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70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351篇
内科学   154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669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17篇
  6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建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以多聚酪氨酸多肽为底物,用提取的酪氨酸激酶催化酪氨酸的磷酸化,用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检测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根据待测样品对激酶活性的抑制程度,筛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酶标板包被液的浓度为20mg·L-1PGT,使用25mg·L-1蛋白质的PTK初提物,在37℃条件下孵育60min,再使用2000倍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小鼠抗磷酸化酪氨酸单克隆抗体IgG2bk与反应产物结合、测定。同一微孔板各样品间的测定误差为0.26,微孔板间和日间的测定误差分别为0.79和0.69。Genistein对PTK的IC50为110μmol·L-1。从收集的7680个样品中,筛选出具有活性的样品16个,选中率约2‰。结论建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具有灵敏度高、结果稳定的特性,在每块实验上同时设立空白和对照,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临床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尿素氮、肌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素氮、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水平,促进肾功能恢复,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GLUD1基因变异所致高胰岛素血症伴高氨血症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高胰岛素血症伴高氨血症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患儿,1岁9个月起病,反复出现血糖偏低2年余,并惊厥发作3次,给予升血糖、止惊对症处理后可缓解;伴血胰岛素、血氨水平升高,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伴高氨血症综合征。高通量测序发现患儿GLUD1基因存在错义变异c.965GA,p.Arg322His(杂合),其父母该位点均为正常基因型,为新生突变。结论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高胰岛素血症伴高氨血症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45.
高通量测序技术,也被称为“下一代”测序技术,它能够一次对几十万到数百万条分子同时进行测序,是对传统测序的一次革命性改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高通量测序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研究手段,在转录组测序,基因甲基化,宏基因测序,基因组拼接,micro‐RNA 测序等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中草药基因的研究发展,对传统中草药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可以从整体水平上了解目标物种的功能基因概况,明确活性成分的代谢通路,为中草药研究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为传统中草药理论提供现代生物学阐释。本文对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稀疏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免疫组库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36例初诊B-ALL患者和15例健康个体,进行IGH V区片段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采用稀疏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对两组标本进行免疫组库多样性分析。结果:稀疏曲线可以可视化地展示和区分两组标本IGH V区序列的多样性,患者组IGH V区序列多样性减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可以用量化指标区分两组标本IGH V区序列的多样性。结论:使用上述三种统计学方法可以将IGH免疫组库的多样性可视化地展现并进行量化分析,可以作为免疫组库分析的部分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07-2608
本研究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82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在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的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结果在观察组的SF-36量表中显示,总有效率为92.6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9%,具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上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确切且能提高患者生存水平,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4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93-1694
探究长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期高通量透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内隔厚度、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高通量透析可有效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估并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模式;研究组选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钙(Ca)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血磷(P)、血红蛋白(Hb)、血浆请蛋白(ALB)、三酰甘油(TG)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食欲不佳、睡眠质量差、皮肤瘙痒、干体质量增加)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液微环境,可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