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8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140篇
内科学   136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33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2919篇
预防医学   863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014篇
  50篇
中国医学   794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714篇
  2013年   661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817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光化学诱导大鼠血栓形成性脑缺血,以皮层脑电(EEG),全血血小板聚集,平均动脉压(MAP)及等容收缩(或舒张)期左室内压上升(或下降)的最大变化速度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探讨大、小剂量阿司匹林(ASA)地脑血栓形成时脑、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时全血血以聚集功能增强,EEG及心功能明显抑制经上述两种剂量ASA治疗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减弱、EEG改善;但心血管参数的恢复仅见于50mg/kg剂量  相似文献   
102.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2):202-202
哈佛医学院的Mara Lorenzi博士及其同事比较了选择性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效应,并将结果发表于12月的《糖尿病》(Diabetes,2005;54:3418—3426)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从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选择82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4.6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与对照组的2.44%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组间比较,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gT小于治疗前,LVEF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PAgT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理想,可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提升其心脏功能,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适合本次研究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样本,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将其分组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患者30例,研究组患者30例,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于本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其中常规组予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则在应用阿司匹林的同时结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对比研究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凝血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常规组患者,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凝血指标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后高于常规组,而纤维蛋白原低于常规组,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凝血指标显著得到改善,临床疗效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高粘滞血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粘滞血症 (BHS)是由一个或几个血液粘滞因素升高所致的综合征。血液粘滞因素主要包括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率、红细胞内粘度和刚性。血浆中对血液粘度影响最大的是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红细胞是影响全血糖度最重要的因素 ,正常人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体积的 95%。红细胞聚集增加 ,红细胞刚性增加使其变形能力减弱 ,是使血粘度增加的主要因素。白细胞和血小板在生理情况下仅占细胞总体积的 1/ 60 0和 1/ 80 0 ,故对血液粘度影响不大 ,但在白血病和血小板增多症时 ,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则不容忽视。临床上引起高粘滞血症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  相似文献   
106.
于冰心  李玉书 《河北医学》2000,6(7):658-659
1 临床分型根据典型病史、症状、体征、胆道蛔虫症确定诊断后结合中医辨证、分为两型以便指导治疗。1.1 蛔厥型:胆道蛔虫症未合并感染阶段,呈阵发性上腹部剧痛,出冷汗,四肢厥冷,恶心呕吐或吐蛔虫,剑突下压痛。舌苔薄白,脉弦紧,体温、白血球正常或略有升高。1.2 化热型:胆道蛔虫症合并感染阶段,包括胆管炎、胆囊炎、肝脓肿及胰腺炎等。有持续性腹痛或阵发加重,发烧、口渴、呕吐、便结及上腹痛拒按,白血球升高或伴有巩膜黄染。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2 临床资料本组共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60岁。其中15岁以下者16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方制剂中磷酸可待因和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方法:用C18ODS为固定相。甲醇-003mol·L-1醋酸钠(用冰醋酸调pH至35)(1∶25)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280nm。结果:该方法回收率为磷酸可待因1004%,RSD=13%(n=6);阿司匹林994%,RSD=098%(n=6)。结论:该法不需经提取分离,溶解后直接进样。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于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在急性冠脉事件后长期使用哪种药物效果更好 ,阿司匹林和口服抗凝药合用是否比单用这些药物益处更大而没有过度出血的危险。研究者在 5 3个地点进行随机公开试验 ,随机给予 999名病人低剂量阿司匹林、高强度口服抗凝药或合并给予低剂量阿司匹林及中强度口服抗凝药。对病人最长追踪 2 6个月。首次复发心肌梗死、中风或死亡时终止研究。终止事件的发生在使用阿司匹林的 336名病人中有 31名 (9% ) ,使用抗凝药的 32 5名中有 17名(5 % ) ,危险率为 0 .5 5 (95 %CI =0 .30~ 1.0 0 ,P =0 .0 4 79) ,在联合用药的 332名中有 16名 (5 …  相似文献   
109.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早期服用阿司匹林能显著地降低死亡的风险 ,减少一些器官的缺血性并发症。专家建议 ,这种药物的早期使用应成为这类病人的标准疗法。这项发现正在挑战那种认为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的固有认识。Topol博士认为 ,有两点需明确 :一是手术前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再者阿司匹林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的长期护理是极其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但手术后 4 8h内使用阿司匹林历来有争议。这项基于 5 0 6 5名病人的研究表明 ,手术后 4 8h内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的死亡率比未服用的病人低 6 0…  相似文献   
110.
非瓣膜性房颤 (AF)患者发生中风和其他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临床研究显示 ,口服抗凝剂可使AF患者中风发病率降低 5 0 %以上 ,阿司匹林亦可使中风发病率降低 ,但降低程度较小。抗凝剂的应用问题较多且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明确此两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很重要。本文根据 6项临床研究对非瓣膜性AF患者口服抗凝剂与阿司匹林预防血管性与出血性疾病的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6项临床研究分别为心房纤颤、阿司匹林与抗凝剂研究 (AFASAK) 1和 2 ,非风湿性AF患者主要预防动脉血栓栓塞研究 (PATAF ) ,欧洲AF研究(EAFT)和AF中风预防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