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2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305篇
耳鼻咽喉   94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93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889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335篇
综合类   536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153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5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4篇
  1972年   19篇
  1971年   11篇
  1970年   6篇
  196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循环内皮细胞的基本形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国外开展的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能结合临床研究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其基本形态学特性尚待阐明。本文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CEC的数量、形态、ⅧR:Ag分布及CEC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中存在CEC,其值为1.3±0.7/0.9μl;(2)CEC具有独特的形态特点(与循环血中其它正常血细胞相比),如体大、无核、细胞呈皱缩、拆叠或扭曲状;(3)在脐静脉和EC培养片中均存在与CEC形态极为相似的脱落EC,提示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CEC可能来源于正常代谢过程中衰老的VEC;(4)从VEC向CEC过渡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其形态变化主要有细胞肿大、胞膜破坏和胞核脱落等。  相似文献   
992.
Folliculo-stellate cells of the human pituitary: a type of adult stem cell?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Ultrastructural and immunocytochemical observations of pituitary folliculo-stellate cells (FSC) in a large series of adenomatous and nontumorous human pituitaries le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endocrine cells of both the nontumorous and the adenomatous pituitary are capable of transforming into FSC while changing from endocrine to nonendocrine phenotype. (2) As shown on consecutive sections in prolactin cell adenomas with FSC-rich areas including microcyst formation, S-100 protein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immunoreactivities are strongest in the smallest newly formed follicles. The 2 immunoreactivities do not overlap. The epithelium of older microcysts is immunonegative, implying that expression of the 2 markers is restricted to the early phase of FSC formation. (3) Transformation of endocrine cells into FSC may signify retrodifferentiation into their Rathke's pouch derived precursors as suggested by occasional presence of ciliated and/or mucin producing cells in the lining of microcysts. (4) In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a marked activation as well as increase of number and size of FSC are evident in areas of ongoing immune destruction supporting their immune role. (5) Considering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FSC,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y represent a type of pluripotent adult stem cell.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观察葡萄糖、游离脂肪酸(FFAs)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葡萄糖与FFAs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将培养细胞随机分为五组进行干预:对照组;葡萄糖处理组;FFAs处理组;葡萄糖与FFAs联合作用组;渗透压对照组。通过电镜、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高糖、高棕榈酸组见到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改变;高糖和高FFAs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凋亡峰和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并呈剂量一时间依赖性;两者联用凋亡率明显高于两者单独使用(P〈0.05);低浓度FFAs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糖和高FFAs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具有时间一效应、浓度一效应关系且具有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94.
毫米波辐照对小鼠EMT6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频率36.11GHz,功率密度分别为1,3,5,7mW/cm^2的毫米波辐照培养的小鼠EMT6乳腺癌细胞,观察对其增生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5或7mW/cm^2功率密度照射15min后,细胞增殖数目少于对照组,照射30min后,细胞的克隆形成数目少于对照组及1,3mW/cm^2照射组。7mW/cm^2照射后24h时,细胞的AgNOR颗粒数虽多于对照组和其他照射组,但颗粒体积缩小。照射组细胞超  相似文献   
995.
实验用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C)在体外条件下与采自兔血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孵育,观察EC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用生物发光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时ATP的释放量,并观察这一反应过程中血小板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血小板聚集强度与加入的EC量呈负相关性,且血小板ATP释放量和形态学变化与聚集程度相符合,即随血小板聚集受抑,其变形减轻,颗粒物质及ATP释放减少。形态观察中发现血小板对EC的粘附及颗粒释放现象,即使在血小板聚集完全为EC抑制时仍可见这一现象,其机理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3,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IHC-93)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抗损伤作用。方法:用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观察在缺氧/复氧状态下心肌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酸激酶(CK)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研究IHC-93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结果:IHC-93呈剂量依赖地提高缺氧/复氧时心肌细胞存活率,减少LDH和CK的释放,降低MDA含量。结论:IHC-93对缺氧/复氧的心肌细胞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磁性附着体均存在漏磁,应用于患者口腔中时将对邻近组织施加一定强度的静磁场。磁性附着体磁场对机体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尚鲜见研究报道。本研究研制了一套细胞静磁场加载装置,并模拟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加载。该装置能产生恒定的静磁场且磁场强度可调,体积小巧,可对培养皿、培养孔板等多种规格细胞培养器皿中的细胞加载静磁场,便于对细胞的多项生物学指标进行研究。对人牙周膜细胞加载静磁场的结果显示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对体外培养细胞进行不同强度、不同时间的静磁场加载。该装置为研究静磁场细胞生物学效应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短期扩增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密度剃度离心的方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经SCF和IL-6孵育48 h,用CCK-8方法检测CD34+细胞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前后的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及CD184(CXCR4)的表达。用纤连蛋白(FN)包被96孔板,检测经或未经因子扩增的CD34+细胞的黏附能力。扩增的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下层添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结果:经SCF+IL-6处理48h后CD34+细胞扩增近3倍;表达CD49d、CD11a、CD62L及CD184的CD34+细胞的百分数分别由原来的26.34%±5.37%、17.63%±4.57%、46.38%±6.61%和9.58%±1.56%增加到65.67%±8.72%、56.67%±6.34%、84.76%±9.57%和19.32%±3.64%(P<0.01)。扩增后的CD34+细胞对FN的黏附能力及在SDF-1诱导下的迁移作用都显著增强(P<0.01)。结论:SCF+IL-6短期扩增CD34+ 造血干/祖细胞显著增加细胞的黏附能力,增加SDF-1诱导的迁移作用,可能是SCF+IL-6促进归巢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9.
脐血干细胞体外程序扩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一种新的体外扩增脐带血原始细胞的方法,使得干细胞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又能尽量保持原始性。方法 在相同细胞因子组合下,用体外液体培养比较脐血有核细胞程序扩增组与一次扩增组及有无基质层条件下的优劣。结果 培养28d后,虽然程序扩增组MNC细胞绝对数低于一次扩增组,但其CD34 细胞数明显高于一次扩增组,且有基质层组细胞总数,原始细胞数均高于无基层组,结论 体外程序扩增脐带干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扩增干细胞的方法,从而使得脐血的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及腹腔液巨噬细胞分组加入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药物,观察其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同时进行细胞凋亡率检测等研究,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对12例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异位子宫内膜的离体组织及腹腔液进行细胞培养,在相同的生长期,分别加入一定剂量的孕三烯酮或米非司酮后,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结果:加入药物后,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其凋亡率较未用药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种药物在同一种细胞,相同作用时间的凋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及腹腔液巨噬细胞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及腹腔液巨噬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