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96篇
  免费   1128篇
  国内免费   1660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1723篇
口腔科学   585篇
临床医学   4624篇
内科学   580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44篇
特种医学   18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8281篇
综合类   7739篇
预防医学   1390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2489篇
  55篇
中国医学   2829篇
肿瘤学   225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707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724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45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1491篇
  2013年   1557篇
  2012年   2011篇
  2011年   2343篇
  2010年   2150篇
  2009年   2046篇
  2008年   2136篇
  2007年   1861篇
  2006年   1653篇
  2005年   1726篇
  2004年   1380篇
  2003年   1315篇
  2002年   950篇
  2001年   858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520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目的通过MRI技术观察偏瘫患者肩疼痛腋囊形态变化,为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47例偏瘫性肩疼痛患者(疼痛组)和47例正常肩部(对照组),运用MRI技术对肩关节腋囊进行测量,观察腋囊下肱盂韧带信号。结果偏瘫性肩疼痛的腋囊厚度(4.1±1.45)mm,高于对照组。腋囊腔高度(8.70±1.80)mm,腋囊腔宽度(4.31±0.56)mm,小于对照组。偏瘫性肩痛下肱盂韧带呈高信号出现率达21%,腋囊厚度与VAS呈正相关,与肩关节外展外旋呈负相关。结论脑中风中后期肩周炎是引起偏瘫性肩疼痛患者的常见原因,腋囊厚度是限制肩关节活动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PEC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的病椎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颈椎曲度、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个月的颈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ECD治疗CSR,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主动杠杆试验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精准康复时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实验组按照患者完成主动杠杆试验的情况决定术后康复时机并指导康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 w、2w、4 w、12 w及24 w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胫骨前移度(KT-2000)、主动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脱拐时间。结果:术后6周内,实验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1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ROM高于对照组(P<0.05),到12周两组基本一致。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两组膝关节胫骨前移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脱拐时间平均为28.0天,对照组平均为44.6天,实验组脱拐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进行以脱拐时间为终点事件的生存分析,结果同样是实验组脱拐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杠杆试验结果可作为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时机的可靠指标,为建立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介绍劈开髌韧带治疗胫骨棘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5年1月对22例胫骨棘骨折患者采用劈开髌韧带直视下复位,用Prolene线缝合、横穿前交叉韧带基底,引出关节,固定骨折块。结果22例患者获3~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在术后5周愈合,无骨折移位。术后1个月关节活动范围与健侧均相同,无关节不稳,前抽屉试验阴性。结论劈开髌韧带治疗胫骨棘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复位准确、固定可靠、不需特殊器械、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胫骨棘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7.
种书涛 《颈腰痛杂志》2006,27(4):312-31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以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或突然摔倒、心悸、恶心、甚则呕吐,颈部功能活动受限、酸痛沉胀,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等为特点。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其发病率有上升和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对它的防治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医学界也倍受国内外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研究。予采用正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兹作一小结,望同道斧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0例,均为我科门诊20…  相似文献   
28.
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全麻下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后路侧块固定,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25例。结果本组25例经7 ̄30个月随访,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移位,植骨在3 ̄4个月内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具有减压彻底、稳定性好、利于脊髓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眶肌筋膜韧带提紧在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睑袋整形手术为眼部美容外科中最常见的美容手术。很多求美者在去除睑袋的同时都十分关注下睑组织松弛情况,在去除睑袋的同时也要求去除下睑皮肤皱褶,恢复睑缘自然形态。做好睑袋整形手术,除应有熟练的手术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需要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自2003年至2005年  相似文献   
30.
肥猫 《健康之友》2006,(6):86-86
无论是座机还是手机,在你的不经意间,它们都有可能成为伤害颈椎的健康杀手。在你看来,那些再平常不过的小动作,其实就是它们设下的健康陷阱。[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