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135篇
  免费   22834篇
  国内免费   11340篇
耳鼻咽喉   2716篇
儿科学   5042篇
妇产科学   4196篇
基础医学   18071篇
口腔科学   11060篇
临床医学   123382篇
内科学   40814篇
皮肤病学   5688篇
神经病学   11034篇
特种医学   186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7篇
外科学   53617篇
综合类   258028篇
预防医学   67566篇
眼科学   5278篇
药学   136559篇
  2173篇
中国医学   111107篇
肿瘤学   11756篇
  2024年   3043篇
  2023年   11575篇
  2022年   10564篇
  2021年   15617篇
  2020年   17276篇
  2019年   16725篇
  2018年   7718篇
  2017年   19005篇
  2016年   20226篇
  2015年   24161篇
  2014年   50804篇
  2013年   44532篇
  2012年   50666篇
  2011年   54159篇
  2010年   51909篇
  2009年   48946篇
  2008年   63160篇
  2007年   52001篇
  2006年   45431篇
  2005年   50441篇
  2004年   37885篇
  2003年   43430篇
  2002年   34639篇
  2001年   20171篇
  2000年   15556篇
  1999年   12780篇
  1998年   10939篇
  1997年   10093篇
  1996年   9686篇
  1995年   9378篇
  1994年   7498篇
  1993年   4583篇
  1992年   3280篇
  1991年   3048篇
  1990年   2139篇
  1989年   2322篇
  1988年   577篇
  1987年   447篇
  1986年   290篇
  1985年   194篇
  1984年   141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0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1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34.
35.
36.
1998年《献血法》颁布以来,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逐步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血液采集无偿化,越来越多的公民踊跃的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随着无偿献血形式的越来越好,如何巩固献血队伍,持续推进采供血事业发展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固定献血者可以大大提升血液安全系数,而首次献血者比例则能充分反映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献血活力和潜力,但献血者年龄的结构老龄化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晋城市地区近几年的固定献血者、首次献血比例以及献血者年龄结构,对首次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在无偿献血人群所占比例以及与献血者年龄变化趋势相关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39.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诸多影像学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了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成像系统,DR数字影像具有成像质量高,成像速度快,辐射剂量小等优点通过该系统,可以直接将X线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既缩短了拍摄时间,同时由于自带显示系统,医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有关患者病情的清晰影像资料,这对于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