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324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2篇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999年10月-2007年10月,对20例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采用显示骶神经全长的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观察神经走行及毗邻关系.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0~5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 d~23个月.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8例,挤压伤2例.合并耻骨骨折8例,尿道断裂4例.行常规骨盆X线片、CT、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X线片示骶骨外侧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骶孔线模糊、扭曲变形、左右不对称;CT示骶管于不同断面水平存在左右不对称及骨折侧结构紊乱、骶骨外侧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同时存在压缩且向骶骨中央突入.根据临床表现、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和国际截瘫学会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与MRI正常侧对比及Gierada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临床及MRI诊断,并进行手术验证.结果 临床诊断S1神经根损伤17例,S:神经根损伤14例,S,神经根损伤7例,S4神经根损伤6例;MRI诊断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3例,S4神经根损伤2例;手术证实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7例,S4神经根损伤1例.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示骶神经全长及周围毗邻关系,骶神经损伤时发现有骨块压迫、神经根走行改变5例,损伤处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19例,骶管狭窄17例,骶神经出现异常增粗11例.结论 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对于骶神经损伤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患者,男性,19岁,主因骶尾部肿物手术后1年,进行性增大3个月以“骶骨肿瘤术后”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以“骶骨肿瘤”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以“骶骨肿瘤”(图1)行“骶骨肿瘤刮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骶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入本院后,  相似文献   
23.
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体位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位变换对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产程中采取常规分娩体位;观察组实施体位干预,即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后取40°~70°斜坡位,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会阴裂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干预体位后使骨盆倾斜度异常得到纠正,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并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
骨盆倾斜度过大80例助产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盆倾斜度过大可阻碍胎头衔接、下降、内旋转、俯曲等 ,此类产妇骨盆外测量数值均正常 ,在头位性难产中常被误诊为“头盆不称”而行剖宫产[1] ,为提高产科质量 ,减少难产及剖宫产的发生率 ,我们于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收治的骨盆倾斜度过大分娩产妇 80例采取产程中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 ,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住院分娩产妇 ,均符合( 1 )骨盆倾斜度≥ 70 [2 ] ;( 2 )孕产妇腹壁松弛 ,子宫向前倾斜呈悬垂腹 ;( 3)背部腰骶椎交界处向内深凹 ,骶骨上翘 ;( 4 )腹部检查胎头有假骑跨现象 ;( 5 )耻骨联…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和评估选择性靶动脉栓塞骶骨肿瘤后对外科切除肿瘤的价值和方法。方法 运用Seldinger技术,对9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内血管全部彻底栓塞,栓塞材料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后1周内行手术切除术。结果 彻底的术前栓塞手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9例骶骨肿瘤均得到彻底切除,平均失血量为1090ml。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前选择性靶动脉栓塞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为顺利切除骶骨肿瘤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骨盆倾斜度与难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盆倾斜度与难产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2011)刘力,宓淑芳骨盆倾斜度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有利于生理性分娩顺利完成。当超出一定范围时,可阻碍胎头的入盆、衔接、下降、内旋转等分娩机转,成为难产的因素。倘若发现及时,处理合理。仍可使难产转化为正常产,使母...  相似文献   
27.
本组累及骶、尾骨的肿瘤2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复发再手术2例。由于骶、尾骨部位解剖特殊,肿溜不易发现。腰骶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肛指检查阳性率高。高质量的X线片及CT、MRI有助于诊断。手术中注意保护骶神经,减少出血,防止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切除这一类肿瘤,虽不一定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手术虽有一定风险和难度,仍不失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CBL 教学模式联合3D打印在骶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至2018年在本院学习的本科实习生和住培学员共108名,按在院学习时间分为CBL教学组(n=53)和CBL联合3D打印教学组(n=55)。其中联合教学组在CBL的基础上,使用CT数据重建并打印出骶骨肿瘤的3D模型,对肿瘤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进行术前教学。分别评估两组在学生成绩、批判思维能力测评、学生进行自我鉴定问卷调查(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结果:CBL联合3D打印教学组在学生成绩、批判思维能力测评方面、学习兴趣、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优于CBL模式教学组。在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结合3D打印的CBL教学模式在本科实习生和住培学员教学中,能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骶骨肿瘤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9.
对36具成人骶骨耳状面倾斜度及相关径线测量结果,显示男性耳状面长轴的前倾度显著大于女性;耳状面上部的侧倾度和后倾度显著大于下部;耳状面中间部的宽度及后倾度在男、女性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0.
经后路第2骶椎螺钉进钉方法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为临床应用第2骶椎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骶部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在60块干燥骶骨上,对第2骶椎及其相关结构进行观测;2.在25具尸体标本上观测骶前和骶管内神经血管.3.在5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的S2椎体中部行CT扫描,观察螺钉的置入角度和深度.结果1.第2骶骨椎体、侧突、侧块具有足够的空间.背侧有内、外两个区域适于进针.2.第2骶椎前、后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只在椎体前有出钉安全区.3.经外侧区向S2椎体置钉,进针角度为(40±4)°,深度为(35.8±4.0) mm,经内侧区向S2侧块置钉进钉角度为(28±3)°,深度为(45.4±4.1) mm.结论第2骶椎行常规直径的螺钉(4.5~6.5 mm) 固定具有可行性.但要注意进钉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同时宜采用相应的加强螺钉稳固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