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5篇
临床医学   499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09篇
综合类   1106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77篇
  5篇
中国医学   51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调补肺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管支气管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从2016年3月~2017年12月诊治的60例慢阻肺合并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先后及是否采用中医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对症治疗组,包括:轻度软化症患者常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 ug)2吸bid,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 ug)2吸bid,或联合噻托溴铵(18 ug)1吸qd;中度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BiPAP或CPAP),重度患者酌情给予气道支架植入,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调补肺肾方水煎剂,1剂/d, 3次/d。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 C-reactive Protein)、降钙素原(PCT, Procalcitonin)、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 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慢阻肺评估测试(CA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变化。结果:研究显示,与基线值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都能改善患者肺功能FEV1值,降低CRP及PCT,改善呼吸困难指数及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改善FEV1/FVC、RV/TLC、DLCO、PO_2及PCO_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更好改善患者PO_2、mMRC及CAT评分,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在改善肺功能FEV1、FEV1/FVC、RV/TLC、DLCO及PCO2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补肺肾方治疗慢阻肺合并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髌骨纵形骨折是髌骨骨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无移位或移位很小的纵形骨折,在临床上容易漏诊。2005-2008年我院门诊发现8例髌骨纵形骨折被漏诊,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分析高频超声与磁共振(MRI)对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临床证实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高频超声和MRI资料,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高频超声、MRI诊断各种伴随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高频超声、MRI诊断MPFL部分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85.7%,94.7%、89.5%,90.9%、87.9%;诊断MPFL完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7%、89.5%,85.7%、85.7%,90.9%、87.9%。高频超声、MRI诊断关节软骨Ⅱ级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36.4%、81.8%,85%、100%,67.7%、93.5%。高频超声、MRI诊断关节软骨Ⅲ级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90.9%,85%、90%,83.9%、90.3%;高频超声、MRI诊断关节软骨Ⅳ级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100%,90.9%、95.5%,93.5%、96.8%。高频超声对MPFL撕裂、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同样能对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各种伴随损伤明确诊断和准确分级,是一种简单可靠、快捷并可重复的诊断方法,可作为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究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髌骨轨迹不良发生情况。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屈曲组89例(126膝)和对照组67例(95膝)。对照组采用普通非高屈曲型假体进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高屈曲型假体进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于手术前后对比2组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协会制定的评分标准(KSS)评分及最大屈曲角度,并于术后12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X线复查,测量膝关节活动范围,观察比较其髌骨、下肢力线以及假体情况。结果术后3、6、12个月,高屈曲组的KSS评分和最大屈曲角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2个月,高屈曲组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髌骨轨迹不良、下肢力线较差以及假体不稳定等事件的发生上,高屈曲组患者则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其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均优于普通非高屈曲型假体,能够获得最大屈曲角度,同时其髌骨轨迹不良等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普通非高屈曲型假体。  相似文献   
95.
张云彬 《陕西中医》2012,33(4):436-437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筋骨痛消丸(丹参、鸡血藤、香附等)内服与二草二皮汤外用配合西药(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3%。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6.
髌骨形态学研究现状及其在全膝置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4):2248-2251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处理髌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进行髌骨置换时,精确地进行髌骨切骨面的选择,保留合适的髌骨厚度,选择恰当的髌骨假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分别就髌骨形态学特征、解剖学测量、截骨参考点选择及其在全膝置换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7.
2007年4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坚强内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明显移位的髌骨骨折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0~67岁,平均41岁。横形骨折14例,纵形骨折3例,斜形骨折4例,  相似文献   
9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308-1312
[目的]探讨运用爱惜邦行髌韧带编织固定,结合钛缆捆扎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入院的42例老年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24例,年龄59~72岁,闭合骨折38例,开放骨折4例(均为Gustilo I型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8 d(8 h~5 d)。术中先采用爱惜邦对髌韧带编织缝合后复位骨折,经骨隧道固定于髌骨上极,再结合钛缆环扎固定,必要时加用张力带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术后患者随访8~28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2周,无伸膝无力、无内固定移位及断裂者。术后8个月按照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平均28.9分,其中优33例,良9例,优良率100%。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伸直-1°,屈曲127°。所有患者股四头肌力5级,行走恢复至术前状态。[结论]线缆固定技术可有效的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固定牢固可靠,特别适用于髌骨下极骨块较小、骨质疏松的患者,有利于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我院于1998年~2012年对所收治的312例各种外伤后所致的不同类型的骨折,由于长期制动在伸直位,早期不能进行功能锻炼,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直,在行针刀松解加髌骨牵引结合手法推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12例均随访1年半以上,平均屈膝功能从术前的30。增至术后的127°,平均进步95°,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在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髌骨环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将9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参照组实施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实验组行髌骨环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进行10~12个月的随访,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促进患膝早期开展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