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背景:表面改性技术和合金成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镁合金的生物特性.目的:探讨微弧氧化处理AZ31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兔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接种到未处理 AZ31镁合金(镁合金+骨髓基质细胞组)和微弧氧化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镁合金+骨髓基质细胞组)材料上,另设骨髓基质细胞组做对照.培养1,3,5,7 d观察细胞形态,细胞生长状况,细胞黏附状况,材料表面状况.结果与结论:3组细胞形态一致,以梭形为主.镁合金+骨髓基质细胞组中细胞生长状况明显不如微弧氧化镁合金+骨髓基质细胞组和骨髓基质细胞组(P <0.05).微弧氧化镁合金+骨髓基质细胞组材料表面有大量的细胞附着,并且生长正常,镁合金+骨髓基质细胞组材料表面没有细胞附着,有明显的裂痕(P<0.05).结果证实,微弧氧化处理AZ31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细胞的附着和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2.
目的: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对于可降解冠脉支架的研究成果,对其代表性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可降解支架的研发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1998至2020年的文献,从可降解冠脉支架代表性材料的特性、体内外降解情况及面临的挑战方面分别论述。结果与结论: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可降解金属支架和可降解聚合物支架, 研究较多的冠脉支架材料是镁、铁、锌合金与聚乳酸材料。可降解金属支架支撑性好但降解时间长,且降解速率仍需改善;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生物相容性好且降解时间短,但机械性能较弱。不管是金属还是聚合物材料,研究都仅仅处于初期,以后还会有更多可降解材料的发现,可降解冠脉支架是一个持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3.
体内镁合金的降解和成骨反应的动物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动物股骨干内植入镁合金后,在镁合金降解过程中,金属-骨界面的骨质反应机制. [方法]在SD大鼠的股骨干中横向植入镁合金金属棒,术后抗炎,自由活动,9周后处死取材,分别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金属-骨界面的宏观改变,扫描电镜(SEM)下观察金属-骨界面的微观改变,应用能谱分析(EDS)技术确定元素组成;并且将骨棒做脱钙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金属-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 [结果]随着股骨内镁合金的降解,周围骨表面和镁合金降解表面同时发生骨质反应,在金属-骨界面形成紧密相邻的金属层、降解层、新生骨层3个层次,新生骨质表面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少量间断性纤维结缔组织. [结论]金属-骨界面的骨质反应完全符合正常骨质愈合过程,新生骨质与正常骨质的形态结构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推断镁合金具有良好的降解性、成骨性及组织相容性,其降解过程与新骨成骨过程具有良好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64.
65.
肖健勇  刘寅 《天津医药》2011,39(3):285-287
自1977年Andreas Grüntzig首次应用单纯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以来[1],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为代表的介入性心脏病学迅速崛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相似文献   
6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073-2076
基于镁合金材料体系,综合评述了镁合金材料体系应用于颈椎外科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镁合金内固定材料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目前镁合金材料在颈椎外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67.
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镁合金具有与人体正常骨组织的密度和弹性模量相接近、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等特点,近年来在医学领域作为新型可降解金属生物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临床上主要探索了用作骨科处置所用的内置物材料及心血管支架材料等。新型镁合金由于其降解速度较慢,可在较长时间保持其完整性,并且表现出较好的机械强度及促进骨新生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镁合金AZ31B对兔骨骼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提液培养兔骨骼肌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CCK法研究其1、3、5、7 d的细胞增殖活性,荧光染色研究细胞活力,胞内总蛋白测定研究细胞蛋白表达情况。以钛合金浸提液为对照(对照组),设置镁合金浸提液组(镁合金组)及其pH值调节组。结果 3组骨骼肌细胞贴壁良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增加,镁合金组细胞毒性为2级,pH值调节组未见细胞毒性,且可以促进骨骼肌细胞的增殖;荧光染色可见镁合金组存在部分细胞红染,提示镁合金组存在部分细胞毒性;蛋白检测提示镁合金组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H值调节组蛋白含量则较正常升高。结论镁合金AZ31B对于兔骨骼肌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促进兔骨骼肌细胞的增殖及蛋白含量的增加,为镁合金AZ31B用于骨科置入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正常枢椎及中空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镁合金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稳定性.方法:通过CT扫描l例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获取枢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Solidworks 2010,建立正常枢椎及中空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nsys 13.0中分析正常枢椎模型、ⅡA型齿状突骨折中空螺钉(镁合金螺钉、钛合金螺钉)固定模型,分别模拟颈椎后伸、前屈时受到水平载荷50N、100N、150N、200N的作用力及颈椎旋转时分别受到50N· mm、100N· mm、150N· mm、300N· mm扭矩时,测量齿状突的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枢椎椎体的最大应力及螺钉的最大应力.钛合金螺钉弹性模量为108000MPa,屈服强度为930MPa;镁合金螺钉弹性模量为45000MPa,屈服强度为193MPa.结果:所建正常枢椎及ⅡA型齿状突骨折中空螺钉固定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几何相似性好.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三种活动状态下,受到不同载荷时镁合金螺钉的最大应力均小于钛合金螺钉,两种螺钉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其屈服强度;两种材料中空螺钉固定的ⅡA型齿状突骨折模型中齿状突、枢椎椎体的最大应力均小于皮质骨应力阀值(200MPa),齿状突的最大位移是正常枢椎齿状突最大位移的5~8倍,均小于1 mm(有限元模型中网格大小为1mm).结论:应用CT扫描获取枢椎空间结构信息建立的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镁合金中空螺钉在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时足以维持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Mg-Zn-Nd-Zr镁合金浸提液对神经细胞活性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制备Mg-Zn-Nd-Zr镁合金浸提液,实验分组:对照组、稀释1倍组、稀释2倍组、稀释3倍组、稀释10倍组。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WB、CCK-8法、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Mg-Zn-Nd-Zr镁合金对神经细胞活性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星型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细胞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星形胶质细胞处于G0/G1期及G2/M期的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稀释10倍组中星型胶质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稀释10倍组和稀释3倍组中星型胶质细胞的PCNA蛋白表达量增加,而稀释2倍组和稀释1倍组中星型胶质细胞的PCNA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稀释10倍组和稀释3倍组中神经干细胞的PCNA mRNA表达增加以及Bax、bcl-2的mRNA表达减少,而稀释2倍组中神经干细胞的PCNA mRNA表达减少,稀释1倍组中神经干细胞Bax、bcl-2的mRNA表达增加(P<0.05)。神经干细胞在稀释10倍组的浸提液中可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Mg-Zn-Nd-Zr镁合金浸提液对神经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在稀释10和3倍时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而且稀释10倍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但稀释2倍组和稀释1倍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凋亡增加。 [引用格式: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48(4): 343-3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