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6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31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662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2844篇
内科学   1283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6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731篇
综合类   4982篇
预防医学   74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177篇
  26篇
中国医学   1730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907篇
  2012年   1110篇
  2011年   1221篇
  2010年   1179篇
  2009年   1165篇
  2008年   1159篇
  2007年   1064篇
  2006年   966篇
  2005年   1017篇
  2004年   860篇
  2003年   799篇
  2002年   668篇
  2001年   543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主张早期开始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以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我们自2003年3月~2003年6月对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斯匹林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病理环节。内皮细胞受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内皮损伤的持续存在促使不稳定斑块形成、破裂以及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出现心肌缺血。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了内皮的损伤,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充分认识血管内皮损伤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关系,采取有效药物保护血管内皮,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是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GSS对腰椎节段性不稳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9月 ,对 2 5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 ,男 9例 ,女 16例 ,运用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 ,随访 6~ 18个月 (平均 15 7个月 )。结果 :术前JOA评分平均 4 48分的 2 5例患者 ,随访时 14 5分 (P <0 0 1) ,术后 14个月内动态X线检查显示GSS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 10 0 % ,融合节段稳定 ,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 96 0 %。结论 :后路运用GSS行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对腰椎不稳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联合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cross-femoral bypass grafting,CFBG)的单臂支架型血管(aortouniiliac,AUI)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瘤(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疗效。方法1997年5月~2007年2月,对8例因髂动脉的特殊解剖条件无法应用分叉支架型血管的腹主动脉瘤采用联合CFBG的AUI支架型血管进行EVAR治疗。术后观察内漏、缺血并发症、股股旁路血管的通畅性以及下肢血供情况等。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于术后15个月死亡。3例原发性内漏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自愈。8例平均随访24个月(3~72个月),旁路均通畅,1例于术后1年吻合口轻微狭窄但无下肢缺血症状。结论因髂动脉解剖条件复杂不能应用分叉支架型血管的腹主动脉瘤采用联合CFBG的AUI支架型血管进行EVAR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预后较差.如处理不当,将引起感染、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自1994年10月至2005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穿刺抽液囊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创伤性滑囊炎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6月~2006年8月,笔者在外科门诊采用穿刺抽液并囊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创伤性滑囊炎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2~65岁,平均36岁。14例均为创伤性滑囊炎,髌前滑囊炎8例,鹰嘴滑囊炎4例,大转子滑囊炎1例,跟部滑囊炎1例。  相似文献   
57.
下肢动静脉损伤在临床工作中是比较多发常见的,以股动静脉,腘动脉为多发.下肢大血管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除了引起失血性休克外,还可导致肢体坏死,若不能及时正确诊治,会造成病人终生残疾.我院自2000~2005年共收治15例,均采用血管移植的方法,均获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国人正常膝关节与髌骨不稳膝关节的髌腱长度,探讨国人髌腱长度的测量在髌骨不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43例髌骨不稳患者共49膝(男15例,女28例,6例为双侧髌骨不稳);平均年龄21.4岁(18~28岁);平均身高163(155~173)cm。正常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共50膝(男16例,女34例);平均年龄24.2岁(18~35岁);平均身高165(154~177)cm。在屈膝30°X线侧位片上测量髌腱长度、胫骨结节至胫骨平台的距离、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髌骨不稳组髌腱长度为(53.3±2.7)mm,对照组为(47.3 3.3)mm,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Insall-Salvati指数在髌骨不稳组(1.33±0.17)和对照组(1.06±0.14)也具统计学差异(P<0.05)。胫骨平台与胫骨结节之间的距离在髌骨不稳组为(27.8±3.6)mm,对照组为(28.9±4.1)mm,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髌腱长度过长是髌骨不稳的重要特点之一。联合测量髌腱长度和Insall-Salvati指数有助于髌骨不稳的诊断。  相似文献   
59.
关节镜下骨-髌腱-骨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挤压螺钉固定骨-髌腱-骨(BPB)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4年7月,关节镜下界面螺钉固定BPB移植重建ACL41例。术中取髌韧带偏内切口,修整预张切取的BPB,建立骨隧道,界面螺钉屈膝45°固定植入BPB两端骨块,同时处理合并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4~14个月,平均7个月。术前改良Lysholm评分(55.3±7.5)分,术后改良Lysholm评分(90.5±6.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改良Lysholm评分标准,优28例,良13例,优良率100%。结论关节镜下界面螺钉固定BPB移植重建ACL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股外侧皮神经痛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3:1,原因不明,可受寒、潮、外伤而诱发,也可继发于腰部骨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单侧,主要症状有大腿前外侧持续性蚁走及麻木、僵硬、刺痒、烧灼或疼痛感。笔者自2002年7月~2005年8月,运用髀关穴神经阻滞后针刺局部穴位治疗本病症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