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34篇
  免费   4775篇
  国内免费   4322篇
耳鼻咽喉   575篇
儿科学   529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5283篇
口腔科学   6141篇
临床医学   10904篇
内科学   2865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1794篇
特种医学   4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18434篇
综合类   23245篇
预防医学   3588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8340篇
  144篇
中国医学   8116篇
肿瘤学   1405篇
  2024年   633篇
  2023年   2058篇
  2022年   1782篇
  2021年   2402篇
  2020年   2548篇
  2019年   2493篇
  2018年   1227篇
  2017年   1974篇
  2016年   2512篇
  2015年   2896篇
  2014年   4383篇
  2013年   4849篇
  2012年   5699篇
  2011年   6245篇
  2010年   5218篇
  2009年   5227篇
  2008年   5351篇
  2007年   4840篇
  2006年   4355篇
  2005年   4720篇
  2004年   4051篇
  2003年   3599篇
  2002年   2792篇
  2001年   2602篇
  2000年   1986篇
  1999年   1590篇
  1998年   1379篇
  1997年   1271篇
  1996年   1171篇
  1995年   903篇
  1994年   833篇
  1993年   602篇
  1992年   456篇
  1991年   387篇
  1990年   324篇
  1989年   370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目的:探究密盖息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骨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骨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5月,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5例。参照组给予钙尔奇D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密盖息治疗,比较组间治疗前后在休息与运动时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前,休息时与运动时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治疗后休息时与运动时评分分别为(1.85±0.12)分、(2.03±0.24)分,参照组治疗后休息时与运动时评分分别为(3.01±0.14)分、(3.76±0.29)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密盖息联合钙剂运用于骨质疏松骨痛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骨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0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385名。搜集其基本资料、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等。根据T值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233例)、骨量减少组(101例)和骨量正常组(51例),比较三组间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5);随着骨密度的降低,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逐渐升高,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P1NP、BG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25(OH)D_3与骨密度呈现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骨折风险并及时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续筋接骨方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骨折患者60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续筋接骨方联合正骨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正骨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分析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疗效判定。结果干预前,2组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钙、磷及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β-CTX、PINP、骨特异性ALP水平、钙、磷及骨密度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评分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筋接骨方可以改善骨折患者骨代谢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新兵骨密度情况,分析骨密度相关因素,并探索骨健康管理策略。方法调查了解新兵基本情况,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对武警某部3476名新兵非利手的桡骨远端1/3处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可能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并对部分骨密度异常的新兵进行三个月的骨健康管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研究对象骨密度T值平均为(-1.47±1.12),异常率为73.82%;女兵骨密度状况好于男兵,学历越高的人群,骨密度状况越好,籍贯不同的新兵骨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其他职业人群平均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和农村兵的平均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骨健康管理,被干预新兵平均骨密度值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性别、学历、籍贯等因素与新兵骨健康状况相关,开展新兵骨健康管理能够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5.
前路减压植骨及VentroFix系统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例陈旧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不同程度截瘫的病例,采取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问植骨并行VentroFix系统固定,术后后凸畸形和椎体压缩均有明显改善,植骨均获愈合。  相似文献   
96.
上颌前突矫治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矫治上颌前突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情况,探讨其稳定性。方法:对21例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成年男性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上中切牙切缘点Is平均后移6.1±2.7m(mP<0.01),上唇突点Ls平均后移4.6±1.6m(mP<0.01),鼻唇角Cm-Sn-Ls平均增加6.8°±5.6(°P<0.01),上下唇间隙Stms-Stmi平均缩小4.5±3.5m(mP<0.01),露齿程度Is-Stms平均减小2.1±2.2m(mP<0.05),上唇突度减小,上唇厚度、长度及软组织面型角G-Sn-Pgss无显著改变(P<0.05)。术后1年颜面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稳定性与术后早期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所有指标复发率均超过10%。在垂直方向上各项指标复发率均在10%以内。结论: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矫正上颌前突,患者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明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97.
上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受为分析,颧区垂直骨内种植和斜向骨内种植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法对比研究,螺纹牙本质钉的同位力测试,复合矫治弓丝矫治错位牙的受力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颗粒松质骨压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对1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行颗粒松质骨压紧植骨THA,所有患者髋臼假体均采用骨水泥固定,颗粒骨均取自体骨,术后24h后开始被动活动,3个月后开始全负重锻炼。临床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SS)系统评分,对任何原因引起髋臼假体翻修均视为临床失败。根据Conn等影像学评价法观察颗粒骨长人情况,根据DeLee的三区法测量臼杯、骨水泥与移植骨间的界面宽度,臼杯的移位程度则依据其相对于泪点间线的距离而定。结果14例患者获得平均4.3年(1.0-7.5年)随访,HHS评分由术前平均42分(10-62分)提高到随访结束时平均84分(58-98分)。1例髋部有轻度疼痛,无患者行翻修手术。大部分髋部恢复了其正常的旋转中心,仅有2例高出对侧0.8 mm。大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稳定,2例在Ⅰ区和Ⅲ区出现进行性增宽的透亮带,1例在Ⅲ区出现非进行性增宽的透亮带。1例臼杯假体在术后7年出现明显移位(6 mm),但并没有行翻修手术。结论颗粒骨压紧植骨技术作为一种生物学髋臼重建方法,其联合THA治疗髋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伴髋臼缺损的疗效令人满意,能够恢复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和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可注射的自凝固新型骨修复材料。[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与rhBMP-2/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PLGA微球/CPC复合人工骨。探讨了材料的特性,包括形貌、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及反映材料体外降解速度的指标一体外降解液Ca、P浓度变化,测定复合材料rhBMP乏的释药速度及体外诱导MSCs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结果]与单纯CPC-rhBMP-2相比,复合材料的固化时间少量增加,抗压强度下降明显。体外降解速度及体外释药明显提高,释放的rhBMP-2具有骨诱导活性。[结论]rhBMP-2/PLGA微球/磷酸钙骨水泥新型复合人工骨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0.
微量元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高龄妇女中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害为特征,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危害健康。人类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特征的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本质,实际上是人体与环境进行多种元素交换及不同元素在体内进行代谢的过程。现证实,人体内微量元素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病生基础。微量元素与骨质疏松的发病、病理及治疗密切相关。虽微量元素在骨组织的成分中含量甚微,却是人与动物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因子,在调节骨代谢和骨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