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38篇
  免费   4831篇
  国内免费   4363篇
耳鼻咽喉   576篇
儿科学   532篇
妇产科学   157篇
基础医学   5404篇
口腔科学   6465篇
临床医学   10980篇
内科学   2889篇
皮肤病学   121篇
神经病学   1800篇
特种医学   42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18507篇
综合类   23430篇
预防医学   3612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8389篇
  168篇
中国医学   8180篇
肿瘤学   1416篇
  2024年   646篇
  2023年   2341篇
  2022年   1867篇
  2021年   2484篇
  2020年   2574篇
  2019年   2507篇
  2018年   1239篇
  2017年   1995篇
  2016年   2533篇
  2015年   2912篇
  2014年   4414篇
  2013年   4890篇
  2012年   5747篇
  2011年   6291篇
  2010年   5244篇
  2009年   5252篇
  2008年   5394篇
  2007年   4856篇
  2006年   4383篇
  2005年   4737篇
  2004年   4067篇
  2003年   3618篇
  2002年   2810篇
  2001年   2607篇
  2000年   1985篇
  1999年   1589篇
  1998年   1387篇
  1997年   1278篇
  1996年   1180篇
  1995年   907篇
  1994年   833篇
  1993年   606篇
  1992年   455篇
  1991年   394篇
  1990年   334篇
  1989年   371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微钙化形成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搜集钼靶X线检查及临床资料齐全的61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依据钼靶片中癌瘤微钙化征象进行描述并分组。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M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骨桥蛋白(OPN)、骨连接蛋白(ON)表达以及微钙化的关系。结果BMP-2阳性表达率为65.57%(40/61)。钙化组与无钙化组比较,BMP-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8,P〈0.05)。BMP-2阳性表达与OPN的高表达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27,P〈0.05),与ON间无明显相关性(r=-0.067,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MP-2的表达与OPN的表达及微钙化的出现具有密切关系,BMP-2在乳腺癌微钙化形成中可能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均造成左侧胫骨骨折.定期摄X线片,取骨痂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骨痂BMP-2、IGF-1,ELISA法检测血清BMP-2、IGF-1.结果 2周BMP-2灰度值:实验组为149±8,对照组为107±7(P<0.01);2周IGF-1灰度值:实验组为137±9,对照组为103±8(P<0.01).2周血清BMP-2含量:实验组为(3.45±0.12) ng/ml,对照组为(5.60±0.11) ng/ml(P<0.01);2周IGF-1含量:实验组为(5.89±0.12) ng/ml,对照组为(8.36±0.11) ng/ml(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骨折后血清及骨痂中BMP-2、IGF-1减少是导致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差的原因之一;BMP-2与IGF-1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价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髓内钉术后髓腔感染的手术技术和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19例髓内感染患者的情况,分别给予拔除交锁钉、窦道切除、扩髓并给予抗生素骨水泥棒填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髓内感染均得到控制,窦道创面愈合。11例骨折已愈合,6例患者部分愈合,2例未愈。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交锁钉术后的髓腔感染操作简单方便,相对经济,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旋转数字摄影三维重建(3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技术是利用旋转DSA的技术原理,经选择不作血管造影,仅对检查部位进行旋转数字采集透视,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组.应用该技术进行骨骼的检查,将检查部位一次容积数字采集后进行三维重建,通过调节窗宽、窗位,使骨骼解剖结构显示清楚,利于骨折的诊断.  相似文献   
995.
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骨转移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125I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125I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率为91%(20/22),术后2个月粒子置入病灶的影像检查结果显示,32个骨转移灶中,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8个、稳定(NC)10个,总缓解率68.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间永久置入^125I粒子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骨巨细胞瘤(GCT)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GCT继发ABC的X线、CT、MRI和病理学资料,分析和总结其影像征象。结果12例中6例病变发生于长管状骨,6例发生于盆骨。12例病变X线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10例呈偏心性破坏,2例为中心性破坏;4例病灶内出现骨性分隔,6例骨皮质中断,4例出现软组织肿块,有明显硬化边者2例。10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均呈多囊的囊实性膨胀性肿块,8例为边缘性实性结节,2例为实性基础上的广泛囊变,全部患者均可见多个液一液平面,7例出现软组织肿块;1例肿块内可见局灶性含铁血黄素沉着。8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3D)多平面重组(MPR),病变显示为囊实性肿块,骨皮质破裂并形成软组织肿块5例,6例肿块内出现液.液平面,全部肿块实质性部分和囊壁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3例肿块内可见增粗迂曲的供血动脉,未发现动静脉畸形。12例手术所见和术后病理显示肿块均由多发含血的囊腔和实性部分组成,病理诊断结果均为GCT伴发ABC,其中Ⅱ级GCTl0例,Ⅲ级2例。结论GCT伴发ABC并不少见,充分理解其病理组织学基础,并选择恰当的影像检查方法(X线+MRI或X线+CT)对其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7.
修复牙槽骨缺损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有多种原因如外伤、拔牙、截根术、囊肿切除、牙周炎等均可造成牙槽骨量的丧失和相应软组织的改变,为伤口的愈合及义齿修复带来很多的困难。采用适当的方法恢复牙槽骨量可直接影响义齿修复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临床修复的效果,经过多年的研究出现了诸多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填充材料,现将它们分别介绍给大家以用来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998.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骨质疏松和肌力不足也就伴随发生,由此引起的粗隆间骨折也就不断增加.其治疗主要有骨牵引及内、外固定方法,长期卧床会带来许多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故治疗关键是能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恢复生活能力.本院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以微创的术式,用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已有较多的报道。我院在术中使用一种自制的专利器械,能使同类型手术所致的创伤降低到最小程度,术中出血量减小到最少程度。现将我院1999~2003年治疗的58例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患者,男,14岁。因“行走时感右足趾疼痛麻木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5年1月20日入院。患者自诉从2004年8月开始无明显诱因行走时出现右足底及足趾麻木,呈放射状,路面不平时明显。2005年1月上述症状开始加重,右足不敢着地行走。门诊以右足底囊肿收入院。局部检查:右足底近足弓外侧见一隆起肿块,大小约4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