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8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11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733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40篇
特种医学   698篇
外科学   2789篇
综合类   78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5篇
  6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3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比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前支和后支)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两种固定技术,固定C_(3-7)节段,每种技术使用2具标本和20枚螺钉。使用直径为3.5mm、长度为20mm的螺钉进行过度穿透侧块腹侧皮质固定。仔细解剖颈部的前侧方,观察螺钉与脊神经前、后支的关系。结果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总体神经损伤比例(45%)明显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引起的神经损伤均最多见于脊神经后支,分别为25%和45%。结论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损伤的风险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52.
腰椎横突骨折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腹部钝性损伤患者腰椎横突骨折的发生与腹部内脏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 1997~ 2 0 0 0 -0 7我院收治腹部钝性损伤患者 169例。回顾患者CT片及手术记录 ,总结横突骨折以及内脏损伤的数量及类型。结果 CT显示 81例有横突骨折 ,14 8个横突骨折 ( 43例系单发 ,38例系多发 )。 33例左侧横突骨折 ,2 8例右侧 ,2 0例双侧。L1横突骨折最常见 (n =60 ) ,横突骨折伴发内脏损伤 15例 ,腰椎横突骨折的发生与腹部内脏损伤具有相关性 (Ρ <0 .0 5 )。结论 腰椎横突骨折与腹部内脏损伤具有相关性 ,对临床工作 ,尤其是急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使用Roy-Camille 腰椎、腰骶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14例。采用特制的钢板,一般固定3~4个脊椎。若合并神经根刺激症状可同时作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侧隐窝松解术,同时进行丰富的侧后方植骨。经随访平均19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手术并发症。作者认为此手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fracture separation of the articular pillar at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 The trauma, following a brass knuckles, repeats almost in an experimental way the rotation and extension mechanism given in literature for the genesis of such injuries. From the admission in the orthopaedic service to the surgery, the development went in a characteristic way towards a rotatory displacement. Received: 12 July 2002, Accepted: 18 August 2002 Correspondence to: R. Massicot  相似文献   
55.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钉板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钉板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及钉板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性疾病22例,其中4例患者行2椎体次全切除3节椎间隙减压手术。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X线摄片或CT扫描检查。结果患者获6~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加重情况。椎间隙高度无丢失、无成角,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3d在颈围领固定下下床活动,4周后可恢复较轻工作。结论此术式可避免传统手术方法的缺点,即不取自体髂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并减压彻底,疗效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6.
Summary An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lumbar apophyseal joints was carried out to facilitate recognition of facet joint lesions, which we now examine routinely by percutaneous arthrography.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different compartments of the joint space and to it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ontents of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The abnormalities seen on lumbar facet joint arthrography are very varied; two major groups should be stressed: synovial fringe hypertrophy and pseudodiverticular synovial ectasia. The percutaneous approach to lumbar facet joint arthrography allows it to be used a therapeutic measure, with injec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to the joint spac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which were confirmed in our series. The precision, efficienc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this outpatient technique justify and should encourage its mor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相似文献   
57.
对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并探讨其置钉方法.方法:372例患者采用徒手方法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记录置入操作中和术后并发症,其中37例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检查判断螺钉的位置,记录所有穿透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和距离.结果:共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2261枚,平均每例患者置入螺钉6.08枚,术中6例次置钉过程中出现脑脊液从钉道中流出,术中和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37例患者术后行CT扫描判断螺钉位置,405枚螺钉中124枚(30.62%)穿透骨皮质,1枚(0.02%)穿透椎弓根内侧壁超过4mm.结论: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穿透骨皮质的发生率较高,应该根据每个椎体旋转、倾斜等差异个体化确定置钉位置和方向,操作仔细认真,保证准确、安全、可靠地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临床证实的颈椎不稳症患者的X线平片、CT和MRI检查资料。结果50例中上颈椎不稳16例,其中,寰枕关节不稳2例,表现为枕底—齿突线和斜坡—齿突线不连续,14例为寰枢关节不稳,其中,寰枢关节脱位7例;下颈椎不稳34例,其中,前屈不稳20例,后伸不稳14例。结论X线平片、CT和MRI综合分析能对颈椎不稳症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9.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突出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10例,根据MRI特点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并就分型和临床的关系,选择手术方式。结果两节段以下的各型突出,含有Ⅱ型或Ⅲ型突出的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动力性颈椎不稳的各型突出,均应首选前路手术;三节段以上的Ⅰ型突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Ⅱ型或Ⅲ型突出,应选择后路手术。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对手术入路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脊柱源性心律紊乱的主要发病部位。方法 对13例脊柱病变引发的心律紊乱,主要以纠正上胸段错位为主,采用理筋、整脊和功能锻炼治疗。结果 经治疗均临床治愈,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脊源性心律紊乱主要部位在胸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