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HIV患者,干扰素(IFN)和利巴韦林(RBV)联合治疗慢性丙肝尽管安全,但诱导反应率低。金刚烷胺(AMA)/IFN(PEG-IFN)/RBV三者联合治疗丙肝感染在疗效上表现出了混合性。现在研究的目的是评定对于HIV患者,常规的干扰素强化和增加金刚烷胺治疗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的、预期的、开放标签的、随机的Ⅲ期临床试验显示:80位合并感染的病人随机接受RBV800~1000mg每天合用:A组:IFN-2a3MU每周三次,B组:IFN-2a3MU每天一次,另加AMA200mg每天。根据丙肝病毒基因型治疗持续时间从24周到48周不等。结果:41个病人随机分布在A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刚烷胺添加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添加金刚烷胺200 mg/d及安慰剂;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4、8周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测量体质量,检测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和TG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DL、TC增加值显著大于研究组(P均0.05)。结论:添加小剂量金刚烷胺短期内可明显增加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减少血LDL和TC水平升高;但不能改善奥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金刚烷胺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彤  刘红 《中国药师》2007,10(11):1082-1083
目的:建立硫酸金刚烷胺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C),以金刚烷为内标,色谱柱为SE-54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程序升温,高纯氮气为载气,流速为480 ml·min~(-1)。结果:硫酸金刚烷胺在0.503~1.52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硫酸金刚烷胺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54%。结论:此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硫酸金刚烷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     
《国外药讯》2007,(12):26-28
12050 金刚烷胺加oseltamivir治疗H5N1流感病毒感染比单药更有效 据美国和俄罗斯的研究者报道,金刚烷胺(amatadine)(Ⅰ)加oseltamivir(Ⅱ)联合治疗H5N1流感病毒感染比单药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崔大勇 《中国药师》2008,11(5):601-60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片中氨基比林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用二乙胺调节pH至3.7)(34:6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氨基比林在18.7~32.1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9.7%,RSD0.3%(n-5).结论: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片氨基比林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李焕杰 《中国药师》2007,10(3):270-270
患者,女,74岁,因患感冒自购快克2盒(浙江亚峰药厂有限公司,批号060302),2粒po,tid,未服用其他药物,3d后出现焦虑、头重脚轻、精神混乱、胡言乱语、幻觉,住院观察,脑血流图提示脑供血不足,停用快克,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第二组加倍他司汀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ivd,qd,2d后好转出院,患者既往无精神性疾病,无高血压,也无明显的脑缺氧缺血现象,有轻微的冠心病,出院后再未服用任何药物,也未出现过以上症状,几个月后,复查脑血流图显示轻微脑供血不足,但患者无不适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徐红  钱渊  许航  朱汝南  王芳  马越 《中国药房》2006,17(6):443-444
目的:为我国制订流感大流行防备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2005年北京地区流感样患儿分离的流感病毒流行株30株,用RT-PCR一步法扩增流感病毒M2基因片段、测定核酸序列和进行生物信息软件分析,确定耐药性氨基酸位点。结果:M2基因31位氨基酸被天冬酰胺置换的有20株,显示对金刚烷胺类药耐药率为66.7%。结论:应在我国进一步开展抗流感病毒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8.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6):713-717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探讨应用金刚烷胺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疗法能否提高对干扰素/利巴韦林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率,并研究其应答的动力学特征。方法:选取200例对干扰素/利巴韦林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一项双盲、多中心的随机试验,即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1.5μg/(kg·周)和利巴韦林800~1200m g/d,并加用金刚烷胺200m g/d或安慰剂治疗48周,治疗终点为产生病毒学应答、ALT正常及组织学改善。结果:20%患者出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其中三联治疗(24%患者)的应答率为8%,高于二联治疗(16%)(P=0.22)。三联治疗组在24周时出现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加强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回顾近2年我们诊治的3例成年人DRD患者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治疗。结果 3例均为女性,无家族史。发病年龄14~29岁,平均20±7.94岁,平均误诊时间29.33±15.95年。表现为缓慢起病,四肢发僵,活动困难或伴有肢体震颤,足趾屈曲、内翻畸形;症状呈晨轻暮重。查体发现四肢肌张力强直性或齿轮样增高,双下肢腱反射活跃至亢进,1例病理征可疑阳性和脊柱前屈。辅助检查:血清学检查、CSF、头颅CT或MRI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均正常。用小剂量复方左旋多巴有显著改善,平均剂量为98.21±49.17mg/d,使用最长者已达14年,无需增加剂量。结论 本病为少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在诊断中应与帕金森病鉴別。小剂量复方左旋多巴有显著、持久的疗效,早期应用安坦、金刚烷胺也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