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70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674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455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07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进驻海拔4 300 m不同时间对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4 300 m 1年和3年的健康青年,分别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并与海拔1 400 m青年比较。结果进驻1年者较海拔1 400 m青年P,TPR,AR,η,CCP增加非常显著,BV,SV,VPE,mAP降低非常显著(P<0.01);ALT,PAWP增加显著,ETK降低显著(P<0.05)。进驻3年较进驻1年者η和ALT增加非常显著(P<0.01),SV和mAP降低显著(P<0.05);TPR,AR,PAWP,CCP增加,BV,VPE,ETK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进驻海拔4 300 m 1年时血流动力学为低排高阻性改变;进驻3年时其低排高阻性改变较1年时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22.
富氧水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饮用富氧水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方法:36名受试者自海拔1400m驻地乘汽车2天到达海拔3700m当日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对照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均每次500mL,一日2次,直至进入海拔5200m某哨卡第6天,共服液8天。以军用卫生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受试者进入哨卡第2天、4天、6天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然后分度与评分。同时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和脉率。结果:进驻哨卡第2天和第4天实验组较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减少,而SaO2增高(P<0.05或P<0.01),进驻哨卡第2天实验组较对照组脉率降低(P<0.05)。结论:饮用富氧水有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我们对驻昆明地区某军校学员的焦虑问题进行测评,并与地方常模进行比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24.
高海拔低氧对居民血清胆红素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原移居、世居居民血清胆红素及相关指标在高原适应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685例高原移居健康组与 61 1例高原世居健康组的胆红素及相关综合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原移居组血清总胆红素 ( Tbil)明显高于高原世居组 ( P<0 .0 1 )。将低密度脂蛋白 ( LDL- C)、高密度脂蛋白 ( HDL- C)、甘油三脂 ( TG)、血清总胆红素 (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进行多因素判断分析 ,显示 :年龄、血氧饱和度、血清总胆红素与高原适应相关。结论 :血清胆红素是移居健康者高原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5.
为了阐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运动能力降低的机制。观察了16名高原健康人和15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液粘滞性及运动前后心搏指数,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变化,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病人的血液粘滞性,血压及外周阻力增加,而心搏指数和心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26.
应用食道心房调博缩测定健康小儿窦房结功能,以了解西宁地区正常数值与平原地区进行对比。选择27例健康小儿,将F6二级电极导管从鼻腔送入,定位地食道心电图最大正负双相P波处,采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3A型心脏电生理治疗仪进行检查,从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西宁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脑超声诊断分析脑缺氧缺血产生的原因、脑实质损伤程度及预后评估。提出对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缺血性损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8.
高海拔地区老年病人侧卧屈曲位对SpO_2的影响青海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白延仓,宋有成,祁贵德为了解高海拔地区(海拔2260m)老年病人在接受硬膜外麻醉时侧卧屈曲位对SPO2的影响,我们用惠普多功能监测仪对20例老年患者的SpO2进行连续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34名平原人乘飞机进驻海拔4370m 高原后尿蛋白的动态分析和急性高原病(AMS)的调查,我们看到,受试者在达高原的1~3天内尿蛋白阳性率为20.6~26.5%,尿潜血反应阳性率为5.9~14.8%,4天后均接近平原值;AMS 者的尿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未患AMS 者(28.9±4.4v.s.17.1±2.2,p<0.05);在AMS 患者中,69.2%的人(9/13)尿蛋白阳性,30.8%的人(4/13)尿蛋白可疑,而且尿蛋白阳性者的AMS 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长于非尿蛋白阳性者(4.4±0.1v.s.3.6±0.1,p<0.05)。上述结果提示,平原人在快速进驻高原初期肾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但经短期高原适应后是可以很快恢复的;AMS 与高原性蛋白尿有密切的关系;蛋白尿的产生可能是由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后通透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测定高原低氧环境中,不同人群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探讨其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理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高原世居健康人群及不同居住时间的高原移居健康人群血浆组织因子浓度,与世居西宁健康人群对照,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比较研究。 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血浆组织因子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高原世居及移居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血浆组织因子浓度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08, P<0.01),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862, P<0.01)。 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及移居高原健康居民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