终板材料的结构变化对运动节段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终板抗扭强度、抗压强度、断裂时的最大形变都低于对照组,胶原排列从有序、致密、规整到紊乱、松散、溶解,并随造模进程的深入而加剧。结论 长时间的应力不均状态,造成椎间盘终板材料力学特性改变;终板胶原结构改变是颈椎间盘生物力学性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将289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按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分为发病组和未发病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刚呼吸机。同时回顾性分析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结果:在损伤平面颈4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用呼吸机方面。发病组与未发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本组126例患者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3周内改善。24例因感染发热,水摄入量限制不严格,恢复缓慢。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用呼吸机有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