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39篇
  免费   3180篇
  国内免费   3592篇
耳鼻咽喉   523篇
儿科学   259篇
妇产科学   434篇
基础医学   4331篇
口腔科学   1069篇
临床医学   11483篇
内科学   2848篇
皮肤病学   211篇
神经病学   1196篇
特种医学   28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6篇
外科学   17259篇
综合类   24770篇
预防医学   4768篇
眼科学   2279篇
药学   13655篇
  122篇
中国医学   6235篇
肿瘤学   2135篇
  2024年   403篇
  2023年   1405篇
  2022年   1379篇
  2021年   1633篇
  2020年   1708篇
  2019年   1726篇
  2018年   951篇
  2017年   1611篇
  2016年   1918篇
  2015年   2346篇
  2014年   4151篇
  2013年   4297篇
  2012年   5424篇
  2011年   5903篇
  2010年   5359篇
  2009年   5296篇
  2008年   6344篇
  2007年   5806篇
  2006年   5325篇
  2005年   5817篇
  2004年   4055篇
  2003年   3718篇
  2002年   3006篇
  2001年   2684篇
  2000年   2078篇
  1999年   1913篇
  1998年   1662篇
  1997年   1626篇
  1996年   1369篇
  1995年   1231篇
  1994年   1078篇
  1993年   821篇
  1992年   678篇
  1991年   533篇
  1990年   436篇
  1989年   460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由于脊柱局部解剖复杂,早期无典型症状,在诊断时往往已到晚期,手术治疗常存在较大的难度和危险。其外科治疗的关键和肢体肿瘤一样是彻底完整切除,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现将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治疗的117例脊柱肿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临床评价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报告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评价方法及其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本治疗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1.5;年龄为34~72岁,平均50.5岁。入选条件:①明确诊断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②均有交感神经症状。③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其中8例术前影像学显示有椎节不稳,其余患者未见明显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记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早搏等心电图异常,胃肠道症状,面部潮红,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0~48个月随访,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19例为优,16例为良,8例为可,4例为差,有效率为87.5%。结论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交感神经症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15例,D1清扫3例,D2/D2 12例。全部病例均行毕Ⅱ式胃空肠吻合。结果15例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18.6±31.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2.4±21.3)ml,清扫淋巴结平均(33.4±13.6)个。肿瘤近端切缘(6.6±0.9)cm,远端切缘(5.4±0.6)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5±0.6)d,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10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能达到与开腹胃癌标准根治术(D2)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肿瘤切缘,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4.
以人为本,努力加强创伤骨科的临床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创伤骨科事业的快速发展,努力加强创伤骨科的临床基础理论研究迫在眉睫。尤其是生命科学研究逐步精细化和定量化,大量数据的积累要求模型化和数学化,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力学的出现,为创伤骨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双半环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两把PPH分别在直肠前、后壁齿线上3 cm处作半环,行直肠下端黏膜切除.结果:用双半环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治疗15例直肠前突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双半环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6.
对于一种新的化妆品的评价应该包括其对皮肤水合作用和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善作用。目前已有几种非侵入方法用于检测皮肤的物理特性,包括水合作用、弹性和伸展性等。但是,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物理特性存在异质性。前臂屈侧皮肤因为测试面积广、无毛和皮脂腺等优点经常被用于皮肤特性测试。欧莱雅研究院Bazin教授等对面部和前臂屈侧皮肤在化妆品改善皮肤水合作用和生物力学特性测试中的等效性进行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7.
薛文东  skarSchmid  戴克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758-2759,F012
背景:足关节运动变化的动力学研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步态分析、工业机器人和制鞋等领域。应用于二维测量技术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足的功能变化和标记的三维运动状况。目的:了解足在三维空间中的角度变化规律。设计: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在德国Erlangen-Nuremberg大学骨科医院三维运动分析实验室完成,选择5例正常人作足三维运动分析,男3例,女2例;年龄30~50岁。方法:应用热塑材料作三维标志的支架.紧贴足背、足跟。通过ALBAV-ISION ACAM50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定位标志在三维坐标系的位置,计算出足在三维空间中的角度。主要观察指标:足在三维空间的角度及角度曲线。结果:正确描绘了足的三维运动规律。反映了足的内外旋,内外翻,前后转的过程。结论:该测量方法是一个较为完善的三维人体运动临床和科研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8.
胃肠道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肠道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至2007年间收治的34例胃肠道脂肪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道脂肪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并发肠套叠或肠梗阻,超声内镜的诊断准确率为93.8%。本组有12例行内镜下脂肪瘤切除术,22例行开腹手术(局部切除术及胃或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并发症。28例(82.4%)获1-168个月随访,1例胃底多发的脂肪肉瘤于术后2年死于肿瘤转移,其余27例均无复发或转移,存活至今。结论超声内镜是诊断胃肠道脂肪瘤的有效方法,手术是治疗胃肠道脂肪瘤的常规手段,内镜下切除胃肠道脂肪瘤可行。  相似文献   
999.
患者,男,31岁,茶厂工人。因患近视20年拟行LASIK手术。术前泪膜破裂时间、眼压、角膜超声测厚、角膜地形图、O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均正常,给予0.3%氧氟沙星、0.1%玻璃酸钠滴眼液常规点眼5d。于2006年8月13日在我院行LASIK手术,术后第1d双眼裸眼视力1.0,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氟米龙和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常规点眼。术后1周复查双眼无刺激症状,右眼裸眼视力1.0、左眼1.2。右眼6:00及8:30、左眼7:00方位角膜层间各见1个直径约1mm的灰白色浸润灶(图1,2)。  相似文献   
1000.
对10例小儿腹腔镜下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吻合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提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娴熟的配合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