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42篇
  免费   5442篇
  国内免费   1728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1437篇
口腔科学   359篇
临床医学   6470篇
内科学   311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289篇
特种医学   14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9494篇
综合类   11945篇
预防医学   4469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6029篇
  102篇
中国医学   6341篇
肿瘤学   258篇
  2024年   478篇
  2023年   1861篇
  2022年   1545篇
  2021年   1916篇
  2020年   1905篇
  2019年   1874篇
  2018年   864篇
  2017年   1574篇
  2016年   1658篇
  2015年   1914篇
  2014年   3014篇
  2013年   2760篇
  2012年   3258篇
  2011年   3403篇
  2010年   2603篇
  2009年   2460篇
  2008年   2455篇
  2007年   2146篇
  2006年   2091篇
  2005年   2006篇
  2004年   1881篇
  2003年   1724篇
  2002年   1364篇
  2001年   1302篇
  2000年   938篇
  1999年   744篇
  1998年   607篇
  1997年   456篇
  1996年   449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翔 《中国药物评价》2019,36(5):392-396
目的:通过研究风险评估工具,结合企业临床试验数据管理风险评估实例,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完善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评估的意见建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和借鉴成功的经验。结果与结论:我国的药品研制单位应根据具体临床试验特点和法规要求,利用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过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制定并实施数据管理策略,达到保证临床试验数据完整、可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应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综合指数法进行某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生产线岗位人员接触的主要化学有害因素为氨和硝酸,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不同于现行的标准限值比较法,应用综合指数法得出的结果更有利于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降低风险水平,保护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43.
44.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查阅与中医面色诊法、健康风险评估相关的理论研究及资料,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其在亚健康风险评估、常规患病风险评估及重大疾病风险评估中的运用,并对目前运用面部色诊信息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模糊数学模型在高温耐火棚板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综合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等级。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法,对某高温耐火棚板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运用模糊理论构建数学评估模型,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状况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结果  该企业工作场所包括3部分生产区域,分别是原料加工、产品制造、辅助生产,各生产区域最大隶属度数值分别为0.463、0.567和0.910,其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分别为Ⅲ(一般)、Ⅱ(良)和Ⅱ(良)。企业整体最大隶属度数值为0.549,整体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Ⅱ(良)。
  结论  模糊数学模型能够应用于高温耐火棚板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等级的评估,为综合评价企业整体和部分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蛇床子素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各10只。A、B 2组摘除卵巢构建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C组仅进行手术、不摘除卵巢。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12周,处死。然后测量骨密度,检测治疗后血清BGP、TGF-β1、钙指标。结果B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经12周治疗,A组股骨骨密度较B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中BGP含量升高、TGF-β1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大鼠血清中BGP降低、TGF-β1含量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C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大鼠血清Ca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蛇床子素能够有效通过调节大鼠体内激素分泌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代谢异常,提高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维生素D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女性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后分析评估患者检查效果,观察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 765,P=0. 000)。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水平与骨密度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通过维生素D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且维生素D水平<30 ng/ml者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水平与骨密度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能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4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36-184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范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确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参照术后X线片或CT重建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骨水泥没有弥散于骨折线区域;B组:骨水泥仅弥散于骨折线区域;C组:骨水泥弥散于整个椎体。记录术前、术后第3 d、术后3、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及个人生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为3.5~6.0 ml,平均(4.7±0.8)ml。3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第3 d,第3、6个月VAS评分及ODI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患者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术后第3 d VAS评分及OD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6个月VAS评分及ODI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较A组明显,随访3个月后3组患者疗效差异不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在疼痛及生活质量上均有明显改善,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弥散于骨折线区域可能是影响椎体成形术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配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POP患者10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剂,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性维生素D3 (骨化三醇),对两组疗效、骨密度(BMD)、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与对照组84.91%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腰椎L1-4、髋部、Wards三角区BMD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上述部位BMD提高较同期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MMP-13、TIMP-1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MMP-13和TIMP-1改善较同期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与对照组7.5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配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POP疗效满意,可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MMP-13和TIMP-1,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