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4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63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83篇
口腔科学   425篇
临床医学   837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542篇
综合类   681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01篇
  1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微结构成像是为了改善传统扩散磁共振成像的一些缺点而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微结构成像范式旨在建立组织结构特性与体素级磁共振信号相联系的模型,以此来估计并绘制微结构属性。目前该技术正在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研究的转变。首先介绍扩散磁共振成像并分析传统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微结构成像原理;随后,对受阻与受限制复合扩散模型、神经突起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等微结构成像中常用的多隔室模型研究现状展开综述,包括模型组成、模型优化和临床应用等方面,重点在于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微结构成像参数拟合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微结构成像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2.
生物活性陶瓷已被广泛用于骨骼和牙齿的修复,文献回顾表明,一些离子能够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在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前景.鉴于这些离子从可生物降解的陶瓷材料中释放出来,与生长因子相比,更易实现控释.在生物陶瓷中添加生物活性离子,成为开发具有促血管生成和促成骨等功能的新方法.显然,生物陶瓷的生物反应取决于许多参数,例如化学成分、形貌,孔隙率和晶粒尺寸等,本文侧重于对生物陶瓷中释放的离子溶解产物对骨骼再生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新一代生物活性陶瓷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自噬对高胆固醇饮食大鼠下颌骨结构改变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10只、高胆固醇组20只;喂养24周后,高胆固醇组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一组继续喂养高胆固醇饲料(HC组),另一组在高胆固醇饲料中加入5 mg/kg辛伐他汀(HC+SIM组)。喂养32周后,取大鼠空腹血进行生化检测;处死大鼠后对下颌骨进行骨组织形态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自噬相关基因Lc3及p6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3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539、16.596,均P < 0.05);其中NC组和HC+SIM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HC组(均P < 0.05),而NC组和HC+SIM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与NC组比较,HC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明显下降,而骨小梁间隔增加,Lc3及p6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HC组比较,HC+SIM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均明显升高,骨小梁间隔减小,p6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NC组和HC+SIM组这些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自噬可能参与调控高胆固醇饮食大鼠下颌骨结构的改变,辛伐他汀能够改善高胆固醇饮食导致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制备聚己内酯(PCL)/Ⅰ型胶原(COLI)/纳米锆酸钙(n CZ)复合支架用于骨组织再生,评价其性能及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s)生物相容性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CL/COLI、PCL/COLI/纳米羟基磷灰石(n HA)和PCL/COLI/n CZ复合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支架形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仪分析支架元素组成,万能拉伸机检测支架机械性能。将复合支架与PDLCs共培养,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貌,通过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ARS)染色观察各组复合支架对PDLCs的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PCL/COLI/n CZ复合支架呈多孔网状结构,添加了纳米材料的复合支架表面见粗糙外观。PCL/COLI/n CZ在3种复合支架中机械强度最佳(P<0.05)。CCK-8和扫描电镜显示,PDLCs在3种复合支架上均能稳定增殖(P>0.05)。与PDLCs共培养,PCL/COLI/n CZ组的ALP和ARS染色面积较PCL/COLI组多(P<0.05),与PCL/COLI/n H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CL/COLI/n CZ复合支架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且具有成骨诱导的潜能,可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报道1例右侧上颌中切牙根折伴颊侧骨吸收患者,采用即刻种植术式并于植入位点放置骨粉、生物膜及PRF膜引导组织再生,联合钛网维持唇侧的成骨空间。最终恢复了前牙唇侧骨板丰满度,保障种植区硬、软组织的功能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背景:通过将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共混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利用各种材料的互补特性来满足组织工程对支架的要求。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三维支架材料,并研究其细胞相容性。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与丝素蛋白分别按质量比为1∶1∶5、1∶2∶5、1∶3∶5的比例混合,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测试其孔隙率、孔径大小、吸水膨胀率及压缩力学性能。将表征结果良好的质量比为1∶2∶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与MC3T3-E1细胞体外复合培养,MTT法检测复合培养2,4,6,8,12 d后的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按质量1∶2∶5的比例混合更符合要求:孔径98-260μm,孔隙率为(96.72±2.78)%,吸水膨胀率为(549.37±35.29)%,生物力学试验机测定其力学性能稳定、压缩应变及弹性模量等指标适宜骨组织工程研究应用。MC3T3-E1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三维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丝素复合三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