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31.
张秋红  刘茜 《陕西中医》2011,32(3):333-33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足三里、梁丘、阳陵泉、血海、膝眼、犊鼻)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本病2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调节经络气血,通痹止痛,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2.
目的探讨通脑复原汤联合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驻马店市中医院接受诊疗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通脑复原汤+针刺陵泉穴治疗, 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时中医证候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 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0 d时,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ADL评分及SOD、NO、NO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 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及SOD、NO、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 4/49)与对照组(6.12%, 3/4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复原汤联合针刺阳陵泉穴可快速缓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改善生化指标水平,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33.
龙虎交战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景洋 《中国针灸》2000,20(2):91-92
采用龙虎交战手法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87例,同时设用平补平泻手法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8.5%,明显优于平补平泻手法组,表明龙虎交战手法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较平补泻手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334.
搜集并总结针刺阳陵泉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的文献,发现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1)不同针刺深度、生理状态等因素对针刺阳陵泉穴激活脑区的影响;2)针刺阳陵泉穴所激活脑区的特异性;3)阳陵泉穴与其他穴位配伍所激活脑区的差异对比。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刺阳陵泉穴可激活特定的脑区,如双侧颞上回、双侧中央前回等及双侧眶回、右侧颞下回等区,从而起到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功效,在治疗胆系疾病及中风等病症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5.
梨状肌综合征是针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梨状肌损伤和梨状孔狭窄综合征,是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而压迫刺激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三刺法为主治疗该病8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36.
阳陵泉穴临床可用于治疗肩周炎、膝关节炎、落枕坐骨神经痛、胆绞痛、周围性面瘫等疾病,其是通过对SCI后痉挛患者相关指标,对慢性胆囊炎相关指标,对肝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等来发挥治疗作用,动物实验亦证实了阳陵泉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37.
目的 观察电针预刺激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非穴位组、穴位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腹腔暴露90 min后即关腹,模型组大鼠进行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处理,穴位组和非穴位组大鼠用电针预刺激30 min后再进行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处理。分别在再灌注4 h和24 h后,取大鼠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检测,比较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 再灌注4 h和24 h后,穴位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非穴位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预刺激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在提高肝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38.
目的:观察芒硝穴位外敷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芒硝外敷足三里、阴陵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净体重、腿围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芒硝穴位外敷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肾性水肿。  相似文献   
339.
目的:运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阳陵泉穴现代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节点,通过检索阳陵泉穴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等相关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五输穴主治与配伍数据挖掘软件V 1.0”对数据进行频次、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陵泉穴的单穴主治优势病症4种,分别为胆绞痛、胁痛、肩周炎和筋伤;配伍主治优势病症10种,分别为痹证、痿证、中风、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蛇串疮、胁痛、肩周炎、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配伍腧穴归经前3位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关联分析得出配伍腧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和合谷关联程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出3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通过对现代文献的挖掘分析,揭示阳陵泉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可为今后该穴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0.
目的:探讨60 min内不同留针时间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方法:将1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两组,记录B超下两组中不同时间点的胆囊容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 min时两组胆囊容积均达到最小值,并与针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30 min组在50 min时达到半衰期,而留针60 min组在检测结束后尚未进入半衰期状态。结论:针刺阳陵泉穴能够明显促进慢性炎性胆囊的张力性舒缩运动,最佳留针时间以30 min为宜;对于慢性胆囊炎的针刺治疗,以每天针刺2次,饭前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