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1篇
  免费   3262篇
  国内免费   1252篇
耳鼻咽喉   214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2182篇
基础医学   3148篇
口腔科学   837篇
临床医学   3531篇
内科学   1036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1170篇
特种医学   12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5810篇
综合类   6422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1616篇
眼科学   760篇
药学   1782篇
  37篇
中国医学   2447篇
肿瘤学   392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975篇
  2021年   1527篇
  2020年   1417篇
  2019年   987篇
  2018年   885篇
  2017年   1219篇
  2016年   1336篇
  2015年   1312篇
  2014年   2654篇
  2013年   2262篇
  2012年   2190篇
  2011年   2347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1616篇
  2008年   1505篇
  2007年   1579篇
  2006年   1437篇
  2005年   1164篇
  2004年   983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769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87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15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颈前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的治疗方法。方法 颈横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后,向外行走于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交点处穿出,并营养锁骨上、下区及前胸区皮肤。本组46例患者,颈部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45例,胸前瘢痕癌1例,均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先将颈部瘢痕切除,充分松解挛缩后或将肿瘤切除后,在锁骨上、下及前胸区依创面大小,结合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应用解剖,设计皮瓣,转移到受区。如供区采用预扩张术,则供区创面可拉拢缝合。否则。供区需采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46例患者,11例为带蒂皮瓣转移,余均为岛状皮瓣转移,颏胸黏连完全纠正,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手术可一次完成,无继发畸形,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2.
颈性眩晕的分型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将颈性眩晕分为上、下颈性眩晕,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并与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35例颈性眩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其治愈率及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性眩晕进行分型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采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以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组总体治疗成功率82.1%;平均住院时间7.6天,复发率10.8%。并发椎间盘炎1例,进行腰椎融合术后治愈。结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较高,复发率低,住院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不影响再次手术治疗。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84.
52例疑为L_(4-5)或L_5~S_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腰升静脉造影(SALV)和碘水脊髓造影.43例手术和病理证实46个椎间盘突出.本文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适应性和并发症进行了比较.临床疑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者,脊髓造影可疑或正常,SALV是有诊断价值的.  相似文献   
85.
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改进部分手术器械,采用膝胸坐位,穿刺黄韧带进入椎管等方法,应用METRx进行腰椎间盘取出术550例. 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优478例 (86.9%),良60例(10.9%),可6例(1.1%),差6例(1.1%).疗效差6例再次镜下扩大侧隐窝清理残留髓核疗效转良. 结论 METRx下行腰椎间盘取出术,创伤小、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The independence Bayesian model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computer programs designed to support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A reasoning strategy has been developed to enable these programs to conduct clinically pertinent dialogue and explain their reasoning. It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a program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based on the Bayesian model of de Dombal et al. Several features of the dialogue design have been adopted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cluding shared initiative and critiquing. The program adopts a flexible goal-driven strategy, attempting to confirm the clinician's diagnosis or rule out the likeliest alternative. Symptoms and signs are selected in order of their expected weights of evidence in favour of the hypothesized disease.  相似文献   
87.
本文旨在阐明MRI对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19例均有明显的外伤史,X线片无骨折脱位者12例。其中C_(5~6),髓核突出7例,C_(5~6)、C_(1~5),突出5例。有小关节绞锁半脱位者7例,MRI均示损伤间隙有髓核突出。19例均为不全瘫。全部病例经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5个月,植骨块平均于12周愈合。除1例骨块退出4~5mm外,余位置良好。脊髓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外伤是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而颈椎间盘突出又是SCIWORA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对小关节绞锁半脱位者应考虑同时有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手术治疗一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8.
本组采用的扩大的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140例。结果全部优良,与适应症严格选择和手术损伤小有关。强调切除卡压神经根的侧隐窝后壁外侧,即上关节突的冠状面.不失其脊椎三柱系统的三角结构。俯卧位头低足高,可减少硬膜囊张力避免负损伤。切除棘突下椎板时,用神经拉勾代替神经剥离器易于分离黄韧带,用90度的椎板咬骨钳斜向棘突方向,可满意地切除该部份椎板黄韧带,并可刮切椎板内层。神经根周围滴入醋酸炎舒松A2-3ml,术后疼痛锐减。减压窗口置盖明胶海绵有其争议,作者实践体会放置害处不大,要求病人有“护腰”意识。  相似文献   
89.
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诊断及定位错误,椎间盘切除不彻底,对神经根管狭窄认识不足,脊柱稳定结构破坏 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遗漏,椎管瘢痕粘连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髓核切除要干净,并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注意维持脊柱神经稳定结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术前应斟酌取舍。  相似文献   
90.
小切口加脊柱花刀治疗髓核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术后腰椎不稳,采用小切口单侧小开窗加脊柱花刀治疗旁侧型髓核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单侧扩大开窗加脊柱花刀治疗中央型髓核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手术尽可能地保留了腰椎全部结构的完整性,可防止术后腰椎不稳和减少对硬膜和神经根的疤痕粘连。并就32例髓核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图像中髓核骨化的形式和形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