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25篇
  免费   1909篇
  国内免费   1192篇
耳鼻咽喉   289篇
儿科学   332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1572篇
口腔科学   742篇
临床医学   6772篇
内科学   1836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867篇
特种医学   1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5259篇
综合类   11541篇
预防医学   1668篇
眼科学   197篇
药学   4423篇
  79篇
中国医学   3627篇
肿瘤学   1653篇
  2024年   324篇
  2023年   1092篇
  2022年   916篇
  2021年   1222篇
  2020年   1179篇
  2019年   1357篇
  2018年   595篇
  2017年   952篇
  2016年   1082篇
  2015年   1212篇
  2014年   2082篇
  2013年   2114篇
  2012年   2487篇
  2011年   2712篇
  2010年   2360篇
  2009年   2385篇
  2008年   2470篇
  2007年   2373篇
  2006年   2053篇
  2005年   2240篇
  2004年   1934篇
  2003年   1748篇
  2002年   1253篇
  2001年   1010篇
  2000年   786篇
  1999年   626篇
  1998年   550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389篇
  1995年   322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7 毫秒
61.
刘凤军  孙学猛 《山东医药》2003,43(12):28-29
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延迟症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不伴有吻合口或空肠输入、输出袢机械性梗阻因素的一种功能性排空障碍。该病是胃术后较少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 ,有时被误诊为机械性梗阻而手术治疗。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避免盲目手术治疗。现结合我们收治的 9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诊治方法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993~ 2 0 0 0年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术 870例 ,出现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延迟症 9例 ,男 6例、女 3例 ,年龄 3 2~ 81岁。原发病为溃疡病 7例 ,胃癌 2例。胃肠道重建方式为 Billroth I式 1例 ,Billroth 式 4例 ,迷走神经…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8月对38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其中18例行一期经口咽入路减压和后路枕颈内固定术:15例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5例不可复型仅行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6~96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上颈段脊髓减压改善率达89.3%。发生颅内感染1例,前路钢板松脱1例。结论:与常规减压方法相比,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细、准确,术中与助手可协同操作。  相似文献   
63.
1例易性癖男变女变性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后经鼻腔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胃管,观察组用1%盐酸丁卡因滴鼻厦舌根部,麻醉生效5min后置胃管。结果 观察组置胃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恶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对照组血压、心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表面麻醉置胃管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4.
MPO和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各139例,应用聚合酶链-内切酶片段(PCR-RFLP)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MPO和NAT2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结果 MPO-463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MPO(G-463A)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5,OR=0.505,95%CI=0.325~0.847).NAT2乙酰化表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0,P〉0.05);但NAT2*5 481T等位基因和NAT2*6 590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O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相关,携带MPO(G-463A)突变基因型(GA/AA)个体可降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NAT2乙酰化表型可能与白血病的易感性无关,但NAT2*5(C481T)、NAT2*6(G590A)单核苷酸突变频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5.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对36例椎间盘源性腰痛,采用英国DIOMED公司半导体激光仪,激光功率15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s,照射能量800~1200J。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60min,平均30min。32例出现“疼痛复制效应”。3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32例有效(术后VAS评分改善≥3分18例,≥分14例),4例无效,有效率88.9%(32/36)。结论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66.
MED—Ⅱ型椎间盘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系统。该系统在患部做一约1.5cm小切口,沿切口放入一个带有微手术摄录像系统的小导管,微摄录像机将病变区组织高清晰度地放大64倍并投射到电视监视器上。医生通过仅有1.5cm管径的导管直接松解粘连神经,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和钙化的后纵韧带,直接摘除突出和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从而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67.
丁正权  丁德刚 《右江医学》2002,30(3):215-216
目的 :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急诊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对 2 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非扩髓髓内钉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均在 8~ 2 4周内愈合 ,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 ,亦未出现严重的深部感染。结论 :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中使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作内固定 ,只要合理地选取病例 ,作严格彻底的清创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在HAD(高三尖杉酯硷,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全量化疗基础上加用环孢霉素A(CsA)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30例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在HAD方案治疗期间加用CsA,以单用HAD方案治疗2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按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加用CsA的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完全缓解(CR)56.7%,有效率73.3%。对照组CR率28.6%;有效率42.9%。结论:CsA与化疗联合应用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明显优于不加CsA的方案。  相似文献   
69.
后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1996-2001年,环椎环椎管减压,结合具有钉杆角的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横突及小关节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治疗128例病人,从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128例病人脊髓神经损害无加重,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伤椎高度恢复理想,Cobb角明显减少,植骨融合成功108例(占84.4%),术后部分病例出现伤椎复位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好,应重视植骨融合以获得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